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演讲实录


     
    2012柳冠中:作为协调“关系”的设计思维方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和交流委员会主任;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设计工程硕士领域组组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所长;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1984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奠定了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教学体系,已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

    制造?什么制?什么是造?
     
    手机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交互的本质是什么?
     
    交互设计从来都有。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
     
    设计师要拿出你的设计来为人服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故事”更顺畅,更有趣,更合理,更有意义。
     
    设计不是一种技巧,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要让人的工作生活更更加的健康,这才是我们的方向。
     
    “工业设计”的本质: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
     
    创造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出路不仅在于发明新技术,新工具,而在于善用新技术,带来人类视野和能力维度的改变,以调整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开发我们的思想,提出新的观念,理论。
    要有人搞规划交互设计,要顶层思考。人和人的交互,人和不同人群,跟社会的交互,往往规定不了。那么就得学会从这里去观察、概括、提炼、总结。因为他在不断的生成。
     
    “交互”也属于一种复杂的“社会形态”,当然也具有“生成”的属性。这一类”形态“是无法从已知的美术、图案、结构、变化来解释的形态。“交互设计”应探索基于复杂的社会学这一新的角度来解释和创造,即遵循“社会形态生成”的规律,而不应只尾随技术。比如“用户眼动仪跟踪”。
     
    社会服务的形态生成。
    形:物理特征:三维物。形状、尺寸、比例、材质、结构等等
    态:心理反馈:四维型。能体现你的感觉、认知、情感。
    势:人文特征:多维交互生成的。关系,反馈,协调,互生,包容等。
    “形”是在“物理力”的作用下生成的。“态”是“形”在心理中的反映。解决一个交互的问题。设计师的责任就是引导他。“势”是在“社会人机关系”中生成的。大家想我们社会中有多少不合理的现象,多少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做交互的不研究这个,光研究技巧怎么行。
     
    难道我们只在屏幕上交互,所以交互绝不仅仅发生在平面上。生活中存在大量交互。
     
    “交互生成型”的社会设计研究将是未来设计的立足之本,否则,设计只是“商业和技术”的尾巴。设计应是人类的未来不被毁灭,除科学和艺术之外的“第三种智慧和能力”。
     
    理科——发现并解释真理,
    工科——解构,建构的技术
    文科——是非与道德的判断
    艺术——品鉴自然、人生、社会的途径
    设计——整合了上述所有因素,去创造人类更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
     
    超以象外,得其园中。Beyond the From,Take the Hub.
    我关注的是这个东西之外的东西,不是这个物,而是这个事,我们才有可能转型。
     
    2012辛向阳:交互设计和组织创新
     
    会议顾问,IxDC副主任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现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本科,2000年获美国西弗吉 尼亚大学,双专业(平面设计、油画)艺术学士;艺术史副学士,2002年获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交互设计硕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哲学 博士学位,现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交互设计怎么样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的转变?
    Objects  > Behaviors
    Function > Experiences
    Products > Services
    它是从一个物到行为的设计,从功能到体验的设计,从产品到服务的设计。
     
    产品,他的属性中有哪些东西可以被定义。哪些东西改变后获得另外一个交互的概念。
    从这个人,行为所使用的工具,他的场景,他的目的,从这5个方面定义交互的概念。任何一个交互需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描述就是是目的。
    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他做这件事情的过程Action是怎样的?谁来参与这件事情,用哪些工具,在什么场景下?
     
    John Heskett 组织有3个最基本的功能:整体的规划。到一个执行层面。到最后去执行这个任务。
     
    规划和目的有直接的关系。People、Context环境,最后在Implementation(实现)层面有什么样的手段和行为?
     
    例twitter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媒体发布的根本目的不一样。由谁来参与不一样。以前是政府发布,现在是社会老百姓参与这个问题,这个改变了交互这个非常重要的由谁参与这件事情。
     
    现代管理学之父Taylor写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书《Frederick Winslow》就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那就是:知道你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用最简单廉价的方式做事情。
     
    在Taylor之后有另一位德国的社会学家,也是taylor的追随者,他对管理领域的几个基本要求有几个概念归纳了一下。他的控制、精确性、稳定性、执行力度和整合的可靠性。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所有复杂的事情能够用非常简单的手段,去规范的执行,在全球各个不同的地方统一执行。
     
    Taylor思想的背景,这是20世纪初期的东西,20世纪初1890年,或者是19世纪末。美国的平均私营企业的规模是4个员工。很快,10年20年后,美国企业的规模达到了几千万人。他预知到很快这个企业的规模会急剧地膨胀,生产急剧扩大,这个时候4个员工的模式,一个领导天天跟下面的员工见面,这个时期已经不会再出现了。他需要更加科学化的管理,更加流程化的管理,来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学中,市场越大,我们的规模越大,那么赚到的钱会越多。但是市场经济学种有一个非常独立的地方,他有一个叫diminishing returns。这个利润总是在不断的降低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市场经济学的这个理念下面,这个价格是有供需关系来确定的,只要还赚钱就一定还会有人进入这个领域,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还在赚钱的领域的时候,这个Supply 供就增加了。供增加后,价格自然就会下降。一直下降到供需关系基本平衡到没有利润了,再有更多的人进来就赔钱的状况下。这就是所谓市场经济学种的diminishing return的概念。
     
    奥地利学派,在市场经济亚当斯密的时代提到了价格它很少提到价值。价值和价格是2回事。那价值这个东西。奥利奥学派:价值是由对消费者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决定的。所以后来出现了知识形经济,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它叫“SLIM Concept”,市场经济学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价格怎么定位。
     
    组织创新,理念改变。
     
    大学的根本问题,1、学术。范畴,方法,价值观。
    定义产品和服务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产品是什么东西?人和人是交互,人和狗也是交互,这里面的各种交互到底互相之间有什么样的共通属性,有没有一些能够找到哲学方面的普遍规律的一些东西。
    功能属性、体验属性
    物理属性、人文属性
    静态属性、动态属性
    外在属性、内在属性
    主要属性、从属属性
    短期属性、长期属性
    ……
    属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没去梳理,怎么梳理呢?
     
     
     
    郭宇: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 
     
                           创新服务
    产品策略—————|—————公司策略
                           标准服务
     
    无知无能——>有知无能——>有知有能——>无知有能
     
    激情——>风险——>设计研发市场(技能)
     
    1、没有一个商业计划书,是在遇到第一个用户之前完全正确的。
    2、一定要走出办公室,要从产品导向转向用户导向,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没有用户的产品上。
     
    用户,比如百度,1、搜索者。2、广告主。3、第三方网站。
    渠道,价值,关键行为,合作伙伴,成本营收?
     
    数商业罗盘《Blue OCEAN STRATEGY》
     
    学习—(设想)—研发—(产品)—验证——(数据)——再 学习 循环
     
    互联网本质是做服务的。
     
     
    白鸦:整体的体验
     
    内部问题,外部问题。所有的东西,如果你的业务要做好,是内部和外部协调的结果。好,就是我们最后去追求的梯形曲线。
     
    我们看业务的增长曲线,经常会看到2种曲线,一种是M型曲线。M型是你的营销做的非常好,但是你的体验很烂,你的产品很烂。一旦你用营销把你的产品推上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业务在增长,然后你不在去推,不在去营销的时候,你的业务一下就下来了。
     
    还有一种是理想主义者。以我们这种做体验做设计出身的屌丝为主的人群,我们认为我们只要做了好的体验,我们的产品就可以好,我们的业务就可以自然增长。最后你会发现你的业务在缓慢地慢慢地自然增长,等你花了半年,你终于证明你的设想,你的理念是正确的时候,腾讯做了个一模一样的…..
     
    所以我们不得不追求一个梯形的曲线,首先你的体验要好,你的基础要好,你的基础好可以保持他自然增长;然后你的营销要好,你的运营要好,它才有更强的推动力。
     
    这才是好的结果。
     
    总结
    1、做业务要追求梯形曲线
    2、你的把柄,握在别人手上。
     
    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环节,所有的设计师,所有做产品的人,所有做研发的人,我们所有做运营的人,不管在内部还是在外部,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我们要做多个环节,我们要去协调,我们要协调非常非常多的环节,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又发现另外一种很奇特的现象,需求变了……
     
    你要学会沟通和团队协作。
    ——来自老板的温馨提示
     
    我们到底是在为老板设计,还是在为用户设计,还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
     
    如何梦想和团队的做梦相结合?
     
     
    刘超:简单可依赖的设计 
    百度在做什么呢?
    1、提升搜索效率
    2、丰富搜索内容
     
    百度的用户体验包含什么?
    可用性<易用性<爱用性
     
    什么是互联网产品的功能注意设计?
    追去效率拒绝无意义的形式感
     
    产品设计的先后顺序
    产品方向(差异化)——产品功能/节奏——交互设计——图形设计
    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对与错的验证。
     
    1、什么叫产品方向(差异化)?
    1-1、对公司:有利益(对核心价值有促进)
    1-2、对用户、有需求
    1-3、对竞争、有优势
    1-4、对生态、利益均衡/可持续
     
    产品方向决定产品功能!一定要砍掉反方向的功能。
     
    左梓佑:设计之缅怀过去还是迈步向前
    谁是你的用户?
     
    成功,生活化,生活化要包含高富帅和屌丝,要不然就分开做。
     
     
    林敏:体验之困-泡沫上的华彩 
    用户体验=好用+好看
     
     
  • 相关阅读:
    基于s5pv210的uboot总结
    QQ群笔记
    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
    设计模式----设计原则
    JUnit单元测试--小试牛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sn0721/p/311811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