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用户数、并发用户数与在线用户数的区别及计算


     假设有一个OA系统,该系统有2000个使用用户——这就是说,可能使用该OA系统的用户总数是2000名,这个概念就是“系统用户数”,该系统有一个“ 在线统计”功能(系统用一个全局变量记数所有已登录的用户),从在线统计功能中可以得到,最高峰时有500人在线(这个500就是一般所说的“同时在线人数”),那么,系统的并发用户数是多少呢?
      根据我们对业务并发用户数的定义,这500就是整个系统使用时最大的业务并发用户数。当然,500这个数值只是表明在最高峰时刻有500个用户登录了系统,并不表示实际服务器承受的压力。因为服务器承受的压力还与具体的用户访问模式相关。例如,在这500个“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中,考察某一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上,假设其中40%的用户在较有兴致地看系统公告(注意:“看”这个动作是不会对服务端产生任何负担的),20%的用户在填写复杂的表格(对用户填写的表格来说,只有在“提交”的时刻才会向服务端发送请求,填写过程是不对服务端构成压力的),20%部分用户在发呆(也就是什么也没有做),剩下的 20%用户在不停地从一个页面跳转到另一个页面——在这种场景下,可以说,只有20%的用户真正对服务器构成了压力。因此,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服务器实际承受的压力不只取决于业务并发用户数,还取决于用户的业务场景。
      在实际的性能测试工作中,测试人员一般比较关心的是业务并发用户数,也就是从业务角度关注究竟应该设置多少个并发数比较合理,因此,在后面的讨论中,也是主要针对业务并发用户数进行讨论,而且,为了方便,直接将业务并发用户数称为并发用户数。
      (1) 计算平均的并发用户数: C = nL/T
      (2) 并发用户数峰值: C’ ≈ C+3根号C
      公式(1)中,C是平均的并发用户数;n是login session的数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指考察的时间段长度。
      公式(2)则给出了并发用户数峰值的计算方式中,其中,C’指并发用户数的峰值,C就是公式(1)中得到的平均的并发用户数。该公式的得出是假设用户的login session产生符合泊松分布而估算得到的。
      实例:
      假设有一个OA系统,该系统有3000个用户,平均每天大约有400个用户要访问该系统,对一个典型用户来说,一天之内用户从登录到退出该系统的平均时间为4小时,在一天的时间内,用户只在8小时内使用该系统。
      则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到:
      C = 400*4/8 = 200
      C’≈200+3*根号200 = 242

  • 相关阅读:
    Adobe Acrobat XI pro v11.0.10中文版
    微软Office 2019 批量授权版21年04月更新版【福利】
    如何在PS里把证件照调正
    PS2020如何把图片中模糊不清的文字变清晰
    Office有效序列号大全
    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11正式版【附激活文件】
    处理v-html的潜在XSS风险
    for 和 forEach 使用return,是跳出当前的循环,还是整个循环
    VUE防止多次点击,重复请求
    vue 分页插件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uihongyu3503319/p/269620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