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之概述


    1.网络协议三要素:   语法    语义   时序
    2.电路交换 
      2.1端到端连接
      2.2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多路复用(WDM) 码分多路复用(CDM)
        
     
    3.报文交换
    4.分组交换
      4.1 端系统彼此之间交换报文(message)。为了从源端系统向目的端系统发送一个报文,源将长报文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块,称为分组(packet)。在源和目的之间,每个分组都通过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交换机主要有两类: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传送。
      4.2 存储转发传输
            多数分组交换机在链路的输入端使用存储转发传输。存储转发机制是指在交换机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
      4.3 传输延迟
       
     
    4.4 时延
      类型:(1)处理时延:检查分组首部和决定将该分组导向何处,通常为微秒或更低数量级;
               (2)排队时延:取决于先期到达的正在排队等待向链路传输的分组数量;
               (3)传输时延:L比特表示分组长度,R bps表示从路由器A到路由器B的链路传输速率。则传输时延为L/R,这是将所有分组的比特推(传输)向链路所需要的时间;
               (4)传播时延:从该链路的起点到路由器B(终点)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该链路的物理媒介。
     
    4.5 排队延迟
      
     
    4.6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带宽          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4.7 丢包:由于缓存容量有限,当分组到达时缓存容量已满,将发生丢包,丢弃的分组将由源节点或前序节点重发(也可能不重发)
                    丢包率=丢包书/已发分组数
    4.8 吞吐量:表示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传递数据的速率
         即时吞吐量:给定时刻的速率      平均吞吐量:一段时间的平均速率
         瓶颈链路:端到端路径上,限制端到端吞吐量的链路。
  • 相关阅读:
    北京初“探”,还是初“谈”
    hadoop集群安装(多机,非伪集群)
    iOS8下注冊push方式变更
    Linux文件编辑命令具体整理
    HDU 1260
    二叉树遍历(前序、中序、后序、层次、深度优先、广度优先遍历)
    关于Linux静态库和动态库的分析
    JavaScript特效之前进,后退(返回上一级)
    具体解释Hibernate中的事务
    iOS开发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zy521/p/914465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