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阅读笔记


            在老师的软件需求分析课上,老师就一直跟我们灌输一个概念~ 明白客户真正的需求,客户是不明白他们想要什么的。当我们对客户的需求没有真正理解清楚时,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客户必然不满意。客户只知道他不满意,但怎样才能使他满意呢?他不知道,于是就在一点儿一点儿试,于是这种反复变更就这样发生了。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深入地去理解客户的业务,进而想到客户的心坎儿上去,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必然是客户满意的。

             只有足够的沟通和调查才能得到可靠的数据。阅读完《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他说的很好~且总结了调查的几个关键点:

              一:初识,这很需要社交能力~ 中国讲究感情~ 感情好了才能继续谈生意~ 所以谈生意初识都是去吃饭或者KTV唱歌比较多。做事先培养感情,感情培养起来才好慢慢做事,需求调研也是一样。

                     人与人交往,往往在接触的初期就决定了相互的行为方式,与客户交往也是一样。起初的唯唯诺诺,客户说啥就是啥,必然造成客户不再关注你的意见,对你发号施令就可以了。相反,起                   初展现出一位技术专家的姿态,能大方而得体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会使客户重视你的意见,甚至主动征求你的意见。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对自己要有足够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要有循循善诱的                   表达能力。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就会客户心目中形成一种威信,使项目向着一种良性的方向前进。

              二:角色分析

                     取样要从各个部门,各个层次,找准正确的角色。

                     划分清楚角色,弄清楚每个角色的需求提出者与决策者,就是为了在今后的需求调研中找对正确的人,使今后的调研工作事半功倍。职位不同,角色需求和注重点都不同。

              三:需求调研

                      需求调研要充分,采取不同方式~  比如 研讨会,拜访。基层人员的声音可能更不容易听到,但他们的需求也很重要,所以调研要充分。

                      需求调研客户存在主要有三个问题:

                       1. 由于对软件不了解,客户提不出需求,不知道软件最终会做成什么样子。这类客户在需求讨论过程中,往往只能描述目前自己手工管理的方式是怎样的,不知道计算机会怎样管理。

                       2. 能提出一些业务需求,但当软件做出来摆在自己面前时,需求就变了。这类客户,他们能熟练使用电脑,对信息化管理是清楚的。他们提出的业务需求从整体上应当是八九不离十                       的。但是,由于没有实物,在软件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并没有完全想清楚。因此,当软件真正做出来摆在自己面前时,甚至经过一系列流程操作以后,会对一些操作提出变更需求。他们正                   如那句经典的话说的:“I have changed when it saw it.”

                       3. 能非常详细地提出业务需求,甚至有时候该怎么做的提出来了。这类客户,参与过很多软件信息化建设,甚至有些还是软件开发的半专业人士。但是他们提出的业务需求过于具体,                     甚至怎样实现都说出来了,但这些有时候不是最佳设计方案、可能在技术上难于实现,甚至有些就是过于理想化而不可实现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听懂他们的需求,所以要认识他们的领域知识,认识了客户的业务领域之后,我们才能去分析他们提出的所有原始需求。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项需求,提这项需求的                     目的是什么?只有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需求,进而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提出更加合理的技术方案。

                       4.迭代

                          需求分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它将从第一次需求分析开始,一直持续到整个项目生命周期。

                          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需求整理,就是在需求研讨会后,需求分析人员对研讨内容的分析和整理的过程。首先,需求分析人员应当通过用例模型,划分整个系                       统的功能模块,以及各个模块的业务流程。用例模型分析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也是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习惯的一个过程。

                          按照这样的过程,每次多理解一些,再多理解一些,更多理解一些,逐渐深入的过程。每深入一步,我们的软件就更接近客户的满意。

                          从客户嘴中说出来的需求,只是整个软件需求中的冰山一角,还有两类需求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客户嘴中没有说出来的需求,和客户压根儿就没有想到的需求。

      需求调研与需求分析工作应当是相辅相伴共同进行的。每次参加完需求调研回到公司,我们就应当对需求调研的成果进行一次需求分析,我们应该学会熟练掌握功能角色分析和用例图。而我们总是忽视这个过程,觉得它不重要,繁琐,但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个用例图中通常有三种元素: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与系统边界(Boundary)。用例描述的是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功能,也就是系统能为用户做什么,通常被绘制成一个椭圆;参与者,我认为称为角色更加合适,也就是系统为哪些类型的用户提供服务,他们都各自承担哪些不同的职责,通常被绘制成一个小人儿;最后是系统边界,也就是系统是对现实世界哪个范围的内容进行的模拟,它涉及到软件设计的工作范围与工作量,通常被绘制成一个方框。

               

  • 相关阅读:
    gost源码分析心得
    go语言net编程,设置TCP连接发出使用源IP
    代理程序gost使用
    squid关闭缓存
    shell中的if比较
    10年以上年化20%以上收益率的基金经理
    股票信息查询
    02.win2003虚拟机安装和dos命令
    01.网络安全和虚拟机
    部署kali渗透环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k1203573488/p/764307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