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多维宇宙的理解(时间、空间、超越光速,空间时间旅行)


    零维世界是一个点(为了符合目前我们三维世界的概念,只能叫零维空间了)

    一维世界是条线

    二维世界是个面

    三维世界是个空间

    四维世界是每个时间点上的多个空间

    五维世界是多个时间点上的多个空间

    ………….

    按现实世界的电影和动画片看,是由帧组成的(就是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假定所有维度都是由帧组成的

    一维世界看零维,零维世界是静止的,每帧是个点

    二维世界看一维,一维世界是静止的,每帧是条线

    三维世界看二维(注意,这是我们人类的视觉),二维世界是静止的,是由每个面组成的,在一起组成电影

    四维世界看三维,三维世界是静止的,每帧是静止的三维空间

    五维世界看四维,四维世界是静止的,每帧是静止的一个时间上的多个三维空间

    多维度(平行世界)

     

    在这里,为什么人们总不能理解这个概念,那就是根深蒂固的时间观念,人认为时间是变化的,时间的概念,对于三维世界的人类来说是正确地,但是对维度来说,他是错误的,对维度来说,时间是不变的,他只不过是一个线,时间是我们人类总结的超过我们世界一个维度的点组成的线,我们用时间来区别三维空间的每个帧。时间本身并不属于三维世界,世界是在时间维度上不断演变的状态。至于为什么没有出现更高维度的总结(除了学术研究上的),至少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更高维度的概念,看起来,人类存在不可能感受到超过自身2个维度的概念,并且向低维度的感知我们也只能感受到面、线、点,目前来说人类存在也只能感受到低于自己3个维度的概念。

    那么总结一下这个假设

    人类存在只能感知到高于自己1个维度,和低于自己3个维度

    如果,把我们人类自身存在命名为 “活着”的概念的话,那么处在四维看我们三维显然是静止的画面,那么假定每维存在都是“活着”,那么显而易见,不同维度是无法感知对方“活着”的。

    如果想完全的感知自己的世界,我们发现,只有我们跳出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跳到更高一级的维度,那么我们才能看清所有,进而可以创造低维度世界(比如创造电影),而成为低维度的“神”,但是此时,低维度的存在将对你毫无意义,是静止的,你是感觉不到的。

     

    记得看过英国一个科幻电影好像叫无限的未知,其中有个情节印象非常深刻,当人和光同在时(对任何惯性系,人的速度都是光速,见相对论),那么他看什么都是静止的,其实就是人这时的状态已经超越了维度,到达了更高一级的纬度

     

     

    如果把自己看作是低维世界的神,那么我们创造世界只不过是画了几幅画,如果我们要毁灭一个世界,那也不过是把这几幅画烧了,撕了而已,那么高维世界的存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神。

     

    由此而演变而来的高维假想概念,(也可以把低维算进去,叫维度假想概念)

    盖亚理论:认为宇宙是个有生命的整体,所有规律都是生命规律,当然人类也一样,自身也是个世界

    庄周梦蝶:中国传说中唯心的祖宗,可是理论升华以后,可以说是两个维度的接触

     

    总的来说,唯物和唯心已经不必要区分了,因为人类目前的认知实在是太可笑,不配说他们那个对错,而且最有可能的是,他们是一回事。

     

    题外话

    最近,刚怀旧了一下神作异度装甲

    其中有两个概念, 高维波动和事象变移机关。

    游戏中的概念,宇宙一切存在,只不过是高维存在的波动,而这些波动会无限的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因为高维存在并不知道低维想要发生什么,但是因为高维存在被低维存在影响着,所以就会无限驱近于低维存在想要发生的结果,所以产生了机会能无限驱近于确定未来的能力。

    高维波动:其实就是高维存在的动作

    事象变移机关:高维波动的动作影响着下一帧画面的结果

    实际和庄周梦蝶的观点是一样的,就是这个宇宙只不过是波动存在的一场梦

    这也和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不谋而合,宏观世界是微观世界组成的,而微观的粒子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所有的现象都是粒子存在的概率所决定的,宏观世界体现的就是微观粒子概率大的体现,也就是说,如果能影响微观粒子的概率,那么就能影响事物走向,确定未来。高维波动这个理论,很可能就是作者通过量子力学得来的。

     

    波动是宇宙中最本质的形式,因为它是光的运动形式,所以微小的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宏观物体也存在波动性,只是很微小,所以忽略)。
    这个世界并不是人类所看到的那样,人类看到的世界是宏观、连续的世界,而微观世界则不同,它是不连续的,世界是量子化的,物质运动是有概率的,因为物质的量太大,所以形成了一定分布(统计学),这些分布是连续的,而单一的物质会随机地出现在任一位置。光也是一种概率波(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
    本作讲的波动存在在高维空间波动,能量与质量只是高维度空间波动在三维空间上的投影。很有研究价值,因为它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有相似之处(一种完美的等效),本人的个人观点(个人理解有限,不对的地方大家要及时纠正)是宇宙是纯几何宇宙,一些力的特殊现象,只是因为质量使空间产生了塌缩。可以这样想象,大家看到的地球围绕太阳转,只是在我们的参照系里看到是这个结果,而真是的情况是太阳和地球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即宇宙中的运动形式只有直线运动),没有力的存在,之所以人类看到了力的存在,是因为空间发生了塌缩,就如同照哈哈镜一样,我们认为的曲线真是情况可能是直线。想象太阳周围的空间是个正方体,但由于质量的原因,使正方体的每个面都向里凹陷(即顶点塌缩的程度小于面上点的程度),地球和太阳相对静止一起向前运动,只是太阳在自转中,这个正方体(太阳周围的空间)在随着太阳转动而旋转。我们换一个参考系(以光为标准,光这里认为沿着塌缩空间里的直线传播,实际是曲线,而且这个曲线的弧度是与空间的形状边缘的弧度是一致的。),由于我们看物体是根据光,而此时光也随着空间而塌缩,所以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地球围绕太阳作环绕运动(这个需要仔细想,很抽象,不过相信大家会想明白)。这样这个世界的力就是真实情况的一种影射。但是游戏还提到了物质也是影射,这个完全有可能,空间的密集程度可以抽象成物质的密集程度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宇宙就是纯几何意义上的宇宙了。

     

     

    我们存在的世界是四维空间

    牛顿力学在三维空间有效(宏观低速,不考虑时间,绝对时空观)

    相对论在四维空间有效,并且相对论兼容牛顿力学

    相对论在五维空间应该还是错误的

    一辆火车相对于你是0。5倍光速前进

    而一个人在火车上也是相对于火车0。5倍光速前进

    相对于你的速度并不是一倍光速(光速在我们的空间不能被超越)

    有个公式 忘了

    可以这么假设 ,高维空间有一帮人在看电影
    他们放电影的速度设定在光速
    我们不可能超越它
    这个电影就是我们时空

     

    人类所看到的是光对空间的投影 
    但光却是扭曲的所以我们看到的也是扭曲后的空间  
    物质也是一种投影是完全可能的 
    时间是人类对空间的抽象时间就是空间质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现方式质量就是能量 

     

    总结出目前自己学到的一部分哲学的世界观(这里没有说自然科学的世界观),相信世界观哲学在科学之前。

    可能很乱,但是还要继续活着,感悟世界。

     

    ---------------------2014-08-11时间线------------------

     

    光的是实质的,整个宇宙在惯性系的投影,也就是宇宙的影子,因为宇宙外观我们直接观测到的只有光,宇宙的影子。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影子不一定是宇宙的真实形状,或者说肯定不是宇宙的真实形状(可以想象人在太阳的影子),所以我们要了解宇宙真实面貌其他方式的观测必不可少,比如红移,热量等等。

     

    然后考虑到观测到光的弯曲现象,不是光弯曲了,而是空间弯曲了(其实谁都没弯曲,是投影和真实形状不一样导致),如果宇宙是一个球,那么他的投影如果是一个正方体,那么光在球面上、运动才是直线,但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影子是个方,所以说我们看到光貌似弯曲了。其实是投影。

      

    在数学上可以把宇宙看作是一个存几何的宇宙,把宇宙看作一个方,投影看作是一个球。

     

    能量和质量是一回事,所以宇宙组成其实就是能量,惯性空间也就是能量的投影。

     

    我们可以把真正的宇宙看作是四维空间,而我们生活在宇宙的投影三位空间中。简单一些,不要在一起考虑,就只想我们生活在影子空间里,这里唯一的联系就是光。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考虑一下,如果再想一下光速的问题。如果我们相对于我们的惯性系超过了光速,也就是说我们超过了投影的速度,那么最有可能的是我们会达到四维的真正空间,当然因为我们自己都无法投影了,所以在这个宇宙的影子里,你的影子就不存在了,所以,也就消失在这个影子里了。

     

    说一下空间旅行,如果宇宙是个拳头大的物体,大家也不要奇怪,只不过是投影出大空间而已,所以如果我们如果能上升到四维空间,然后再进入到三位投影,那么这就存在三位投影瞬移的可能。

     

    再说一下时间就是空间,其实时间是个空间变化的标准而已,真正存在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或者可以这么说时间是空间变化的速度,为什么说时间的速度是光速,对宇宙投影的东西是光,所以空间投影的速度=光速,所以就说说时间的速度=光速,如果超过此惯性系的光速,那么应该是完全可以返回上次投影,这就是所谓的回到过去,也就是上次投影。

      

    如果感觉抽象,可以考虑看电影,是一帧一帧组成的,一帧就是一个空间换帧速度就是光速,如果超过了换帧速度,就可以到上一帧。

     

    至于到未来,其实问题是宇宙未来存在吗,或者我们傲慢的认为,我是宇宙投影最后存在的影子,那么就是在我们投影之后没有新的投影,如果我们不是最后的投影,那么当然理论上可以到我们以后的投影去,也就是到未来。

     

    不过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如果即存在过去的影子,也存在未来的影子,那么这两头在那?(别说宇宙大爆炸,那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

     

    我们上古先贤们把宇宙总结成一个圈,其实是最有道理的,无始无终,卖比乌斯的宇宙,一切都是卖比乌斯之环。

    结束语:别忘了我们也是投影。

    -----------------------------------------------------------------------------2014-08-12时间线

    我们再形象一点考虑,假如宇宙是个球,球后面有一个光源照着宇宙,那么宇宙的影子就是以光速在前进,假设我们在影子中间的空间生活,和影子一起以光速向前进发,这就是目前的状态,也就是说是目前以光为基础的惯性系世界,目前我们和光的影子是相对静止状态。然后,我们向前相对于影子超过光速跑就可以追上前面的影子,也就是到了未来,向后超过光速跑就是跑到了以前的影子中,也就是回到过去,如果不动就是和这个影子一起相对静止所以和这个光一起变化,如果恰好是光速,也是是和影子速度一样,那么就是时间静止。然后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相对于目前惯性系速度越快时间越慢的问题,因为速度越快,你追影子的速度就越快,影子变换在你身上就越慢,不过这都是相对的。比如你能活100岁,如果你到达了光速你相对于你自己还是能活100岁,但是你相对于正常状态下的人就是永恒了。这就是相对论的概念。

    速度越快时间越慢其实是相对于速度慢的人或物你的时间慢了,但是相对于你自己或者和你同速的人或物,你的时间是正常的。

    目前人类是以地球上的惯性系为标准惯性系作为参照物。

    说了半天说到了相对论,看来考虑时间和空间就脱离不了相对论,相对论也就是所有状态都是相对的,脱离了参照系物体状态就没有意义。

    举个例子,首先作为参照系假设为静止,或匀速运动。

    人1相对于人2光速运动,那么其实人2相对于人1也是光速运动,如果以人1为参照系,那么人2就是永恒的,即使人1活到1000岁,对于人1来说人2也是一秒都没过,反之以人2为参照系原理是一样的,也就是在人2这个参照系看人2活1000年人1也是1秒没过。

    再说一下目前人类的各种时间空间的普通理论解释其实是以目前人类正常生活空间为参照系的,所以说宇宙飞船上的时间和地球上不同步,变慢了,是相对于地球本身为参考系。

    -----------------------------------------------------------------------------2014-08-20时间线

      改变过去或者未来的问题,难道被改变后产生新的影子? 或者按照影子理论,改变一个影子,前后的影子也可以完全没影响。也就是每个投影都是独立的。就像你毁掉了电影的一截胶片,对其他胶片完全没有影响。
      E=MC^2,其实就是能量是光对质量在惯性系(三维空间)的投影。 顺便说一下,一维是mc,二维是m(c+c)。

    -----------------------------------------------------------------------------2014-10-07时间线

    光速不是不可以超越,他的定义是在我们的宇宙中不可超越,换句话说,超越了光速就不属于这个宇宙了,超越了我们的宇宙,超越了光速在我们的宇宙就没有意义,不属于这个宇宙常量的范围之内了,比如如果能量大于整个宇宙的能量,那么在这个宇宙就没有意义了,或者是更高层次的定义了。

    如果每个黑洞就是个宇宙,我们的宇宙应该也在一个黑洞中,整个世界就是黑洞套黑洞,哈哈。

    承认自己无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懂装懂。

    承认自己不知道,然后知道他。

  • 相关阅读:
    转贴:.net中using的几种用途
    codebehind的优先权大于codeinline
    access的存储过程
    11.26笔记
    vs2005中的快捷键总结
    关于填充datagrid
    猫叫了,所有老鼠开始逃跑经典面试题
    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讲解)
    在中文VS2008中安装ASP.NET MVC框架
    测试驱动开发全功略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uihongyu3503319/p/169338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