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牙的发展史及版本演进


      蓝牙技术最初由爱立信创制,始于爱立信公司的1994方案,它是研究在移动电话和其他配件间进行低功耗、低成本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

    发明者希望为设备间的通讯创造一组统一规则(标准化协议),以解决用户间互不兼容的移动电子设备。

      1997年前爱立信公司此概念接触了移动设备制造商,讨论其项目合作发展,结果获得支持。蓝牙是创新与勇于尝试的象征。

    1999年5月20日,索尼爱立信、IBM、英特尔、诺基亚及东芝公司等业界龙头创立“特别兴趣小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即蓝牙

    技术联盟的前身,目标是开发一个成本低、效益高、可以在短距离范围内随意无线连接的蓝牙技术标准。

      1999年11月美国4家著名公司Motorola、Lucent、Microsoft及3Com加盟BSIG,成为BSIG的9个发起成员,使蓝牙技术的发展获得了更强

    有力的支持,并显示出更明朗的前景。从此以后,蓝牙就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1998.10.19发布蓝牙0.7标准: 增加的功能有Baseband,LMP。

      1999.1.12发布蓝牙0.8标准:增加的功能有:HCL, L2CAP, RFCOMM。

      1999.4.30发布蓝牙的0.9标准: 增加的功能是:HCL, L2CAP,RFCOMM。

      1999.7.05发布蓝牙的1.0 Draft标准:增加的功能有:SDP,TCS。

      1999.7.26发布蓝牙的1.0标准: 蓝牙的小房子盖好了。

      在一年后的2000.10.1日,又做了一个标准的,就是1.0B的版本,这个就是解决了一些安全性和兼容性的bug。这样,在后面的

    两三年终,陆续发布了1.1 1.2 但是传输速率没有质的提升,主要是优化射频性能和连接速度。

      在2004.11.9日,让大家翘首以待的蓝牙2.0 + EDR标准发布了,通过提高多任务的处理和多种蓝牙设备的同时运行的能力,EDR

    使得蓝牙设备的传输速率可达3Mbps。极大地改善了蓝牙的传输速率,但是,从1.x标准延续下来的配置流程复杂和设备功耗大的问题依然

    存在。在2007年,又增加了一些扩展功能:查询相应,简易安全配对,暂停与继续加密,sniff省电,来弥补1.X标准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

      在2009.4.21日发布了蓝牙3.0 +HS标准。该标准增加了以下新特性: 交替射频技术,802.11协议适配层,电源管理。这里要解释一下

    这几个特性的含义:

       交替射频技术:就是允许蓝牙协议栈对任何一个任务动态地选择正确的射频。

       802.11协议适配层:就是蓝牙的数据传输提高到24Mbps(即在需要的时候调用802.11 wifi技术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

      在2010.7.7日,蓝牙4.0 +ble标准发布。这里增加的功能比较多,比如,低功耗的物理层和链路层,AES加密,ATT GATT,SM(secrity Manager)

    这个协议中,最大的估计就是ble的协议的增加了。该功能使得蓝牙设备可以通过一粒纽扣电池就可以维持工作数年之久。很显然,这个应用在

    钟表,远程控制,医疗保健及运动传感器市场有着极其光明的应用场景。另外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蓝牙的射频距离可以覆盖到100米。

    蓝牙4.0的发布,正赶上智能机的大爆发,借此机会,蓝牙的出货量一路飙升。这个版本,也是蓝牙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版本,自此,蓝牙的

    应用场景出现井喷的状态。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中,蓝牙协议栈又相继出现了4.1和4.2。不过,改动的特性不多,主要是改善了数据传输速率和隐私保护功能。还有就是

    该设备将可直接通过ipv6和6LoWPAN接入互联网。

      2016.6.16日,蓝牙5.0标准发布,做的改进是比较大的,主要有这些改进:

       A 通讯速率上翻倍,从现行的传输速率1Mbps到2Mbps。

       B 有限传输距离是上一版的4倍。

       C 稳定性打打提高。

       D 更精准的室内定位。

       E 在功耗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性能。

       F 类似烽火台传输的网络(mesh networking)已经加入。

    不过,也有不少没有改变的地方,比如,随着用户对蓝牙品质的需求,音质的需求大大提升,但是,蓝牙的音频编解码算法并没有大的提升。

      至此来看,蓝牙的协议在5.0中针对物联网和定位增加了不少新的特性,随着物联网的逐步兴起,蓝牙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也会有很多新的玩法。

    后续还要继续关注。

  • 相关阅读:
    的地方d'fe'w
    日期
    equals方法
    接口作为成员变量类型
    匿名内部类注意事项
    匿名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注意问题
    可以
    C中的volatile关键字
    继承权限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ylancao/p/855058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