• 从EAI到SOA


    写在前面
    SOA现在越发闹腾的厉害了,各种宣传越来越多,都把SOA吹上天;到底SOA是什么,有啥神奇之处,真的想宣传说的那么好吗?看了种种文章,只是越发混沌。
    罢了,俺做技术的,商业上的宣传,俺不在意。既然SOA只是理念,那么俺就从它的支持技术来看看,从过去到现在的区别,看看SOA到底是啥!

    从EAI到SOA
    1.史前时代,无论原始的socket,或者后来的RMI,都只能在同一平台上传输数据,无法处理异构系统数据传递,比如RMI没有办法和.NET通信。
    这个阶段的问题是:1.点对点的传输通道依赖,如果目标地址变化或者故障,就出问题。没有提供更多的交换管理能力。点对点的交换越多,管理成本就越高;2。数据格式绑定,依赖于双方的严格的私有格式。
    扩展——EDI的出现解决了异构系统的数据传递格式标准。

    2. EAI时代。这个时代要解决的是数据交换管理。
    技术平台上看:基于中间件系统,采用了集中式管理的消息交换管理系统,就是所谓的信息总线技术——MQ技术。
    统一消息格式是基本工作,对消息传递管理是其核心。包括了两种不同的消息传递方式。时代特征导致它的问题:只关注于消息的格式和传递,而忽略的各个系统的集成程序:没有提供对于这些集成程序的打包和管理。

    扩展——JCA. 相对于JMS,JCA关注于集成程序的打包和管理,然而集成程序依然只是二等公民,但JCA 1.0的缺点与规范的未成熟有关。首先,JCA不支持在EAI方案中要求的异步调用。第二, JCA 1.0仅支持从应用程序服务器到EIS的调用。最后,JCA 1.0不支持定义从EIS接收应用程序事件的任何语义。JCA是用驱动整合过程的入口目标对准基于入口的整合。JCA 1.5规范增加支持JMS插入功能,EIS事件通知和异步方法。

    3. SOA时代的到来。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之后,就是服务管理以及流程管理。
    ESB是SOA的最佳技术平台。ESB与MQ一样也提供统一的消息格式,并管理消息传递;
    不同的是,ESB重新发现了集成程序的价值,在集成环境中,集成程序代表其背后的应用系统,这些程序提供了各个子系统的应用服务,它们才是集成环境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集成环境中的First Class,并对这些程序提供统一的打包方式,并提供运行时管理。

    另一方面,ESB把集成程序进一步分解为服务(业务逻辑)以及Endpoint(服务的入口点)。这样服务不仅仅是可重用,而且是可组装编排; 可快速注册发布; 质量可监控;生命周期可管理的,也正是因此,所谓的BPEL等面向业务的能力开始显现,最终实现SOA的理念:在整个IT范围内实现服务治理和优化,从而直接推动业务的优化。

    EAI和SOA的区别
    前EAI时代,有个啥事都给自己跑腿送信,遇到对方不在只能一遍遍的跑。
    EAI时代,应用服务器是企业的收发室,只知道信件本身,对于信件收发者的身份却不知道,更不知道信件所处的流程体系。
    SOA时代,ESB是企业的办公室,不仅知道信件本身,对于信件收发者的身份都清楚,还可以知道信件所处的流程体系。就可以很容易的组合各个服务,建立起各种组合服务,就像现实世界的专员(specialist),响应业务的变化。

    SOA的产商利益
    SOA的基础框架提供了支撑平台(也就是可能性);然而要实现SOA的理想,却还需要对业务重新梳理,发现和重用IT资产,正如ERP那样,这才是SOA实施的关键所在;而像IBM这样的公司正拥有这样的咨询能力,所以IBM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推动SOA的应用,就在情理之中了。 

     
  • 相关阅读:
    webstorm 取消拖动代码
    可读流
    页面上怎么使用svg
    从element-ui按需引入去探索
    vue组件库用markdown生成文档
    create-react-app中的babel配置探索
    svg 使用中的疑惑点
    express中是如何处理IP的?
    koa中是如何封装获取客户端IP的?
    博客园文章添加目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ncounter/p/218926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