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物语(三):做人、做事、生活


    所有程序物语系列文章:

    http://www.cnblogs.com/downmoon/category/226146.html


      最近有些忙,真正的没有价值的瞎忙。再挤出点时间,理了下思绪,继续一下。

      开始之前,我想说明一下,前两篇文章,是想说一些教训和经验,大家尽量结合自己的实际,不建议去模仿,我已经说过,这里面是教训远多于经验的。如果是创业者,大可不必循规蹈矩,否则什么事也做不起。

      在开始工作后,我们一般都会下一番决心,贴上几句励志的话或像陈安之建议的那样画个奔驰的梦想版放在床头,每天看上几遍。意志消沉的时候,多看几遍。几年之后,绝大多数的梦想都到另外一个星球去了。只有极少数的梦想能够如愿实现。除了机遇、运气等客观条件外,个人的内因起决定作用。

      记得2000年曾经做过中学教师,当时领导提出的校旨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当时觉得这种虚无缥缈的东东挺悬。经过这些年的总结,发现,这三条其实是一个社会人的立身之本。

      首先,做人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做人到底做什么?我真的说不清楚。身边大多数的人会成为“老板型”的人。也就是老板喜欢的那类人,不管出于暂时或长远的目的,这个基本可以肯定的。如果你游离于老板的核心架构之外,你永远无法获取超值回报的机会,当然,在架构里也未必能获得,但至少有机会。

      这里头确实有讲究,有一句话说得好:在沙滩上要想被人找到,你必须成为贝壳,而不是一粒沙子! 所以,首先要创造被人发现的机会,想想电影里男主角是如何追女主角的吧。只要有动力,法子并不缺。

      如何引人注意,林锐博士在《十年》中曾有描述:

     在一个管理混乱的软件公司里,如果某个程序员能大喊大叫并且干劲十足,那他就能成为一名程序经理。微软公司在选择经理人员时,总是把他们的技术知识和运用技术去赚钱的能力放在首位。程序经理一般就是程序员队伍中最聪明的那个家伙。比尔·盖茨曾这样描述聪明人[Cusumano1996]:聪明人一定反应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他能迅速进入一个新领域,给你一个头头是道的解释。他提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击中要害。他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博闻强记,他能把本来认为互不相干的领域联系在一起使问题得到解决。他富有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

    好的程序经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技术水平是程序员队伍中的最高级别

    每个程序员骨子里头都有一股傲气,如果你不能技压群雄,他们就不会听你指挥。一个技术水平较差的人被任命为程序经理真是个悲剧,就象一个略有权势的太监,表面上有人对他点头哈腰,背后却被人鄙视。

    二、能做最多且最难的工作

    程序经理编程要快且好。别人要干一天的活,他半天就能做完,这样才会有精力去搞管理。程序经理应负责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这类最难的开发工作,并指导不同水平的程序员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如果人手不够,程序经理要能同时干几个人的活。

    三、有人格魅力

    软 件开发是智力创作过程,你不能指望仅通过执行规章制度来产生好的作品。很多软件公司的程序经理都不是管理专业出身的,他们也不可能为了搞好管理而成天玩弄 心机。技术出色的程序经理一般少有心术不正的,所以管理的重点应是“以身作则”、“公正待人”。如果程序经理在上班时趴在桌上睡觉,其他程序员也会这样 干。如果程序经理发现有两个程序员趴在机器旁睡觉,不能只对其中一个大声吼叫:“你一编程就想睡觉,看看人家,在睡觉时都想着编程。”

    如果管理者没有人格魅力,就没有人信服你,团队就不会有凝聚力,乌合之众不可能开发出优秀的软件。

       大家可以看看我的读书摘要:
    http://www.cnblogs.com/downmoon/archive/2007/12/29/1019815.html

        http://www.cnblogs.com/downmoon/archive/2007/12/29/1019818.html

      
      引人注目之后,第二步就是修炼:你必须做,技术和技术外的。有人说,如果我坐马云的位置,有十八罗汉的支持,我也能做起来。说这句话的人请想一想,你能不能找十八个人来跟你一起做事,五年之内不离不弃?如果你能,你也可以做到马云做的事情。如果不能,请自觉修炼!李开复老师的文章都很不错。大家可以看看
    http://blog.csdn.net/li_kaifu

      其次,做事其实做人和做事是分不开的。大家可以看看阿朱的文章《走出软件作坊》,阿朱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文章很不错。很多人工作多年后,学会“做事”了,老板干的事都会很快很漂亮的done,但是可能会有些疑惑:自己到底有没有进步?也许自己已经大大退步了,这个在做技术管理的时候很明显。我的建议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创业者,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技术管理者。自己得清楚的有一个做事的原则,即便与老板有意见上的冲突,请尽量保持自己的本色,这是你安身立命之本。在换工作的时候,你会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

      我认为:一个人没有做事的原则。多半不会有太大的成就,甚至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不寄生于某个老板或某类老板,这是我的特点。可能在国内,大多数时候,还是不得不做一些无法之事。

      当然,在中国做事,需要把握一些“度”。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人不会读,但其中的意境,还真的只有触景的人才能“生情”。

      第三:生活看了《蜗居》,可能大多数人心里都会悸动。这个时代如此,个人力量过于渺小。 我曾经感叹:
      80年代对人生和理想满怀《渴望》,
      90年代为了混个人模狗样而《奋斗》,
      00年代为了一套房子而《蜗居》,
      10年代为了娃喝到一口纯净奶而热泪盈框,奔走相告。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程序员的生活也不例外,经济压力,必须面对。

      我的建议是:技术之外,得有别的东西。

      技术即生活,于是QQ、游戏等虚拟场景出现了。

      技术即服务,于是google,淘宝诞生了。

      技术即手段,于是少数人成了亿万富翁。

      技术即生命,于是开源出现了。

      还有很多种活法。个体而言,不要太单调。感情、婚姻、家庭、朋友,这些普通人的基本要素,也有很多种体验。心态不好, 处理不当,极端的事可能会发生。

       

      学做这三件事,是人,特别是程序人一辈子的体验。
       邀月注:(本系列版权由邀月和博客园共同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邀月注:本文版权由邀月和博客园共同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助人等于自助!  3w@live.cn
  • 相关阅读:
    HDU
    POJ
    POJ
    POJ
    POJ
    POJ
    POJ
    SPFA算法——最短路径
    POJ1251 Jungle Roads Kruskal+scanf输入小技巧
    MongoDB--关于数据库及选择MongoDB的原因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wnmoon/p/161509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