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听得到吗?”
小陈的思绪从胡思乱想中被拉了回来。
“嗯嗯,会的。”
“那你帮我看一下,我这里有个用测试夹具测试的项目出了问题。”
小陈看了一下相关的测试报告,大概是一个这样的项目:
中间绿色的板子为需要测试的DUT,只是很简单几段3-4inch的延时线外加上两个连接器而已。这样子封装的连接器性能通常也不错,板子比较薄,全是表底层走线,过孔做的再差也不应该有太大影响,板上也没有stub,按理来说,DUT的损耗应该挺线性的,不存在太多阻抗不连续点,在小陈的想象中,应该是一个这样子的测试结果:
可是接着往下看测试报告,客户那边的测试结果却吓了我一大跳:
WTF?5GHz处损耗达到21dB?!换算成走线的话这差不多得是30inch的FR4啊!
小陈赶紧往上翻看了一下测试结构,不对啊,测试夹具只有巴掌大,却做出了半米长的效果,这是什么魔法?
转念一想,小陈释然了,在仿真软件中搭出了推测的拓扑,果不其然:
原来,该夹具使用的是焊接式SMA,并且焊接时将SMA头的针脚全部没入了PCB中,如果走线与SMA头同一面的话,整个SMA头的信号针将成为一个stub,加上底部的锡球,这个stub将超过4mm。并且要保证能将SMA头插进去并且焊上,这里的金属化孔会做的比较大,导致这里阻抗较低,stub将会吸走更多的能量,造成更大的反射。
问题找了出来,客户也放心了。看来测试夹具不仅仅是简单的把被测物延伸出来连上仪器。你还需要根据被测物的结构考虑可测试性;需要去减少夹具本身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需要根据信号协议考虑是否要去除夹具本身的影响;需要考虑什么样的测试方案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需要考虑如何能覆盖所有的测试需求••••这些东西跟层叠一样,是需要进行取舍的。
那我们会不会做测试夹具呢?应该是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