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meter 监听器聚合报告说明:


    Label:每个JMeter的element的Name值。例如HTTP Request的Name。
    Samples:表示这次测试中一共发出了多少个请求。线程组中配置的是,线程数为200,循环次数为50,则总的数量为100000.
    Start Time:每个用户的开始时间,我们设置了每秒进5个用户,所以,每个用户进入时间不同,这里精确到毫秒。
    Thread Name:线程名称,注意1-1,1-5 Average:平均响应时长
    ---默认情况下是单个Request的平均响应时长,当使用了Transaction Controller时,也可以以Transaction为单位显示平均响应时长 Median:中位数,也就是50%用户的响应时长 90%line:90%用户的响应时长,因为在评估一次测试的结果时,仅仅有平均事物响应时间是不够的。假如有一次测试,总共有10个请求被响应,其中最小响应时间为0.02秒,最大响应时间为110秒,平均事务响应时间为4.7秒。这样平均时间就毫无意义了。 min:访问页面的最小响应时长 max;访问页面的最大响应时长 Error%:错误请求的数量/请求的总数 Throughput:默认情况下表示每秒完成的请求数(Request per second),当使用了Transaction Controller时,也可以表示类似loadrunner的Transaction per Second数 kb/Sec:每秒从服务器端接收的数据量

    目前还在学习中,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觉得不错,就点赞支持一下。 另外,转载时请附带链接。谢谢!
  • 相关阅读:
    view间传值的方法总结
    初学者关于内存的思考(不断加深不断更新中)
    UITableView刷新数据reLoadData
    rsync安装指南
    Makefile完全解析PART5.使用变量
    Makefile完全解析PART10.使用make更新函数库文件
    windows linux 文件同步 cwrsync工具
    Makefile完全解析PART4.书写命令
    Makefile完全解析PART7.使用函数
    RSYNC安装使用详解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ngkai/p/860320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