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构建之法后然我感受到了许多下面就是对构建之法的读后感
首先,在第一章中我大致了解了我可以在书中学到什么,如何落实学习。1.1节通过三个简短的对话,启发我对什么是程序,什么是软件,什么是软件工程,也了解到了一个软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说写就写的,还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人们的需求,功能的可行性。1.2节详细的给软件工程下定义,介绍软件工程的特殊性,介绍软件工程中的“工程”的由来,讲述了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告诉我软件开发中应用工程化原则的重要性。
这是一本全景式的书,会让你更了解这个行业,能让毕业生在对行业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较少地感到惊讶和出乎意料,这是一本与现实接轨的教材。是一本最佳实践式的书,涵盖了科学、健康的软件工程开展中的每个方面,介绍了种种方法论,但不是高高在上、纲领性的方法论,而是方法论的最佳实践,确实可用,拿来就用。本书在介绍方法论的同时,居然会介绍方法论不适用的场景,介绍方法论在现实中是怎样跑偏的,这就好像讲下棋,“这样走,之后的发展会怎样怎样,所以不行”,怎样做会对,怎样做会错——什么叫宏观视角?什么叫最佳实践?什么叫算无遗策?就像画一棵决策树,向哪个分支走,结果会怎么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人信服。
书很多人物之间的对话悄然道出了在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各色人等对项目的看法,对项目某些问题产生的质疑,以及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沟通障碍等等问题,基本上是我看到了一个问题我刚想找老师讨论,后面的小节就出现了人物之间就这个问题的讨论
项目管理也是一种平衡之道,现在在资源不变,时间缩短的情况下,要么去牺牲功能,要么去牺牲质量。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一次性产品,我通常会选择牺牲功能,质量上欠的债终究是要加倍还的,功能可以通过版本的迭代来完善。
通过这本书我对团队合作又有了新的看法了,我之前认为软件团队的模式就是一个人分配一个模块,自己负责自己的,也没什么模式可言,可是学习了《构建之法》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软件团队有各种模式,并且每种模式都适用于不同的人员和需求。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业余剧团模式、秘密团队、明星模式等待。这些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没想到原来软件团队模式离我们的生活怎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