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扩展架构


    一、可扩展架构的基本思想和模式

    改动的地方越多,投入也越大,出错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如何避免扩展时改动范围太大,是软件架构可扩展性设计的主要思考点。

    幸运的是,可扩展性架构的设计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可扩展性架构设计,背后的基本思想都可以总结为一个字:

    常见的拆分思路有如下三种。

    • 面向流程拆分:将整个业务流程拆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作为一部分。
    • 面向服务拆分:将系统提供的服务拆分,每个服务作为一部分。
    • 面向功能拆分:将系统提供的功能拆分,每个功能作为一部分。

    二、传统的可扩展架构模式:分层架构和SOA

    分层架构

    分层架构是很常见的架构模式,它也叫 N 层架构,通常情况下,N 至少是 2 层。例如,C/S 架构、B/S 架构。常见的是 3 层架构(例如,MVC、MVP 架构)、4 层架构,5 层架构的比较少见,一般是比较复杂的系统才会达到或者超过 5 层,比如操作系统内核架构。

    • C/S 架构、B/S 架构  

    划分的对象是整个业务系统,划分的维度是用户交互,即将和用户交互的部分独立为一层,支撑用户交互的后台作为另外一层。例如,下面是 C/S 架构结构图。

    • MVC 架构、MVP 架构

      划分的对象是单个业务子系统,划分的维度是职责,将不同的职责划分到独立层,但各层的依赖关系比较灵活。例如,MVC 架构中各层之间是两两交互的。

    • 逻辑分层架构

    划分的对象可以是单个业务子系统,也可以是整个业务系统,划分的维度也是职责。虽然都是基于职责划分,但逻辑分层架构和 MVC 架构、MVP 架构的不同点在于,逻辑分层架构中的层是自顶向下依赖的。典型的有操作系统内核架构、TCP/IP 架构。例如,下面是 Android 操作系统架构图。

    典型的 J2EE 系统架构也是逻辑分层架构,架构图如下:

    分层架构设计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需要保证各层之间的差异足够清晰,边界足够明显,让人看到架构图后就能看懂整个架构,这也是分层不能分太多层的原因。

    SOA

    SOA 的全称是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中文翻译为“面向服务的架构”。

    SOA 提出了 3 个关键概念。

     服务、ESB、松耦合

    ESB 的全称是 Enterprise Service Bus,中文翻译为“企业服务总线”。

    SOA 架构是比较高层级的架构设计理念,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某个企业采用了 SOA 的架构来构建 IT 系统,但不会说某个独立的系统采用了 SOA 架构。 

     SOA 解决了传统 IT 系统重复建设和扩展效率低的问题,但其本身也引入了更多的复杂性。SOA 最广为人诟病的就是 ESB,ESB 需要实现与各种系统间的协议转换、数据转换、透明的动态路由等功能。

    ESB 虽然功能强大,但现实中的协议有很多种,如 JMS、WS、HTTP、RPC 等,数据格式也有很多种,如 XML、JSON、二进制、HTML 等。ESB 要完成这么多协议和数据格式的互相转换,工作量和复杂度都很大,而且这种转换是需要耗费大量计算性能的,当 ESB 承载的消息太多时,ESB 本身会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

    三、微服务

    small、lightweight、automated

    1、微服务与SOA的区别

    SOA是把多个系统整合,而微服务是把单个系统拆开来,方向正好相反。

    SOA 采用了 ESB 作为服务间通信的关键组件,负责服务定义、服务路由、消息转换、消息传递,总体上是重量级的实现。

    微服务推荐使用统一的协议和格式 ,例如,RESTful 协议、RPC 协议,无须 ESB 这样的重量级实现。

    2、微服务具体有哪些坑:

    1. 服务划分过细,服务间关系复杂
    2. 服务数量太多,团队效率急剧下降
    3. 调用链太长,性能下降
    4. 调用链太长,问题定位困难
    5. 没有自动化支撑,无法快速交付
    6. 没有服务治理,微服务数量多了后管理混乱

    3、微服务实践

      服务粒度

    针对微服务拆分过细导致的问题,我建议基于团队规模进行拆分,类似贝索斯在定义团队规模时提出的“两个披萨”理论(每个团队的人数不能多到两张披萨都不够吃的地步),分享一个我认为微服务拆分粒度的“三个火枪手”原则,即一个微服务三个人负责开发。

    “三个火枪手”的原则主要应用于微服务设计和开发阶段,如果微服务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已经比较稳定,处于维护期了,无须太多的开发,那么平均 1 个人维护 1 个微服务甚至几个微服务都可以。当然考虑到人员备份问题,每个微服务最好都安排 2 个人维护,每个人都可以维护多个微服务。

    4、微服务基础设施

    建议按照下面优先级来搭建基础设施:

    1. 服务发现、服务路由、服务容错:这是最基本的微服务基础设施。

    2. 接口框架、API 网关:主要是为了提升开发效率,接口框架是提升内部服务的开发效率,API 网关是为了提升与外部服务对接的效率。

    3. 自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配置中心:主要是为了提升测试和运维效率。

    4. 服务监控、服务跟踪、服务安全: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运维效率

    自动化测试

     自动化测试涵盖的范围包括代码级的单元测试、单个系统级的集成测试、系统间的接口测试,理想情况是每类测试都自动化。如果因为团队规模和人力的原因无法全面覆盖,至少要做到接口测试自动化。

    自动化部署

    自动化部署系统包括版本管理、资源管理(例如,机器管理、虚拟机管理)、部署操作、回退操作等功能。

    配置中心

    配置中心包括配置版本管理(例如,同样的微服务,有 10 个节点是给移动用户服务的,有 20 个节点给联通用户服务的,配置项都一样,配置值不一样)、增删改查配置、节点管理、配置同步、配置推送等功能。

    接口框架:需要统一接口框架。

    微服务提倡轻量级的通信方式,一般采用 HTTP/REST 或者 RPC 方式统一接口协议。

    但在实践过程中,光统一接口协议还不够,还需要统一接口传递的数据格式。

    API 网关

    微服务需要一个统一的 API 网关,负责外部系统的访问操作。

    API 网关是外部系统访问的接口,所有的外部系统接⼊系统都需要通过 API 网关,主要包括接入鉴权(是否允许接入)、权限控制(可以访问哪些功能)、传输加密、请求路由、流量控制等功能。

    服务发现

    微服务种类和数量很多,如果这些信息全部通过手工配置的方式写入各个微服务节点,首先配置工作量很大,配置文件可能要配几百上千行,几十个节点加起来后配置项就是几万几十万行了,人工维护这么大数量的配置项是一项灾难;其次是微服务节点经常变化,可能是由于扩容导致节点增加,也可能是故障处理时隔离掉一部分节点,还可能是采用灰度升级,先将一部分节点升级到新版本,然后让新老版本同时运行。不管哪种情况,我们都希望节点的变化能够及时同步到所有其他依赖的微服务。如果采用手工配置,是不可能做到实时更改生效的。因此,需要一套服务发现的系统来支撑微服务的自动注册和发现。

    服务发现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自理式代理式

    自理式结构就是指每个微服务自己完成服务发现。

    代理式结构就是指微服务之间有一个负载均衡系统(图中的 LOAD BALANCER 节点),由负载均衡系统来完成微服务之间的服务发现。

    不管是自理式还是代理式,服务发现的核心功能就是服务注册表,注册表记录了所有的服务节点的配置和状态,每个微服务启动后都需要将自己的信息注册到服务注册表,然后由微服务或者 LOAD BALANCER 系统到服务注册表查询可用服务。

    服务路由

    服务路由核心的功能就是路由算法。常见的路由算法有:随机路由、轮询路由、最小压力路由、最小连接数路由等。

    服务容错

    常见的服务容错包括请求重试、流控和服务隔离。通常情况下,服务容错会集成在服务发现和服务路由系统中。

    服务监控

    服务跟踪

    服务安全

    四、微内核架构

    微内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也被称为插件化架构(Plug-in Architecture),是一种面向功能进行拆分的可扩展性架构。

    微内核架构包含两类组件:核心系统(core system)和插件模块(plug-in modules)。

    核心系统负责和具体业务功能无关的通用功能,例如模块加载、模块间通信等;

    插件模块负责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例如专栏前面经常提到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手机号注册”功能。

    微内核的架构本质就是将变化部分封装在插件里面,从而达到快速灵活扩展的目的,而又不影响整体系统的稳定。

    微内核的核心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有:插件管理、插件连接和插件通信。

    1. 插件管理

    核心系统需要知道当前有哪些插件可用,如何加载这些插件,什么时候加载插件。常见的实现方法是插件注册表机制

    核心系统提供插件注册表(可以是配置文件,也可以是代码,还可以是数据库),插件注册表含有每个插件模块的信息,包括它的名字、位置、加载时机(启动就加载,还是按需加载)等。

    2. 插件连接

    插件连接指插件如何连接到核心系统。通常来说,核心系统必须制定插件和核心系统的连接规范,然后插件按照规范实现,核心系统按照规范加载即可。常见的连接机制有 OSGi(Eclipse 使用)、消息模式、依赖注入(Spring 使用),甚至使用分布式的协议都是可以的,比如 RPC 或者 HTTP Web 的方式。

    3. 插件通信

    插件通信指插件间的通信。虽然设计的时候插件间是完全解耦的,但实际业务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某个业务流程需要多个插件协作,这就要求两个插件间进行通信。由于插件之间没有直接联系,通信必须通过核心系统,因此核心系统需要提供插件通信机制。

    这种情况和计算机类似,计算机的 CPU、硬盘、内存、网卡是独立设计的配件,但计算机运行过程中,CPU 和内存、内存和硬盘肯定是有通信的,计算机通过主板上的总线提供了这些组件之间的通信功能。微内核的核心系统也必须提供类似的通信机制,各个插件之间才能进行正常的通信。 

    OSGi 架构: Open Services Gateway initiative

    规则引擎架构

  • 相关阅读:
    win8平板App文件上传
    win8 APP中网页js如何触发后台的ScriptNotify方法
    lsof list open files
    python下的一个人脸识别包
    mysql hex() and unhex()
    git 补丁git formatpatch
    perl sort
    git 分支无法checkout的解决办法
    PERL 语言中的q,qw,qr,qx,qq......符号用法总结
    perl 的真假值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eveloper-qin/p/1465909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