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6浅谈之Promise


    首先来回想一下Promise对象的写法:

    // 方法1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 ( (resolve, reject) => {
        if ( success ) {
    ... resolve(a);
    // pending ——> resolved 参数将传递给对应的回调方法 } else {
    ... reject(err);
    // pending ——> rejected } } ) // 方法2 function promise () { return new Promise ( 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if ( success ) {
    ... resolve(a); }
    else {
    ... reject(err); } } ) }

    Promise对象有三种状态:pending、resolved、rejected。

    并且Promise对象在实例化之后内部代码会立即执行,并且会由pending状态转化为其余两种状态。

    这些立即执行的代码与外部代码是同步的,即:按先后顺序依次执行(js的单线程特性)

    var b ;
    function a(){
        b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console.log('over');
            resolve('over');
        });
    }
    a();
    b.then(n=>console.log(n));
    console.log("begin-----");

    a()函数的执行,为b变量进行了初始化操作,使得b成为了一个Promise对象;

    于是这个Promise对象(b)内部的代码会立即执行---console.log('over'),并获得resolved状态;

    接下来执行b(Promise对象)的then方法,由于

    then方法内部回调是异步的,所以等待其余同步代码先执行

    console.log("begin-----");这是一个同步操作,会紧接着上一个同步代码(console.log('over'))执行;

    最终,虽然Promise对象的then方法排在第二步,由于它是异步的,导致内部回调函数最后执行;

    控制台依次输出:over;begin-----;over。

    既然前面说到Promise对象在实例化之后可能获得两个不同状态,那么自然对这两个状态都有不同的方式去处理;

    then(success(),error()),针对不同状态进行不同处理,即两个不同的回调函数,并将获得状态时的函数参数传递到回调函数里

    catch(error),用于处理rejected状态传递出来的error对象,所以通常then()不用写error()回调,直接由catch来捕获错误,

    并且还可以捕获上面success()回调产生的错误。

    待续。。。

  • 相关阅读:
    用javascript获取屏幕高度和宽度等信息
    Delphi程序启动参数的读取
    在CSS中使用javascript运算表达式
    How to check an Internet connection
    CheckMenuItem Function in Delphi
    在delphi中添加一个菜单项到Windows的系统菜单
    Delphi中直接将DataSet中的数据写入Excel文件
    带有TClientDataSet的delphi应用程序在发布时应注意的问题
    Delphi下一个封装较为完整的DBGrid>Excel类
    how to advertent to connect to interne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co-just/p/848478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