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prunner测试平台Django引入pytest完整源码


    本文开发内容

    pytest登场!本文将在Django中引入pytest,原理是先执行tep startproject命令创建pytest项目文件,然后从数据库中拉取代码写入文件,最后调用pytest命令运行用例。为了提高运行效率,用例运行是并行的,采用了多线程和多进程,两个都有,这在最后有个单独小结进行比较完整的说明。因为用例运行是异步的,所以前端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执行完才能拿到运行结果,可以发多个HTTP请求轮询,但这种方式并不优雅,本文将采用WebSocket来实现用例结果查询。具体内容为:

    • cases/<int:pk>/run运行用例接口
    • ws/teprunner/cases/<int:case_id>/result/用例结果查询接口
    • projects/<int:pk>/export下载项目环境接口
    • 前端添加WebSocket请求

    知识点涉及有点多:tep、pytest、同步、异步、多线程、多进程、回调函数、WebSocket、长连接、全双工、ASGI、WSGI、打ZIP包、文件字节流传输。

    编写后端代码

    编辑requirements.txt,添加tep和channels:

    tep==0.6.9
    channels==3.0.3
    

    tep是用来创建pytest项目的,channels是用来实现WebSocket的。

    编辑teprunner/urls.py文件,添加HTTP路由:

    首先实现run接口,新建teprunner/views/run.py文件:

    这是运行用例的主体流程:

    1. 第一步从请求中获取用例id、运行环境、运行人,这里演示了获取user数据的两种方式:接口传参和从token中解析。然后根据project_id,run_env,user_id定义了pytest项目的路径。
    2. 第二步使用tep startproject创建项目文件,清空fixtures和tests目录,目的有两个:一是清掉tep默认fixtures和示例cases,防止对平台产生干扰;二是保证每次运行目录都是干净的,就不用单独去处理前端手动删掉fixture/case后,文件残留的问题。然后从数据库中拉取环境变量、fixtures等数据更新文件。
    3. 起多个线程,分别执行用例,执行前先拉取用例代码写入文件,这里是单条用例运行,之所以要用for循环,是因为用例迟早是要批量执行,在设计时就考虑到,避免后面走弯路。然后删掉数据库运行结果,通过subprocess起子进程调用pytest命令,最后在线程的回调函数中根据pytest_result保存用例结果到数据库中。

    注意!run_case接口不会直接返回结果,前端是用WebSocket来查询结果的。

    图中很多函数和类是我封装的,一个一个拆解来看:

    这里定义了Django中存放pytest项目的目录文件,project_temp_name是按照project_id、env_name、user_id来划分的,目的是让运行目录尽量隔离开来,不要相互影响,借鉴了Docker容器的思想,可以把这个目录视为用例运行容器。继续:

    tep startproject命令创建pytest项目,pytest文件有特定组织方式,比如conftest.py文件等,tep提供了脚手架一条命令创建项目结构。继续:

    fixture_env_vars.py里面存放了tep的环境变量,Django这里每次都从数据库的env_var表中获取数据,动态更新到文件里面。setdefault是个骚操作,这行代码等价于:

    if env_name in mapping.keys():
        mapping[env_name][name] = value
    else:
        mapping[env_name] = {name: value}
    

    继续:

    分别从数据库中获取代码写入fixture文件和case文件,把前端传参的运行环境写入conf文件。继续:

    清空fixtures目录,清空tests目录。继续:

    pull_tep_files是写环境变量,写fixture文件,写conf文件三步的集合,复用代码。pull_case_files通过yield定义为了生成器,它和list的区别是不会一次把所有数据产生到内存中,而是每次用的时候产生一次,节约内存开销。delete_case_result用于运行用例前删除case_result表里面已经存在的这条用例的数据。case_result按照用例id和运行人存的多条,每个运行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运行数据,避免数据相互干扰,返给前端的是运行时间最新的那一条!

    继续:

    subprocess.getoutput()可以执行shell命令并返回执行结果,这里就拿到了pytest控制台日志,这个函数是在线程池中异步执行的,主线程不能一直等待它执行,所以需要有个回调函数,等它自己执行完了去调用这个回调函数。save_case_result就是个回调函数,它的入参pytest_result等于pytest_subprocess函数返回的元组,拆包后就能拿到outout、cmd、case_id、run_env、run_user_nickname,从中解析出result和elapsed后,就可以存库了,无则新增,有则更新。

    run接口做好了,再接口做下载环境接口,编辑teprunner/views/project.py:

    打包的代码是从网上找的,把source_dir打包成zip_filename文件。继续:

    file_iterator函数也是网上找的,把二进制文件读取为字节流,传输给前端,需要使用StreamingHttpResponse对象并添加Content-TypeContent-Disposition。红框的代码跟run接口类似,区别在于目录换成了export_temp_dir(),且不包含测试用例,生成zip文件后会把导出临时目录删掉,防止冲突。

    两个HTTP接口做完了,开始实现WebSocket。WSGI一种网关接口,是Python为了解决Web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问题而产生的,不支持WebSocket;ASGI是WSGI的扩展,意思是异步网关接口,支持WebSocket。编辑teprunnerbackend/urls.py文件:

    添加了WebSocket路由。编辑teprunnerbackend/asgi.py文件:

    添加websocket的URLRouter,http保持默认。编辑teprunnerbackend/settings.py文件:

    INSTALLED_APPS中添加channels,继续:

    添加ASGI应用配置和CHANNEL配置。CHANNEL_LAYERS是一种通信系统,允许多个Consumer实例之间互相通信,以及与外部Django程序实现互通。学习版这里使用的InMemory。

    生产中不建议使用InMemory,可能会有性能问题,而是应该使用Redis:

    CHANNEL_LAYERS = {
        "default": {
            "BACKEND": "channels_redis.core.RedisChannelLayer",
            "CONFIG": {
                "hosts": [("127.0.0.1", 6379)],
            },
        },
    }
    

    最后,编辑teprunner/views/case.py文件:

    CaseResultView是继承了JsonWebsocketConsumer,可以接受和发送JSON的WebSocket消费者。这里只是简单使用了channels来实现用例结果查询,connect()在建立连接时,从url中拿到case_id,作为房间名,在channel_layer中创建了房间。disconnect()在断开连接时,把房间从channel_layer中移除。继续:

    receive_json是在后端收到前端消息时调用的。WebSocket是长连接,在建立连接后,不会断开,可以继续传递消息;WebSocket是全双工,不只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消息,服务器也能向客户端发消息。这里服务端会给客户端发4次消息:

    • 第1次,返回用例描述和用例创建人。
    • 第2次,准确说会有多次,当查询数据库没有结果时,会返回计时,前端效果是计时从1s递增。
    • 第3次,如果查询数据库有结果,返回用例结果。
    • 第4次,60s后还没有结果,返回超时信息。

    其中CaseResult是用order_by('-run_time')取的最新一条。最后的self.close()不是必须的,这里加上是因为频繁建立和关闭连接时,如果只是前端发起close(),后端可能会关闭不及时导致channels报错,后端也加上close()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报错。

    编写前端代码

    新建.env文件:

    添加HTTP和WebSocket后端地址,里面以键值对的形式写出环境变量,键名需要以VUE_APP_ 开头。vue-cli打包时会自动寻找这些环境变量,注入到编辑上下文环境中。编辑vue.config.js文件:

    把target替换成.env里面的环境变量。

    编辑views/teprunner/case/CaseResult.vue文件:

    socketUrl用到了.env中的环境变量。通过new WebSocket创建socket对象,使用send()发送消息,传了token。onmessage接收后端发过来的消息。

    每次打开弹窗建立WebSocket连接,每次关闭弹窗断开WebSocket连接:

    前后端是在以用例id作为房间名的房间中,相互传递消息的。多个浏览器的数据不会互串,因为Django Server默认是多线程!

    多线程和多进程

    每次浏览器发起请求到Django Server,Django都会新起一个线程来处理,这是异步的,意味着多个浏览器连续发多个请求,每个请求的上下文都是独立的,也不会阻塞等待。

    如果Server不是用的Django Server而是用的Nginx,需要结合WSGI才能实现多线程。

    在WebSocket通信时,每个房间都是单个线程自己创建的,数据不会互串,具体原理还没有研究,这个结论我是测试过的:修改后端代码返回随机值,多个浏览器打开同一个Case的结果,后打开的Case结果并不会影响已经打开的Case结果。

    同理,多个浏览器同时运行用例,默认它们就是并行不是串行的,不会存在等待执行的情况,从前面代码可以知道,pytest命令是用subprocess子进程方式调用的,为了看到效果,我找了一个比较慢的Case,用多个浏览器运行了一下:

    赤裸裸的多进程!pytest多进程靠谱么?靠谱,因为pytest-xdist就只支持多进程,以下是截取的官方Github的Issue:

    threads是线程,processes是进程,pytest-xdist没有使用线程。

    如果想要多台机器分布式运行用例,就要用pytest-xdist。

    批量运行用例的情况略有不同,当批量运行用例时,前端只会有一个浏览器发起一次请求,让后端拿多个Case来运行,Django只会分配一个线程来处理这个请求!如果我们在这个View里面只是for循环去运行用例,那么这些用例一定是串行的:虽然是用的subprocess,但是启用subprocess的只有这一个线程,必须前一个执行完,才启动下一个。这就是为什么要再定义线程池的原因:

    本文还没有开发批量运行用例的模块,但后端已经实现了这个扩展,只需要再生成一个CaseList就能跑批量了。

    小结

    本文把pytest引入到了测试平台中,已经可以跑Case了。文章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点繁杂,对我来说这一版也做了不少优化,反复实践和测试,参考资料加了很多。完整源码请到GitHub上获取,按照README命令就能直接把前后项目跑起来看效果。做到这里,teprunner测试平台已经不是个花架子了,而是有着pytest内核引擎驱动的真测试平台。它一定不是你做测试平台的终点,但也许能成为做测试平台的起点,也许能成为撬动地球的支点。

    参考资料:

    前端源码 https://github.com/dongfanger/teprunner-frontend

    后端源码 https://github.com/dongfanger/teprunner-backend

    https://github.com/pytest-dev/pytest-xdist/issues/409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329277/article/details/80741589

    https://www.cnblogs.com/xiao987334176/p/14361893.html

    https://juejin.cn/post/6844904195758243848

    https://segmentfault.com/q/1010000022975655

    https://channels.readthedocs.io/en/stable/topics/channel_layers.html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8096988

    https://www.jianshu.com/p/65807220b44a


    所有文章公众号首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的话,关注公众号“dongfanger”,你的支持就是我写文章的最大动力。

    版权申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
  • 相关阅读:
    sp_executesql介绍和使用
    jQuery中的 return false, e.preventDefault(), e.stopPropagation()的区别
    clearfix:after 清除css浮动
    paip.mysql 性能跟iops的以及硬盘缓存的关系
    paip.mysql 性能测试 报告 home right
    paip.mysql 性能测试by mysqlslap
    paip.java 架构师之路以及java高级技术
    paip. 提升性能---hibernate的缓存使用 总结
    paip. 解决php 以及 python 连接access无效的参数量。参数不足,期待是 1”的错误
    paip.解决access出现 -2147467259 无效的参数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f888/p/1460471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