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日期:20180404
    书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日】奥野宣之
     
    轻松理解和掌握书的内容:从购书清单开始,反复阅读一本书,消化内容后提炼出精髓
     

    个人感想

    本书纸质书只有200多页,正常阅读时间为2小时,本身内容不是很多。
     
    作者提出了读书的3个思想:
    一是坚持,坚持读完写读书笔记,坚持复看读书笔记以活用。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就是为了输出,就像我们小时候背课文需要把文章大声读出来一样,读出来就是输出,输出才能更快的理解和记忆;那怎么才能坚持,这就是第二个思想
    二是简单,写笔记要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容易坚持。连重读笔记都要简单,推荐在固定的舒适的环境中,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是重复,没有人天生记忆好,所以书读百遍才是理解和记忆作者的核心思想的唯一途径。
     
    本书也提出一种简单的读书笔记的方式,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即摘抄+评论,摘抄是为了强化记忆,而评论则是写上自己的想法,有想法代表有思考,说明我们是带着问题在看书,这样的效果会更佳。
     
    看完一本书很简单,难的是怎么才能让我们看完后有收获,过了N个月仍然能应用的上?
    作者提出了一套看书的流程,首先我们要带着目的去选书和买书,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多比较进而筛选出对我们当前有意义的书籍;
    其次看书的时候至少经过通读、复读、笔记3个流程,重复的阅读会让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的提炼作者的中心思想,把自己的想法形成文字记录下来,书面化的思想更便于利用;
    最后要坚持复看读书笔记,作者提倡书读百遍,重复的去看我们提炼出来的思想,加上自己的想法(评论),综合下来就形成了自己的收获。
     
    下面是我的一些笔记,留作备忘~

    第一章: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 读书笔记的使用方法(p170)
    随想笔记:记录平时的感悟,这与日后的选书息息相关
    购书清单:找到真正想读的书
    各种报道的简报:尽情收录感兴趣的内容
    读书笔记:将读感转变成文字保存下来
    ☆ 在我看来随想笔记能够时刻记录自己的小灵感和想法,留作备份,而读书笔记是一个输出的环节,也是日后复看这本书的备案,尤为重要,没有记录就没有存在!
     
     书面化的思考更便于利用:把灵感记录在纸上,让思考书面化,让灵感脱离之前的抽象状态,会更容易将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你把灵感用作创意材料,想用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p241)
     GTD思想里,信息收集是很重要的一环,随时随地做记录,才能在后期形成素材库
     
     读书的五个阶段【将读书过程结构化】(p267)
    • 选书——生活中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提高选书命中率
    • 购书——指名购买更高效
    • 读书——在读的过程中,做好写读书笔记的准备。将重要的部分按以下等级提炼出来:“让我颇有感触的部分”、“纠结要不要做记号的部分”、“做了记号的部分”、“要摘抄到笔记里的段落”(做记号)
    • 记录——制作读书笔记,记录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感动或思考,铭记这次读书体验,留下与书交流过的证据
    • 活用——通过再次浏览读书笔记,在检索和参考的过程中帮助自己获得智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制作笔记时要注意方便日后重读
     
     重点是通读的方法,记录的重要,最好一定要活学活用
     
     读书信息一元化:把读书的相关信息计入同一笔记中,只要在这里找,就一定能找到;找不到的话,那就是没有(p336)
     放在一起更容易查找,以前自己也吃过这样的亏:资料太过分散而找不到或查找太麻烦
     
     在这样一本笔记里,不止内容不需要分类,连写法和空间也不需要刻意区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什么都不想写的时候可以连续几天什么都不写,而想写的时候写多少都可以,一直保持放松的心态。(p387)
    ☆ 这种形式写笔记,目的还是坚持,够简单才能坚持

    第二章: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

     为什么要把列清单的过程也作为读书方法的一部分来说明呢?理由之一,就是要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目的意识。里有之二、它能帮自己找到真正想读的书(p452)
     读书也必须带着目的,这和做事一样的,有目的的读书,才能更有效的活学活用
     
     首先,找到清单里列的那些书,其次,看到实物后判断要不要购买。最后,排除掉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不需要、没必要读的书,只选择自己真正想读、有必要读的书购买(p491)
     一套流程下来,最后还想买,说明确实是有需求,这样的书才能坚持读完,才能更好的应用。清单就是提供可选,在实际买书的时候先进行多本书比较,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本

    第三章: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 如果写的简单,就更容易坚持下去。(p744)
     读书笔记的第一要素:一切以“能坚持下去”为先。所以如果坚持不下去,宁可简化读书笔记。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舒服怎么来
     
     写读书笔记应该尽量从简从速,尽量缩短记述的篇幅,但也要全面地反映文章的精髓(p770)
     从简从速很重要,所以应该挑最能反映文章精髓的去记录
     
     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也自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p777)
     理解读书的目的和重心,才能更好的坚持
     
     读书笔记的一个窍门:从一句话开始,彻底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在记录感想的时候,要写下自己的心声,这样会让读书笔记更有内涵。(p790)
     恩,确实是这样,写自己所想的,日后回顾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做记号的三个步骤【可以把书分段按以下方式进行】(p840)
    • 通读: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 重读:读完一遍后,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的另一角也折起来
    • 标记:再重读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上面3个可以用3种标签去记录页码,通读标签记录开始位置,重读标签记录当前结束位置,标记标签记录当前正在标记的位置
     
    ○ 画线的方式(p874)
    •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 圆圈: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用法(p888)
              摘抄这一段文章的原因和自己当时的想法才是日后值得参考的贵重资料
    写笔记前,包含三项信息:
    •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 书名
    • 作者
    两要素:
    •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标识:
    • ○ 标识摘抄,☆标识评论
    ☆ 这是葱鲔读书法的精髓,摘抄保证原文的原汁原味,而评论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因此重点要放在“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和“写主观评论”上即可,即使客观上很重要,如果主观上没产生共鸣,则再多读多少次也不会有感想

    第四章: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p1170)
     一定要写出来,才是输出的过程
     
     养成重读的习惯,如果迟迟不能重读笔记,要尝试把重读时间安排好,具体做法是量化重读频率,把重读计划写到日程中(p1196)
    ☆ 这个也是要坚持,深度记忆一定是重复读,反复读才能获得
     
     也会有想不起来之前读过的书的内容,所以要记录读书笔记,且形成电子档,这样便于搜索和查找
     
    ○ 凭自己的意志去书写、参考的话,不知不觉中也会增加重复翻阅的机会(p1209)
    ☆ 目的在于使自己愿意去重复翻阅
     
     让"书读百遍"不再是口号(p1561)
    参考读书笔记,也是一项以笔记内容为线索进行回忆的过程。只要认真阅读笔记,就能在重读时回想起目标书籍里的大部分内容。这样看来,根据需要进行重读才是最现实的做法。
     读书并不是一遍看完就完了,需要经过通读、复读、标记的过程,重点是记录读书笔记,然后反复的重读笔记,以应用到现实中

    第五章: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

     由浅入深吃透难懂的图书(p1649)
    读古典名著或内容比较难的书籍时,要注意先抓住软肋。所谓“软肋”,就是入门书或解说版,由浅入深才能看懂。当然知识的途径不仅限于读书,听演讲、看视频、有声读物都比读书更容易
     
    ○ 小技巧:常带三本书同时阅读(p1714)
    ☆ 应对看腻某本书的情况,那就换书读,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容易读书,换书也会转换心情,可以轻松渡过阅读难关。
     
    ○  小技巧:写读后感的时候,先摘抄一段文章再写评论会比较容易下笔。这是“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做法,也是书评的写法
     
  • 相关阅读: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程序流程结构
    IE网页cab插件无法安装
    Java面试题整理(题目内容非原创)
    linux下安装字体
    博客园使用Silence主题装饰
    编码问题总结
    JUnit 4.10 新功能简介——RuleChain 和TemporaryFolder的应用
    Usage and Idioms——Rules
    Usage and Idioms——Theorie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m4j/p/read_a_book.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