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means 聚类 及其python实现


    主要参考   K-means 聚类算法及 python 代码实现    还有  《机器学习实战》 这本书,当然前面那个链接的也是参考这本书,懂原理,会用就行了。

    1、概述

    K-means 算法是集简单和经典于一身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

    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即认为两个对象的距离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

    该算法认为类簇是由距离靠近的对象组成的,因此把得到紧凑且独立的簇作为最终目标。

    说白了就是无监督的聚类,大家都是同一个标注,或者没有标注,然后这一堆数据是一类,那一堆又是一类,你人为的设置好几个类,算法自动帮你分好各个类,只要每个类的样本尽可能的紧凑即可。

    2、核心思想

    通过迭代寻找 k 个类簇的一种划分方案,使得用这 k 个类簇的均值来代表相应各类样本时所得的总体误差最小。

    k 个聚类具有以下特点:各聚类本身尽可能的紧凑,而各聚类之间尽可能的分开。

     k-means 算法的基础是最小误差平方和准则,

    其代价函数是:

        

           式中,μc(i) 表示第 i 个聚类的均值。

    各类簇内的样本越相似,其与该类均值间的误差平方越小,对所有类所得到的误差平方求和,即可验证分为 k 类时,各聚类是否是最优的。

    上式的代价函数无法用解析的方法最小化,只能有迭代的方法。

    3、算法步骤图解

    下图展示了对 n 个样本点进行 K-means 聚类的效果,这里 k 取 2。

     

    4、算法实现步骤

    k-means 算法是将样本聚类成 k 个簇(cluster),其中 k 是用户给定的,其求解过程非常直观简单,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1) 随机选取 k 个聚类质心点

    2) 重复下面过程直到收敛  {

          对于每一个样例 i,计算其应该属于的类:

            

          对于每一个类 j,重新计算该类的质心:

             

      }

       

    其伪代码如下:

    ******************************************************************************

    创建 k 个点作为初始的质心点(随机选择)

    当任意一个点的簇分配结果发生改变时

           对数据集中的每一个数据点

                  对每一个质心

                         计算质心与数据点的距离

                  将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簇

           对每一个簇,计算簇中所有点的均值,并将均值作为质心

    ********************************************************

    5、K-means 聚类算法 python 实战   

    这个就是书上的代码。

    需求:  对给定的数据集进行聚类

    本案例采用二维数据集,共 80 个样本,有 4 个类。  

    $ wc -l testSet.txt;head testSet.txt
    80 testSet.txt
    1.658985 4.285136
    -3.453687 3.424321
    4.838138 -1.151539
    -5.379713 -3.362104
    0.972564 2.924086
    -3.567919 1.531611
    0.450614 -3.302219
    -3.487105 -1.724432
    2.668759 1.594842
    -3.156485 3.191137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Time    : 18-8-8 下午2:17
    # Author  : dahu
    # File    : kmeans2.py
    # Software: PyCharm
    
    #from :  https://www.cnblogs.com/ahu-lichang/p/7161613.html
    import sy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加载数据
    def loadDataSet(fileName):  # 解析文件,按tab分割字段,得到一个浮点数字类型的矩阵
        dataMat = []              # 文件的最后一个字段是类别标签
        fr = open(fileName)
        for line in fr.readlines():
            curLine = line.strip().split('	')
            fltLine = map(float, curLine)    # 将每个元素转成float类型
            dataMat.append(fltLine)
        return dataMat
    
    # 计算欧几里得距离
    def distEclud(vecA, vecB):
        return sqrt(sum(power(vecA - vecB, 2))) # 求两个向量之间的距离
    
    # 构建聚簇中心,取k个(此例中k=4)随机质心
    def randCent(dataSet, k):
        n = shape(dataSet)[1]
        centroids = mat(zeros((k,n)))   # 每个质心有n个坐标值,总共要k个质心
        for j in range(n):
            minJ = min(dataSet[:,j])
            maxJ = max(dataSet[:,j])
            rangeJ = float(maxJ - minJ)
            centroids[:,j] = minJ + rangeJ * random.rand(k, 1)
        return centroids
    
    # k-means 聚类算法
    def kMeans(dataSet, k, distMeans =distEclud, createCent = randCent):
        '''
        :param dataSet:  没有lable的数据集  (本例中是二维数据)
        :param k:  分为几个簇
        :param distMeans:    计算距离的函数
        :param createCent:   获取k个随机质心的函数
        :return: centroids: 最终确定的 k个 质心
                clusterAssment:  该样本属于哪类  及  到该类质心距离
        '''
        m = shape(dataSet)[0]   #m=80,样本数量
        clusterAssment = mat(zeros((m,2)))
        # clusterAssment第一列存放该数据所属的中心点,第二列是该数据到中心点的距离,
        centroids = createCent(dataSet, k)
        clusterChanged = True   # 用来判断聚类是否已经收敛
        while clusterChanged:
            clusterChanged = False;
            for i in range(m):  # 把每一个数据点划分到离它最近的中心点
                minDist = inf; minIndex = -1;
                for j in range(k):
                    distJI = distMeans(centroids[j,:], dataSet[i,:])
                    if distJI < minDist:
                        minDist = distJI; minIndex = j  # 如果第i个数据点到第j个中心点更近,则将i归属为j
                if clusterAssment[i,0] != minIndex:
                    clusterChanged = True  # 如果分配发生变化,则需要继续迭代
                clusterAssment[i,:] = minIndex,minDist**2   # 并将第i个数据点的分配情况存入字典
            # print centroids
            for cent in range(k):   # 重新计算中心点
                ptsInClust = dataSet[nonzero(clusterAssment[:,0].A == cent)[0]]   # 去第一列等于cent的所有列
                centroids[cent,:] = mean(ptsInClust, axis = 0)  # 算出这些数据的中心点
        return centroids, clusterAssment
    # --------------------测试----------------------------------------------------
    # 用测试数据及测试kmeans算法
    if __name__ == '__main__':
        datMat = mat(loadDataSet('testSet.txt'))
        # print min(datMat[:,0])
        # print max(datMat[:,1])
        # print randCent(datMat,4)
        myCentroids,clustAssing = kMeans(datMat,4)
        print myCentroids
        # print clustAssing,len(clustAssing)
    
        plt.figure(1)
        x=array(datMat[:,0]).ravel()
        y=array(datMat[:,1]).ravel()
        plt.scatter(x,y, marker='o')
        xcent=array(myCentroids[:,0]).ravel()
        ycent=array(myCentroids[:,1]).ravel()
        plt.scatter( xcent, ycent, marker='x', color='r', s=50)
        plt.show()

    运行结果:

    代码不是特别的难,看下都可以看得明白,发现都有点不会numpy的操作了,里面有一些是基于numpy的 布尔型数组操作 ,要补一补。   第 04 章 NumPy 基础:数组和矢量计算

    简单说下各个函数的作用:

    loadDataSet :加载数据的
    distEclud : 计算距离的,注释说是计算欧几里德距离,其实就是计算  每个样本 到 每个聚类质心的距离,这是用来确定质心坐标的。
    kMeans : 主函数了,实现了kmeans 算法

    注释已经比较详细了,就不再细说了。 书上后面还有一个对kmeans优化的地方,这里就不介绍了。
  • 相关阅读:
    slz关于Date类
    slzJDK1.8的环境变量配置
    slz关于下载Eclipse(绿色版,无需安装)及参数的设置
    slzjdk1.8安装包的下载
    slzTomcat9.0的下载(绿色版,无需安装)及环境变量的配置
    第一个dp51程序实现拉幕效果
    tsql中的sleepwaitfor
    删除WorkSheet时不提示对话框 WorkSheet.Delete
    如何写标准的连接字符串
    如何在Foxpro中调用Win32 api函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hu-daqing/p/945572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