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默模式:泛指计算机程序发生特定情况时自行进行处理而不惊动用户的模式
2.chattr 常用命令:
chatter: 锁定文件,不能删除,不能更改
+a: 只能给文件添加内容,但是删除不了
chattr +a /etc/passwd
加锁:chattr +i /etc/passwd 文件不能删除,不能更改,不能移动
查看加锁: lsattr /etc/passwd 文件加了一个参数 i 表示锁定
解锁:chattr -i /home/omd/h.txt - 表示解除
3.grep常用命令:
grep -i:忽略字符大小写
4.持久化:
持久化是将程序数据在持久状态和瞬时状态间转换的机制。JDBC就是一种持久化机制。文件IO也是一种持久化机制。持久化的主要应用是将内存中的对象存储在数据库中,或者存储在磁盘文件中、XML数据文件中等等。总结来说持久化就是以某种技术,将需要的数据保存下来,以便以后使用。
5.句柄
句柄就是给对象起一个名字,类似引用的概念。
6.tracert
我们在网络中经常会使用到ICMP协议,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用于检查网络通不通的Ping命令(Linux和Windows中均有),这个"Ping"的过程实际上就是ICMP协议工作的过程。还有其他的网络命令如跟踪路由的Tracert命令也是基于ICMP协议的。
命令: windows tracert
linux traceroute
7.硬件一般都安装在dev文件夹下;/boot分区下linux启动的信息文件
8.linux系统中的/proc文件系统有什么用?
/proc文件系统是一个基于内存的文件系统,这个文件系统所代表的并不是各种实际存储信息的文件,它们指向的是内存里的信息。/proc文件系统是由系统自动维护的。
9.假设Apache产生的日志文件名为access_log,在apache正在运行时,执行命令mv access_log access_log.bak,执行完后,请问新的apache的日志打印到哪里,为什么?
解答:
新的日志会打印在access_log.bak中,因为apache启动时会找到access_log文件,随时准备向文件中加入日志信息。
虽然此时文件被改名,但是由于服务正在运行,因为它的inode节点的位置没有变,程序打开的fd(文件描述符)仍然会指向原来那个inode,不会因为文件名的改变而改变。apache会继续向改名的文件中追加日志,但是若重启apache服务,系统会检查access_log文件是否存在,没有就会创建。
10.系统日志:/var/log/message
/var/log/messages 存放的是系统的日志信息,它记录了各种事件,基本上什么应用都能往里写日志,在做故障诊断时可以首先查看该文件内容
[root@test_192.168.0.110 ~]# tail /var/log/messages Dec 18 23:27:07 localhost kernel: [33100840.027421] possible SYN flooding on port 3873. Sending cookies. Dec 18 23:30:11 localhost sz[31090]: [root] 1.txt/ZMODEM: 8144 Bytes, 16520 BPS Dec 19 16:29:29 localhost kernel: [33162181.801121] possible SYN flooding on port 3873. Sending cookies. Dec 19 17:15:05 localhost sz[16756]: [root] ConfigActivity.xml/ZMODEM: 653205 Bytes, 393989 BPS Dec 19 17:38:55 localhost sz[17617]: [root] ConfigActivity.xml/ZMODEM: 287531 Bytes, 337878 BPS
可以分为几个字段来描述这些事件信息:
1. 事件的日期和时间
2. 事件的来源主机
3. 产生这个事件的程序[进程号]
4. 实际的日志信息
如:Dec 19 17:39:06 localhost sz[17833]: [root] ConfigActivity.xml/ZMODEM: 287531 Bytes, 343933 BPS
1. 产生这个事件的时间是:Dec 19 17:39:06
2. 事件的来源主机为:localhost
3. 产生这个事件的程序和进程号为:sz[17833]
4. 这个事件实际的日志信息为:[root] ConfigActivity.xml/ZMODEM: 287531 Bytes, 343933 BPS
11.linux命令之md5sum
1)在网络传输、设备之间转存、复制大文件等时,可能会出现传输前后数据不一致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网络这种相对更不稳定的环境中,容易出现。那么校验文件的完整性,也是势在必行的。
2)md5sum命令用于生成和校验文件的md5值。它会逐位对文件的内容进行校验。是文件的内容,与文件名无关,也就是文件内容相同,其md5值相同。md5值是一个128位的二进制数据,转换成16进制则是32(128/4)位的进制值。
3)md5校验,有很小的概率不同的文件生成的md5可能相同。比md5更安全的校验算法还有SHA*系列的。
4)在网络传输时,我们校验源文件获得其md5sum,传输完毕后,校验其目标文件,并对比如果源文件和目标文件md5 一致的话,则表示文件传输无异常。否则说明文件在传输过程中未正确传输。
举例:md5sum 文件
特殊说明
1)md5sum 是校验文件内容,与文件名是否相同无关
2)md5sum值逐位校验,所以文件越大,校验时间越长。
总结
通过md5sum来校验生成文件校验码,来发现文件传输(网络传输、复制、本地不同设备间的传输)异常造成的文件内容不一致的情况。
12.UUID的目的,是让分散式系统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有唯一的辨识信息,而不需要通过中央控制端来做辨识信息的指定。如此一来,每个人都可以创建不与其它人冲突UUID。相当于自己给自己一个标识符号。
1)Unix/Linux环境中大都有一个名为uuidgen的小工具,运行即可生成一个UUID到标准输出
2)读取文件/proc/sys/kernel/random/uuid即得U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