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315马军 2017-2018-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第3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这个星期教材学习内容为第三章,学习了关于赋值和地址的区别,也就是别名的内容,学习了String,Random,Math类下的一些命令,格式化输出中着重学习了限制小数位数的输出方法。个人印象最深的是随机数的限制的范围的方法,以及实际数值范围为输入范围-1这种设定。在课后的作业中,我选用了一个在网上找到的一个不同于教材例题的限制随机数范围的方式,对这一部分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 对于教材中别名内容下第二个string赋值的name值不一样不理解。
- 解决方案:反复看教材,理解了赋值语句与赋地址的区别,第二个粒子中虽然把name1的值赋给了name2,但是他们不在一个地址,他们是指向一个对象的不同变量所以并不想同
- 问题2: 对于程序3.1中打印字符串3到30位置上的文本的显示结果不理解,从文本看来只有十几个字的位置
- 解决方案: 老师上课时提到了空格也算作字符串的内容位置。明白了显示结果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PP3.1中赋值name 习惯性的用了int,导致编译错误
- 解决方案:通过编译时显示的错误提示,修改了赋值类型,改为了String,这个错误使我对不同对象类型的赋值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 问题2:思考不严谨,对于PP3.3中第一组数字不能出现8或9的要求理所当然在随机数范围内设定了上限778,结果出现了8,9等数字.
- 解决方案: 通过结果我明白了这样设置是错误的,比如189这个数字就在范围内无法规避,最后我采取了逐个随机数组合的方式编写了这个程序。
代码托管
https://git.oschina.net/pdds2017/MJ20162315-JavaFoundation2nd
上周考试错题总结
- System.out.println(52+25+””);的结果是(77)我答出的答案是5225,这与书上的题目不同52,25没有引号不是独立的字符串,而是两个数值相加。 对教材的要更多的去理解,而不是死记结果。
- Java中的字符‘a’的长度是(2)个字节。 a上加了单引号,它此时不是一个普通的字母而是作为一个字符串储存在计算机里,将占有两个字节。
其他
这个星期教材的内容让我感觉到有点吃力,花了很长时间去读和理解,尤其是给出的例程序。这次的课后作业的3.1我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了很多的命令,但是在这种靠自己去感受的学习方式中,我对我做过的事情,写过的代码有了更深的理解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
第一周 | 150/200 | 1/2 | 4/10 | |
第二周 | 300/400 | 3/4 | 14/20 | |
第三周 | 700/800 | 4 /6 | 28/30 |
尝试一下记录「计划学习时间」和「实际学习时间」,到期末看看能不能改进自己的计划能力。这个工作学习中很重要,也很有用。
耗时估计的公式
:Y=X+X/N ,Y=X-X/N,训练次数多了,X、Y就接近了。
-
计划学习时间:10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14小时
-
改进情况:
(有空多看看现代软件工程 课件
软件工程师能力自我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