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对作业一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班级的链接
    队员1 211706197
    队员2 211706161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作业要求的链接
    这个作业的目标 结对合作,收集数据
    作业正文 如下
    其他参考文献

    结对项目——第一次作业

            2020,疫情当前,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这几天,大中小学,全国大规模的使用在线授课方式。仅就高校而言,不同平台,不同方式,爱课程、中国MOOC、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QQ群、B站、云班课、雨课堂、大学平台自建课程、在线慕课、直播、录播、讨论、作业、辅助平台……,许许多多,不一而足。你们身处停课不停学的第一线,是直接的受众和最大群体的用户,感受也一定最直接最真切。你们虽然身处家中,但却脉动时代。这么多五花八门的在线平台,这么多纷繁复杂的授课方式,这么多天南地北的同学,究竟大家使用情况如何?学的如何?体会如何?效果如何?现在,有个客户,很希望能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记录和呈现这场教育的变革,为下一步的继续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客户将用招标的方式,来实现这个想法。作为大数据综合实验班或计算机大数据方向的你们,快来接单这笔生意吧。我们将分三个阶段完成本次投标任务,分别是:数据采集、原型设计、原型实现。

    一、简单介绍

    • 我的学号:211706197
    • 标签:宅、小动物、小说
    • 小伙伴学号:211706161
    • 标签:爱画画、巨宅、怕狗怕仓鼠

    二、采集的数据

    由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展开网络授课,下面来分析一下网络授课的一些数据
    此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计算机工程系2017级的100份问卷,感谢这些同学的帮助。

    参与对象分析:


    100份问卷来自2017级5个专业,其中约80%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00份问卷中,男女比例为3:1

    三个方面分析数据

    1.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课堂吸收率情况

    先看看同学们对于知识吸收率的反映

    2~4 -- 17%
    5~8 -- 75%
    9~10 -- 8%

    75%的同学分布在5~8之间,其中认为自己吸收了6(60%)知识的学生最多

    (1)学生自身因素
        ①.在课后会花多少时间预习或完成作业

     课后花1小时以内小时预习或完成的同学占了20%
     课后花1~2小时预习或完成的同学占了45% 
     课后花2~4小时预习或完成的同学占了28%
     即花费1~4小时预习或完成的同学占了73%
     课后花4小时以上小时预习或完成的同学占了7%
    
     由此可见,课后只花不到1小时预习或完成作业,对知识的吸收在2~4之间,
     在课后花费1~4小时预习或完成作业,对知识的吸收在5~8之间,
     能够花4小时以上预习或完成作业,对知识的吸收率极大可能达到9~10

        ②.在线学习过程中是否会做笔记

     80%的同学在网络上课中有做笔记的行为,其中偶尔做笔记的同学占比最多
     由此可见,是否做笔记与知识的吸收率也有较大的关系

        ③在线学习时的状态

     网络授课中只有75%的同学都能够做到坐着上课,可以对应对知识吸收率达到5~8区间的同学们。
     因网络授课相比传统授课要更加自由,除了趴着上课外,躺着上课的情况随着出现,且比例高达约20%,

    (2)教师或其他因素
        ①在线学习完成作业与在校学习完成作业的难度比较

     认为在线上完成学习更困难的同学略多于认为在线下完成作业更困难的同学。

        ②老师在网络授课时是否按照正常上下课时间进行教学

     传统授课上下课时间分明,83%的同学认为在网络授课中教师有做到这一点,但也有17%的同学否认了这点。
     (还是希望老师都能按时上下课,持续上课会更加容易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③老师网络授课的教学速度

     76%的同学认为老师网络授课的教学进度适中(知识吸收率在5~8区间的同学),
     8%的同学反映过慢(知识吸收率达到9~10的同学们),
     还有16%的同学反应过快(知识吸收率在2~4区间的同学们)

        ④在线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不足:

     各平台卡顿和无法集中注意力是同学们进行网络授课的两大难题。
    小结:
    分析所示,同学们对知识的吸收率,与课外预习或完成作业时间、课堂做笔记的情况及课堂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对老师网络授课的教学速度的看法也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3)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
    老师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发布的任务:

    总的来说,老师们采用了很多的方式来促使学生们自主学习。

    2.满意度

    首先先看一下这100位同学对网络授课的满意度情况:

    按照百分制,大部分同学对网络授课的满意度在60%以上。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①学习使用的设备:

     网络授课需借用电子设备,使用电脑上网课的同学最多,但电脑,手机这样的电子产品同时充满了诱惑,
     在上课时间自由使用这些设备,且不单单仅是进行学习,是在传统课堂中基本不可能做到的

        ②进行在线学习使用的软件:

     学生们使用最多的软件是:
        腾讯会议(一款带有可随时发言的聊天框的软件)

        ③喜欢的在线学习形式:

     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形式是:
         直播;某些直播平台的随时发弹幕、随时打字发言、甚至是刷礼物的功能为课堂增加了趣味性

    3.线上线下学习的比较

        ①在线学习与在校学习的比较

     有53%的同学认为线上学习的效果不如在校学习。

        ②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您会选择

     结合“在线学习与在校学习的比较”的数据,可推断线下学习的满意度会更高。
     图表显示, 70%的同学更偏向线下学习(53%的在线学习效果不如在校学习+23%的两者效果差不多)
     从而也可以推出,在在线学习与在校学习并存的情况下,可能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在校学习

    最后附上一张同学们对在线学习的意见:

    云结对的过程

    吐槽与总结

    • 最大的槽点可能是收集数据的问题了,简直是一波三折。刚开始是群发,但群发收集的数量有限,就开始了私聊。最初我们的问卷是用问卷网做的,私聊我刚开始先是发错了问卷,重新发后问卷网就崩了,不得不重新用问卷星做了一份问卷再一次私聊(在这里再次感谢被我打扰的这些同学们的谅解),导致最后的数据来自两份问卷。在分析数据时,整合两份问卷就花了我们一个半小时左右,因为平台的不同,数据还有点小出入(还好对数据可视化没有影响)。
    • 这次结对的最大感受就是,如果只有一个人,我感觉在规定的6天里无法完成任务(除非日夜不休),因为总是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心态容易崩。如果有一个人能够一起处理这些状况,心态上会好很多。
    • 对小伙伴的评价就是很棒,我们的分工很明确,合作很愉快。她包容了我的强迫症,满足了我的所有要求,无可挑剔的伙伴。
  • 相关阅读:
    FFmpegTool 这个是很早以前写得ffmpeg c99部分转C89工具代码
    mmsplayer V2 for IOS 完成. V2 所有汇总
    关于mmsplayer一些电台不支持播放问题说明
    libmpg123 解码库用法
    [置顶] mmsplayer V2 for IOS 完成. V2 所有汇总
    使用lipo合并iPhone模拟器和真机的静态类库
    vbs编程
    Adobe reader查阅PDF文件无法显示中文
    常去的下载网站
    .Net程序设计快速入门——分页设计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rush-wyy/p/1235729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