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散数学 第二章 谓词逻辑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命题是反映判断的句子,不反映判断的句子不是命题。一般地说,反映判断的句子是由主语
    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例如,电子计算机是科学技术的工具。其中“电子计算机”是主语,“
    是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谓语。主语一般是客体,客体可以独立存在,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
    以是抽象的。例如:小王、老师、3、4、**代表团、唯物主义等。用以刻划客体的性质或关
    系的即是谓词。例如:张三是个大学生,李四是个大学生,这两个命题可能用不同的符号p、
    q表示,但是p和q的谓语有同样的属性:“是个大学生”。因此引入一个符号表示“是个大学
    生”,再引入一种方法表示客体的名称,这样就能把“**是个大学生”这个命题的本质属性
    刻划出来。又例如:(a)他是三好学生。
    (b) 7是质数。
    (c) 每天早晨做广播操是好习惯。
    (d) 5大于3。
    (e) 哥白尼指出地球绕着太阳转。

    在上述语句中“是三好学生”、“是质数”、“是好习惯”、“大于”、“指出”都是谓词。
    前三个是指明客体性质的谓词,后两个是指明两个客体之间关系的谓词。

    我们将用大写字母表示谓词,用小写字母表示客体名称,例如a表示“是个大学生”,
    c表示张三,e表示李四,则a(c),a(e)分别表示“张三是个大学生”,“李四是个大学生”。

    用谓词表达命题,必须包括客体和谓词字母两个部分,一般地说,“b是a”类型的命题可用a(b)
    表达。对于“a是小于b”这种两个客体之间关系的命题,可表达为b(a,b),这里b表示“是小
    于”。又如命题“点a在b与c之中”可以表示为l:…在…和…之中,故可记为l(a,b,c)。

    我们把a(b)称作一元谓词,b(a,b)称作二元谓词,l(a,b,c)称作三元谓词,依次类推。

    注意,代表客体名称的字母,它在多元谓词表示式中出现的次序与事先约定有关,因此未经约定
    前,上例记作l(a,b,c)或l(b,c,a)等都可以,但一经约定,l(a,b,c)与l(b,c,a)
    就代表两个不同的命题。

    单独一个谓词不是完整的命题,我们把谓词字母后填以客体所得的式子称为谓词填式,这样谓词

    和谓词填式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般地说,n元谓词需要n个客体名称插入到固定的位置上,如果a为n元谓词,a1,a2,…,an是
    客体的名称,则a(a1,a2,…,an)就可成为一个命题。

    通常,一元谓词表达了客体的“性质”,而多元谓词表达了客体之间的“关系”。

  • 相关阅读: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78 (Rated for Div. 2)
    Codeforces Round #606 (Div. 2, based on Technocup 2020 Elimination Round 4)
    Codeforces Round #604 (Div. 2)
    Codeforces Round #603 (Div. 2)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77 (Rated for Div. 2)
    一个逆向的问题
    cppcheck,今天下载了这个软件,准备研究学习一下了
    SQL 显错注入的基本步骤
    OD打印保存执行的汇编指令的脚本
    没事还是不要算卦得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manlee/p/179910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