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menode磁盘满引发recover edits文件报错


          前段时间公司hadoop集群宕机,发现是namenode磁盘满了, 清理出部分空间后,重启集群时,重启失败。

    又发现集群Secondary namenode 服务也恰恰坏掉,导致所有的操作log持续写入edits.new 文件,等集群宕机的时候文件大小已经达到了丧心病狂的70G+..重启集群报错 加载edits文件失败。分析加载文件报错原因是磁盘不足导致最后写入的log只写入一半就宕机了。由于log不完整,hadoop再次启动加载edits文件时读取文件报错。由于edits.new 文件过大,存储了好多操作log,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修复。

            尝试删除文件的最后几行,结果还是报错。于是查看源码对edits 文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是二进制格式,首行为版本号,然后是hadoop运行过程中的log记录内容,由操作码 +长度(非必须)+其他项组成。

    edits文件格式分析图

    解决办法

    报错位置在源码中的方法为org.apache.hadoop.hdfs.server.namenode.FSEditLog.loadFSEdits(EditLogInputStream edits)方法中读取文件最后位置时因为缺少部分数据报错, 所以把这部分代码单独拿出来,去掉业务操作部分,只留读取过程,记录异常之前的文件长度len,然后将0到len 这部分的内容复制出来成新的edits文件。启动hadoop集群,成功!

    NameNode启动加载元数据流程

    • NameNode函数里调用FSNamesystemm读取dfs.namenode.name.dir和dfs.namenode.edits.dir构建FSDirectory。

    • FSImage类recoverTransitionRead和saveNameSpace分别实现了元数据的检查、加载、内存合并和元数据的持久化存储。

    • saveNameSpace将元数据写入到磁盘,具体操作步骤:首先将current目录重命名为lastcheckpoint.tmp;然后在创建新的current目录,并保存文件;最后将lastcheckpoint.tmp重命名为privios.checkpoint.

    • checkPoint的过程:Secondary NameNode会通知nameNode产生一个edit log文件edits.new,之后所有的日志操作写入到edits.new文件中。接下来Secondary NameNode会从namenode下载fsimage和edits文件,进行合并产生新的fsimage.ckpt;然后Secondary会将fsimage.ckpt文件上传到namenode。最后namenode会重命名fsimage.ckpt为fsimage,edtis.new为edits;


  • 相关阅读:
    合并多个文件夹里的内容到一起
    查看电脑的计算机名、IP和物理地址
    代码重新生成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ElasticSearch7.3学习(二十二)Text字段排序、Scroll分批查询场景解析
    docker 安装与使用(win10)
    Windows下文件夹映射的实现(将文件夹从一个盘映射到另一个盘)
    SVN 改变文件名的大小写,提交后自动撤销更改
    eslint使用规则+Vscode设置
    mysql杂记使用FEDERATED汇总数据
    jeecgbootvue3学习交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ilidong/p/757124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