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哥今天看到这篇文章,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我们这半年已经麻木了BAT在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战争,无论是视频网站、地图网站还是应用商店,几大巨头无不建立了自己的桥头堡,企图占领这个入口,以后用户要想过此路,必须留下买路财(不是真金白银,而是流量)。如果说这些入口之争属于战术范畴,此文的所论述的观点则更偏战略了。此文转变了传统的分析维度,从偏技术角度分析了当下入口状况。无论是视频、地图还是微博之类的都属于APP模式的入口,应用商店仅仅是这些APP的下载点,虽然也是一类入口,但无法与APP入口同日而语。能够与之较量的是配备了HTML5的浏览器和超级APP。自由、开放、标准的力量会推动移动互联网向着这个方向前进,而HTML5就是这样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将来所有的应用平台都将运行在这个标准之下,不再有特定的、封闭的入口,不再一如豪门深四海,而是更加方便、快捷、自由的浏览方式,不必繁琐地切换应用,只需点击链接即实现了APP的切换。
目前公认的移动互联网三大入口为:应用商店、浏览器及超级APP。以长尾理论解释,未来主流市场将由类似微信、FACEBOOK这种垂直领域的超级APP占据,而长尾市场将以浏览器作为入口。对于应用商店来说,当HTML5真正兴起可能就是其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最近移动互联网行业最大的争论莫过于Native APP和Web APP(指基于Web的系统和应用)之争,双方阵营各执一词,将己方说得天花乱坠,将对手贬低得一文不值,故作不屑者有之,慷慨激昂者有之。
归根结底,这场争论本质是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是关于商业利益的争执,移动浏览器厂商自然高举Web APP大旗,应用商店厂商自然是誓死捍卫Native APP。
如欧朋、UC等靠着浏览器存活的企业,坚定不移地坚信“浏览器为王”,而像网龙这样把91无线卖了19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毫无疑问地站在应用商店一方。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入口究竟是手机浏览器,还是应用商店等应用分发平台,亦或是微信、QQ这种超级APP?
Native APP与Web APP之争
应用商店的支持者认为,未来的用户习惯一定是基于一个一个应用,而非一个一个网页。
毫无疑问,这确实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可能会用智能手机里的酷我音乐听音乐,可能会用乐视等视频应用看视频,可能会用熊猫看书等阅读软件看电子书,会用QQ邮箱应用收发邮件,用微信和好友互动,但我们就是没有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连线》杂志在2010年发表过一篇影响颇为深远的文章:《Web已死 Internet永生》。文章中提到:“过去的几年中,数字领域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开放的互联网向半封闭的网络平台过渡。这些平台使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但不通过浏览器显示。它们的兴起主要是受到了iPhone等移动计算模式的推动。它们不受HTML语言规则的束缚,Google也没办法抓取它们的数据。”
我们的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封闭。人们渐渐舍弃了自由的网页,而是选择相对封闭的平台,无论是APP STORE一样的应用商店,还是类似FACEBOOK的社交网络帝国,其最大的特点都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版图中分疆裂土,自立山头。
不得不承认,生活中使用Web的时候正在慢慢变少。我们在浏览器里看到的信息大部分是由HTTP协议通过80端口传送的HTML数据,如今这些数据还不到互联网总流量的四分之一。互联网所产生的绝大部分流量应用包括P2P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企业VPN,机器与机器之间的API通讯、网络电话、《魔兽世界》等网络游戏,以及优酷土豆等视频服务。很遗憾,这些服务的载体并不是网页,而是APP。
我们曾经是多么推崇开放,但最终还是更倾向于便捷:为什么苹果可以以数十元人民币卖出应用,尽管用户只要愿意“繁琐”地刷机就可以免费获得它?
尽管《连线》认为Web已死,但乔布斯却曾表示“Web是未来”。
面对APP的优势,Web并没有坐以待毙,云计算的兴起,使得我们可以把应用放在云端,用户无需安装就可以享受传统Native APP的用户体验,Web APP应运而生。
正如腾讯无线研发部副总经理钟翔平所说:“Web APP基于浏览器,让用户在浏览器里面就可以获得类似于APP一样的体验,用Web化的模式去打开,享受到的服务和Native APP是相同的。”
如果说Native APP的特点是封闭、付费的话,那么Web APP的特点就是开放、免费。浏览器厂商的观点是:“如果一个手机浏览器可以像一个应用那样提供用户想要的干净界面和无缝的互动。那么用户为什么还要选择付费且封闭的应用商店呢?”
看起来很美,但可惜的是,目前Web APP的用户体验还无法与Native APP相比较,Native APP在图形渲染及独立性方面拥有优势。不管从3D的表现效果还是从硬件加速来讲,目前的Web APP与原生应用依然存在较大差距。Opera中国区总经理兼欧朋总经理宋麟也承认,“Web APP的性能还没有完全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很多人使用Native APP,在本地使用感觉很平滑,这是因为动画效果做得好。Native APP可以做到每秒二三十帧,甚至三四十帧,但是浏览器做不到,浏览器现在就是动画效果不行。”
目前的Web APP都是在HTML4的基础上开发的,其中浏览器只能对文字进行优化,所以基于图形的展现,就无法达到完美。
但需要注意的是,继Java、Flash、Ajax之后,被寄予厚望的HTML5,其标准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几。而HTML5与HTML4不同,其可以真正可以让Web APP获得类似于Native APP的用户体验。
基于HTML5的网页更丰富、可以实现更多功能,许多本地应用的功能将能够直接通过基于HTML5的网页实现。
对于开发者而言,使用HTML5的技术开发者将不必再将过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各种不同系统、不同版本的开发中,只需按照HTML5标准开发就可以适配所有系统、所有机型,这就意味着开发者向市场推出新技术和产品的周期将越来越短;对于用户来说,也可以免去频繁的下载、更新。难怪宋麟认为:“短期来说,浏览器不会成为Native APP的终结者;但长期看,开放、自由的互联网精神永远都不可被替代,基于HTML5的Web APP将会成为主流。”
无论是传统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都是类似的,应用商店不过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初级阶段的产物,就好比在传统互联网发展初期的软件下载网站一样(比如华军),虽然在发展之初叱咤风云,但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浏览器技术的发展,最终将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如今,一般用户鲜少去软件下载网站下载软件了。
应用商店模式的致命缺陷
撇开未来HTML5为Web APP带来的强大竞争力不谈,应用商店模式本身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百度副总裁李明远认为:“应用商店本质上有缺陷,我认为主要问题在对于精确需求的识别、应用内容的破壳,这对长尾分发不是特别有利。”
归根结底,应用商店的模式过于封闭。“什么东西进去就被锁在里面了。用户在应用商店下个应用,就被锁在这个应用里面了,跟应用商店没关系了。”宋麟认为:“而浏览器的网页,只要点一下,就可以跳转到其他网站的网页。整个互联网,也就是所谓的Web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它是开放的,一个网页,几个链接,信息可以从一个站点跳到另一个站点。”
应用商店这种封闭的模式,现在已经出现了问题。宋麟说:“为什么大部分的应用开发者不赚钱?因为没法赚钱。用户就下载那几个应用,典型的僧多肉少。一个用户手机里有几十个应用已经很多了,但是如果是网站,因为链接可以跳来跳去,一个用户一天访问几百个网页是很正常的。”无论是对于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没有用户,就没有收入。
这也就是李彦宏所说的“应用商店有根本性缺陷”。应用商店展示应用的方式是,首先为用户展示最主流的应用是什么,排名下载量最大的应用是什么,为每一个类目做一个排名,因此如果不是某个类目的“TOP10”,将很难获得用户的关注。
这很像十几年前hao123作为PC用户上网的入口一样,大家最常用的网站放在hao123界面上,今天的应用商店也是这样的,大多数用户最常用的应用被放到明显的位置。很多人觉得这很好,但是问题在于,如果你很不幸地属于那些99.9%的不常用的应用,你就只有等死。对于大部分属于99.9%的开发者来说,没有很好的方法,来触达他的目标消费者。
当然,李明远也承认:“一个有缺陷的东西不代表没有价值。应用商店这种类似于hao123的模式对于主流、高频应用的分发非常有效。”但问题在于,既然传统互联网的浏览器页面有hao123,那么移动互联网的浏览器首页未来也可以变成“hao123”,到那时应用商店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巨头的野心:超级APP
在讨论未来移动互联网入口的问题时,众多巨头的想法也是不得不考虑的,百度、谷歌、腾讯、阿里巴巴这些公司才是真正引导市场走向的人。那么对于这些巨头来说,应用商店以及浏览器,哪个更符合它们的利益呢?
国内的几家互联网巨头中,腾讯坐拥微信、手机QQ两大超级APP,根本不屑于应用商店以及浏览器市场,所谓的QQ浏览器根本就是打酱油的;而阿里一门心思地放在大互联网金融平台,同样想走腾讯超级APP的路子。
百度在收购了91无线之后紧接着推出轻应用,又布局LBS,显然对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问题还没有想明白,想着先多角度布局,把地占下来再说。360本来也打的是和百度一样的主意,但天有不测风云,据传360的浏览器团队突然被老冤家百度挖走,于是周鸿不得不表示“我们不认为浏览器是入口”,专心经营自己的360手机助手。
但不管怎么说,“应用商店不符合谷歌的利益,不符合百度的利益,也不符合巨头的利益,”宋麟一语道出了其中的关键:“因为如果都用应用商店了,还要谷歌干嘛,还要百度干嘛?谷歌直接变微软了,直接变成操作系统提供商了,谁还用搜索啊?所以应用商店不是反应互联网本质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谷歌支持Web APP、阿里投UC的原因。即使百度收购91无线,看中的也不仅仅是这个应用商店,而是其背后的开发者运营能力。
易观高级分析师闫小佳将未来移动互联网应用分为轻应用与重应用两种:所谓轻应用,是指软体体积很小、内容类的、不可替代性很少、更多注重内容的质量和深度的应用;所谓重应用,则相对用户粘性比较高,而且需要大量的数据、附件来支持,更多是在细分市场,比如导航、社交以及大型游戏都属于重应用。他认为:“未来,移动互联网浏览器将主要作为新闻、视频、阅读、音乐、搜索、游戏等轻应用级的入口。”
无论是百度、谷歌的搜索引擎也好,阿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罢,还是微信、FACEBOOK这种社交平台,都可以划分为重应用,只是产品形态不同。真相是,对于巨头来说,无论是应用商店还是浏览器,都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他们希望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超级APP,一个垂直领域的开放平台。
所谓超级APP,是指那些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成为用户手机上的装机必备的基础应用,或者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一个APP,而是一个开放平台。这种超级APP的出现乃至未来的兴起,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麦特卡尔夫定律指出:网络的价值增长会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从而创造赢家通吃的市场,市场第一和第二的差距非常大,而且会不断扩大。
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pete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全美排名前10的网站在2001年占据了美国31%网页浏览量,2006年占40%,而到了2010年已占到约75%。
如果以长尾理论解释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话,不难得出结论:未来主流市场将由类似微信、FACEBOOK这种垂直领域的超级APP占据,而长尾市场将被适宜在浏览器上运行的Web APP所瓜分。
因此,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将是超级APP与浏览器共存的格局。对于应用商店来说,当HTML5真正兴起,使得Web App的用户体验、图形显示与Native APP再无差别之时,就是应用商店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
转载自V创时代
本文链接地址: 未来谁才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