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读源码之 Queue(ArrayDeque,附图,希望能一起交流)


    除了并发应用(并发包下的代码我之后会专门写),Queue在JavaSE5中仅有的两个实现是LinkedList和PriorityQueue,它们的差异在于排序行为而不是性能。1.6时新增了一个实现ArrayDeque,LinkedList在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LinkedList作为队列使用时,也是调用它的add等方法,来维护队列先进先出的特性罢了,这里就不多赘述了,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下ArrayDeque

    继承关系分析:
    public class ArrayDeque<E> extends AbstractCollection<E>
                               implements Deque<E>, Cloneable, Serializable
    

    我们可以看到,它主要就是实现了一个Deque,我们再看下Deque的继承关系:

    public interface Deque<E> extends Queue<E> 
    

    AbstractCollection这个类就不多说了,封装了集合类的一些通用方法,我们主要看下Queue接口

    // 定义了队列的一些基本操作
    public interface Queue<E> extends Collection<E> {
    	//向队列中插入一个元素,并返回true
        //如果队列已满,抛出IllegalStateException异常
        boolean add(E e);
    
        //向队列中插入一个元素,并返回true
        //如果队列已满,返回false
        boolean offer(E e);
    	
        //取出队列头部的元素,并从队列中移除
        //队列为空,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E remove();
    
        //取出队列头部的元素,并从队列中移除
        //队列为空,返回null
        E poll();
    
        //取出队列头部的元素,但并不移除
        //如果队列为空,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
        E element();
    
    	//取出队列头部的元素,但并不移除
        //队列为空,返回null
        E peek();
    }
    
    构造函数分析:
    // 空参构造,就是创建了一个长度为16的数组
    public ArrayDeque() {
        elements = new Object[16];
    }
    
    public ArrayDeque(int numElements) {
        // 根据参数创建一个合适容量的数组
        allocateElements(numElements);
    }
    
    public ArrayDeque(Collection<? extends E> c) {
        // 根据参数创建一个合适容量的数组
        allocateElements(c.size());
        // 再将集合中的元素全部添加到队列
        addAll(c);
    }
    
    //ArrayDeque 对数组的大小(即队列的容量)有特殊的要求,必须是 2^n。通过 allocateElements方法计算初始容量
    private void allocateElements(int numElements) {
        int initialCapacity = MIN_INITIAL_CAPACITY;
        if (numElements >=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numElements;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1);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2);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4);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8);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16);
            initialCapacity++;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oo many elements, must back off
                initialCapacity >>>= 1;// Good luck allocating 2 ^ 30 elements
        }
        elements = new Object[initialCapacity];
    }
    

    上面这个算法很巧妙,也是这个类里面最有营养的一段了,我们来分析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它是做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根据传入的numElements元素数量,找到一个大于numElements的最小的2的n次方的数

    其次,我们来分析下,为什么经过5次移位已经或运算后能实现这个功能,这里我们也用图来描述下:

    第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步:

    如果我们要找到比这个数大的最小的一个2的幂次方的数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知道,2(n+1)>M>=2n(最高位的1在第n位上),所以我们要得到的数,其实就是2^(n+1)

    其次,我们要知道2n+2(n-1)+…+20=2(n+1)-1

    所以,我们要得到的数,其实就是将M低位全部补1然后+1即可。

    那么如何对低位进行补1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拿着最高位的1对余下的所有位数进行或运算,这样就可以将所有的低位都变成1,之后加1就得到到我们目标数。

    图示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进行一次无符号右移,这次移动的位数是两位,因为此时我们能确保有两个1,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两个1右移两位,与原数中的值进行或运算,经过这样一次次右移以及或运算,最终能确保所有的第位都被用1补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我们有4个1,所以下次我们要移动的位数是4,之后是8,再之后是16,因为int占32位,所有到16后可以确保所有的低位都已经用1补齐,之后加1,就得到我们想要的数了

    字段分析:
    //用数组存储元素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s; // non-private to simplify nested class access
    //头部元素的索引
    transient int head;
    //尾部下一个将要被加入的元素的索引
    transient int tail;
    //最小容量,必须为2的幂次方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IN_INITIAL_CAPACITY = 8;
    
    方法分析:

    这里主要就分析下ArrayDeque对队列接口中一些方法的实现:

    public boolean add(E e) {    addLast(e);    return true;}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return offerLast(e);}
    
    public E remove() {    return removeFirst();}
    
    public E poll() {    return pollFirst();}
    
    public E element() {    return getFirst();}
    
    public E peek() {    return peekFirst();}
    
    1. addLast(E e)
    public void addLast(E e) {
        if (e == null)
            // 如果添加的元素为null,报NP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加入元素
        elements[tail] = e;
        // 代表数组中元素已满
        if ( (tail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 == head)
            doubleCapacity();
    }
    

    要理解上面这段代码,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ArrayDeque底层是一个循环数组,什么是循环数组呢?

    假设我们现在有一个队列,初始容量为8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考虑一种临界情况,就是现在我们的队列还差一个元素就被添加满了,此时的head=0,tail=7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我们我们移除了队首的两个元素,队列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时候,我们再调用add方法添加一个元素,此时tail=8,并且这个条件(tail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 == head是不满足的,也就是不会进行扩容,此时的tail会移动到队首来,也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就是循环数组了,我们可以将它想象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

    接下来我们分析代码:

    if ( (tail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 == head)
            doubleCapacity();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如果数组中的元素满了,就进行双倍扩容。那么为什么(tail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 == head条件成立时就代表队列满了呢?我们可以思考下。

    我们可以这样想,当tail指针跟head指针重合时,队列是不是就满了?head指针指向的是队首的元素,而tail指针指向的是下一个要添加的元素的位置,如果下一个要添加的元素已经要覆盖队首的元素了,队列肯定已经满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tail = (tail + 1) & (elements.length - 1)) == head就代表tail跟head指针重合了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当指针将要重合时,tail+1-head=elements.length,elements.length代表当前数组长度

    稍微解释下:

    第一次扩容时,tail-head应该等于还未扩容时数组的长度,举例:数组长度为8,head=0,tail=7,此时我们往队列末尾添加一个元素,因为此时tail+1=8,tail+1-head=8,满足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此时要进行扩容,扩容后数组长度16

    第二次库容时,tail-head应该等于经过一次扩容后数组的长度,tail-head=16,举例:假设我们一直在往队列末尾添加元素没有移除元素,那么此时数组长度为16,head=0,tail=15,此时我们往队列末尾添加一个元素,此时tail+1=16,tail+1-head=16,满足我们要求,所以进行扩容,扩容后数组长度为32

    我们之前分析过了elements.length一定是2的幂次方的数,用二进制可以表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lements.length - 1可以表示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我们调用addlast方法时,如果需要扩容,tail一定是大于等于length的,那么这个时候tail用二进制的方式表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不难发现,此时将tail的值跟elements.length - 1的值进行与运算,就是将tail的最高位的1置为0,也就是相当于tail=tail-2^n,满足了我们的tail-head=elements.length公式,此时需要扩容。

    实际上这个操作,相当于在对length进行取模运算。

    分析了扩容的触发情况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扩容是怎么实现的

    // 进行双倍扩容
    private void doubleCapacity() {
            assert head == tail;
        // 申明变量p用于保存头指针
            int p = head;
        // n保存当前数组长度
            int n = elements.length;
        // 从头指针到数组末尾元素的个数
            int r = n - p; 
        // 扩容后容量为原来的2倍
            int newCapacity = n << 1;
            if (new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Sorry, deque too big");
            Object[] a = new Object[newCapacity];
        // 第一次拷贝
            System.arraycopy(elements, p, a, 0, r);
        // 第二次拷贝
            System.arraycopy(elements, 0, a, r, p);
            elements = a;
            head = 0;
            tail = n;
        }
    
    

    图解如下:

    1. 假设我们队列当前的状态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创建一个2倍长度的数组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进行复制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将head置为0,tail置为扩容前数组长度

    至此,对于ArrayDeque中的add方法的整个流程我们就分析完了,继续我的方法分析

    1. offerlast

      调用的就是addLast

    2. removeFirst

      public E removeFirst() {    E x = pollFirst();    if (x == null)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x;}
      

      核心就是:

       public E pollFirst() {
              int h = head;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result = (E) elements[h];
              // Element is null if deque empty
              if (result == null)
                  return null;
              elements[h] = null;     // Must null out slot
              head = (h + 1) & (elements.length - 1);
              return result;
          }
      

      上面主要是对头指针的移动,跟尾指针的移动差不多,就不再分析了

    3. 剩下的pollFirst,peekFirst,getFirst都差不多,就不多说了

    另外额外分析一个方法,size()

    public int size() {    return (tail - head) & (elements.length - 1);}
    

    如果让我们来实现计算一个循环数组中元素的个数,可能我们就会直接分两种情况了,一个是head小于tail,另外一种是head大于tail。而jdk中直接采用了位运算的方法,分析下其原理:

    两种情况:

    1. head<tai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ail指针代表的是下一个元素将要添加进来的位置,所以此时数组中只有2,3号位置上有元素,此时数组size=tail-head=2,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tail - head) & (elements.length - 1),这个与运算其实就相当于在对elements.length这个值进行模运算,大家仔细想一下应该不难理解,而此时length肯定是大于tail-head的,所以(tail-head)& (elements.length - 1)=(tail-head)mod(elements.length - 1)=tail-head=2

    1. head>tai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我们需要计数的元素应该是,(0,1,4,5,6,7),也就是非(2,3)的元素

    这里我用颜色标明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已经知道了,(tail - head) & (elements.length - 1)=(tail - head) mod (elements.length)

    当我们对一个负数进行模运算时,我们可以找到它对应的正数的对于elements.length同模数,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https://blog.csdn.net/zl10086111/article/details/80907428

    当tail-head<0时,不难找到它的同模数就算是tail-head+elements.length,也就是说(tail - head) & (elements.length - 1)=(tail - head) mod (elements.length)=(tail-head+elements.length) mod (elements.length),对照上面的图,我们也很容易理解,就是非(2,3)的元素的个数,也就是我们的size属性

    迭代器分析:
     private class Deq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E> {
    
            private int cursor = head;
    
    
            private int fence = tail;
    
    
            private int lastRet = -1;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fence;
            }
    
            public E next() {
                if (cursor == fence)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result = (E) elements[cursor];
     
                if (tail != fence || result == null)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lastRet = cursor;
                cursor = (cursor + 1) & (elements.length - 1);
                return result;
            }
    
            public void remove() {
                if (lastRet < 0)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if (delete(lastRet)) { 
                    cursor = (cursor - 1) & (elements.length - 1);
                    fence = tail;
                }
                lastRet = -1;
            }
    
            public void forEachRemaining(Consumer<? super E> action) {
                Objects.requireNonNull(action);
                Object[] a = elements;
                int m = a.length - 1, f = fence, i = cursor;
                cursor = f;
                while (i != f)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e = (E)a[i];
                    i = (i + 1) & m;
                    if (e == null)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action.accept(e);
                }
            }
        }
    

    其实对于ArrayDeque代码中,最有意思以及最巧妙的就是它的位运算了,迭代器这块就不做过多分析了,留给大家自己思考,有什么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 相关阅读:
    Docker入门
    15个Docker基本命令及用法
    Docker系列
    docker
    Docker 常用命令
    查看用户列表在Linux
    Spring boot Mybatis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 专题
    Spring Boot MyBatis 连接数据库
    Spring Boot MyBatis 通用Mapper插件集成 goo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imzh/p/1285442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