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小白


    # 我的大学 我的大一
    ## 我的技能和成功经验
    长这么大,感觉自己学会的比较成功的技能应该是**足球**,对于足球我完全出于兴趣,还有大家一起参与时的热情满满。所以我对于获得踢球这个技能的经验就是:*兴趣能够使人高效地学习,热情能够使人长久的坚持。*
    ## C语言学习
    我学习C语言主要通过**课堂,书本和作业**,也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学习C语言是一个要投入精力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耐性,也需要认真的注意细节。迄今为止,我大概打过一千行代码吧,理解的话应该算是初等。
    ### 数组指针和指针数组区别:
    指针数组:array of pointers,即用于存储指针的数组,也就是数组元素都是指针.数组指针:a pointer to an array,即指向数组的指针.
    ### 函数指针和指针函数的区别:
    首先函数指针是一个指针,只是这个指针指向的是一个函数。指针变量可以指向变量的地址、数组、字符串、动态分配地址,同时也可指向一个函数,每个函数在编译的时候,系统会分配给该函数一个入口地址,函数名表示这个入口地址,那么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称为函数指针变量。指针函数是一个函数,只不过这个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地址值。函数返回值必须用同类型的指针变量来接受,也就是说,指针函数一定有函数返回值,而且,在主调函数中,函数返回值必须赋给同类型的指针变量。
    ### 文件和流的区别和联系
    I/O操作是缓冲文件系统的,文件操作是非缓冲文件系统的。
      1.缓冲文件系统
      缓冲文件系统的特点是:在内存开辟一个“缓冲区”,为程序中的每一个文件使用,当执行读文件的操作时,从磁盘文件将数据先读入内存“缓冲区”,装满后再从内存“缓冲区”依此读入接收的变量。执行写文件的操作时,先将数据写入内存“缓冲区”,待内存“缓冲区”装满后再写入文件。由此可以看出,内存“缓冲区”的大小,影响着实际操作外存的次数,内存“缓冲区”越大,则操作外存的次数就少,执行速度就快、效率高。一般来说,文件“缓冲区”的大小随机器而定。
      2.非缓冲文件系统
      缓冲文件系统是借助文件结构体指针来对文件进行管理,通过文件指针来对文件进行访问,既可以读写字符、字符串、格式化数据,也可以读写二进制数据。非缓冲文件系统依赖于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的功能对文件进行读写,是系统级的输入输出,它不设文件结构体指针,只能读写二进制文件,但效率高、速度快,由于ANSI标准不再包括非缓冲文件系统,因此建议大家最好不要选择它。
    ###   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区别
    先从他们的区别来说,虽然都是二进制文件,但是二进制代表的意思不一样。打个比方,一个人,我们可以叫他的大名,可以叫他的小名,但其实都是代表这个人。二进制读写是将内存里面的数据直接读写入文本中,而文本呢,则是将数据先转换成了字符串,再写入到文本中。
    ### 你知道什么叫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吗?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面向过程”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编程思想。就是分析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步骤,然后用函数把这些步骤一步一步实现,使用的时候一个一个依次调用就可以了。面向过程其实是最为实际的一种思考方式,就是算面向对象的方法也是含有面向过程的思想.可以说面向过程是一种基础的方法.它考虑的是实际的实现.一般的面向过程是从上往下步步求精.所以面向过程最重要的是模块化的思想方法.对比面向对象,面向对象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给对象化,对象包括属性与行为.当程序规模不是很大时,面向过程的方法还会体现出一种优势,因为程序的流程很清楚,按着模块与函数的方法可以很好的组织.比如拿学生早上起来的事情来说说这种面向过程吧.粗略的可以将过程拟为:   (1)起床   (2)穿衣   (3)洗脸刷牙   (4)去学校   而这4步就是一步一步的完成,它的顺序很重要,你只须一个一个的实现就行了.而如果是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的话,可能就只抽象出一个学生的类,它包括这四个方法,但是具体的顺序就不能体现出来.
    ### 什么叫做模块
    按照功能将一个软件切分成许多部分单独开发,然后再组装起来,每一个部分即为模块,模块是在内核空间运行的程序,实际上是一种目标对象文件。
    ### 什么是高内聚低耦合
    起因: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

    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耦合性分类(低――高): 无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1 无直接耦合:
    2 数据耦合: 指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相当于高级语言的值传递;
    3 标记耦合: 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高级语言中的数组名、记录名、文件名等这些名字即标记,其实传递的是这个数据结构的地址;
    4 控制耦合: 指一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如开关、标志等),被调模块通过该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地执行块内某一功能;
    5 公共耦合: 指通过一个公共数据环境相互作用的那些模块间的耦合。公共耦合的复杂程序随耦合模块的个数增加而增加。
    6 内容耦合: 这是最高程度的耦合,也是最差的耦合。当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而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
    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语名之间、程序段之间)联系的越紧密,则它的内聚性就越高。
    内聚性匪类(低――高): 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1 偶然内聚: 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2 逻辑内聚: 指模块内执行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
    3 时间内聚: 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
    4 通信内聚: 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之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5 顺序内聚: 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6 功能内聚: 这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与其他模块的耦合是最弱的。
    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 C语言实例
    [把数组A的内容复制到数组B中:](https://github.com/Dalegac/-/commit/c6021e9fcd437725e8cac626302394d7dc06df4a)
    ```
    for(i=0;i<n;i++)
    scanf("%d",&a[i]);
    for(i=0;i<n;i++)
    b[i]=a[i];
    ```
    [查找整数数组A中有没有数字5:](https://github.com/Dalegac/-/commit/3e5482e6b0c56059038afa4fa4da5c9818a6493c)

    ```
    for(i=0;i<n;i++)
    {
    if(a[i] == 5) break;
    }
    if(i<n)printf("有数据%d",5);
    else printf("没有数据%d",5);
    ```

    [对整数数组A进行排序:]
    ```
    void sort0(int a[],int n)
    { int t,i,j,k;
    for(i=0;i<n-1;i++)
    { k=i;
    for(j=i+1;j<n;j++)
    if(a[k]<a[j])k=j;
    if(k!=i)
    {t=a[k];a[k]=a[i];a[i]=t;}
    }
    }
    ```

    [统计自己C语言共写了多少行代码:](https://github.com/Dalegac/-/commit/30fa83df659349982c53057af30027f1c67a28dd)
    ```
    while((luna=getchar())!=EOF)
    {
    if(luna==' ')
    asahi++;
    }

    ```
    ## 提高自己
    对于专业部分的学习不能懈怠,平时多花时间学习,不要把时间浪费了,大学不能浪费,然后对于个人素养的话,我觉得一个人的个人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多看书,想看一些余秋雨的书籍。

  • 相关阅读:
    LCD1602的第一个显示程序
    我的8*8点阵led做螺旋流水灯
    RS232电平TTL电平转换器MAX232相关
    如何自定义silverlight的加载页面
    关于一个页面中多个silverlight应用程序通信的总结
    ComboBox小技巧
    学习和分享的人
    转: 高效时间管理-介绍GTD
    转载:PHPexcel学习笔记2
    转载:PHPexcel学习笔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legac/p/627135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