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公式


          从K线个股在相对底部放出巨量,采用其平均量能最大的价格位置:A
          寻找出周线的最低价格:B
          公式就是:<A*2>-B=C
          C就是上升目标位。(当时根据这种选法找出的股票可不只下面这两只,在此补充一下,需要在大盘相对平衡(上升下降空间有限)的市道,并结合我所说的其他条件都符合了,方可万无一失!)
          请参考下图:



          为什么选择周线而不是日线呢?原因就是周线比日线更为可靠!
          在本图中平均量能最大的价格位置:A为3.5元,K线的最低价格:B 为2.3元
          那么上升目标位C就=(3.5*2)-2.3=4.7元.
          这个目标位并不是绝对的,只可做参考意见.我们不能排除某些特殊因素,如主力临时改变计划,大盘突然崩盘等.
          我们为什么要找出成交量的最高价格呢?那是因为我们仅仅凭据这个无法判断主力在3.50元的密集成交区是出还是进,大家也知道,主力出和进将主导该股之后的走势的!而2006年12月8日该股的走势异常坚挺,并且最高曾到达3.87元,在当日大盘并不怎么样的情况下,很明显的显示出主力做多的决心,因此,在11月30日已经突破一次之后的二次突破,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它将带来一波升势.战战兢兢的人们总是在解套后赚个葱姜钱便溜之大吉,把丰厚的利润留给了庄家,难道不令人痛心吗?而采用了此公式,30%的利润便可收在囊中不是 我们要做到的是举一反三,祝你成功!

          最后带给大家一句话,主力其实并不可怕.正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庄斗其乐无穷!再看不懂的,

    -------------------------------------------------------------------------------------------------------------

    从周线上看,个股在相对底部放出巨量,采用其平均量能最大的价格位置:A
    寻找出周线的最低价格:B
    公式就是:<A*2>-B=C
    C就是上升目标位。 (当时根据这种选法找出的股票可不只下面这两只,在此补充一下,需要在大盘相对平衡(上升下降空间有限)的市道,并结合我所说的其他条件都符合了,方可万无一失!)
    看下图



    为什么选择周线而不是日线呢?原因就是周线比日线更为可靠!
    在本图中平均量能最大的价格位置:A为3.6元,周线的最低价格:B 为2.3元
    那么上升目标位C就=(3.6*2)-2.3=4.9元.
    这个目标位并不是绝对的,只可做参考意见,其实这里面还有个小诀窍,因为里面有两种方法的.
    另一种是这样算的,在本图中平均量能最大的(平均)价格位置:A为3元(9月至11月量能集中时的平均价,B保持不动仍为2.3元.那么上升目标位C就=(3*2)-2.3=3.7,需要是点明的是采用前面算法算出的价格为卖点,而采用后者算法算出的价格为买点.为什么这次会是买点呢?这就是本公式的奇妙之处:我们为什么要找出成交量的最高价格呢?那是因为我们仅仅凭据这个无法判断主力在3.60元的密集成交区是出还是进,大家也知道,主力出和进将主导该股之后的走势的!用后者算出公式后价格超过并站在了3.60元,那么还不能证明主力是进是出吗?我觉得这次脉络应该清晰了吧.

    亲爱的朋友们,前一个公式早在几年前就推出了.经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并不完善.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尽量不要在大盘狂跌时用,须知覆巢之下无完卵.也不要在弱庄股采用这种公式.那些涨起来像蜗牛,跌起来像比谁都快的垃圾是不适合的!

    在平衡市(或淡市)这样选股

    1.每天收盘后,我会尽量抽空将两市所有股票依次浏览一遍,这叫初选.(如果你很懒,也应该至少每周一次吧??这次叫粗筛选,觉得有戏的就把代码记录下来,我发现大盘活跃的时候,我记得特别多,一般能有20多个吧,至于原则主要是看主力是不是在出货,没什么特别要求,看着顺眼点的就行)

    2.下一步就是把这些筛选出来的股票进行复选,我会研究这些股票的基本面,流通盘\价格,主力的强弱.并且研究他们的版块,假设如果我选的20只股票有一半是上海本地股,并且只是刚刚启动的话,那么我就会把最可能出现的牛头羊头给选出来,这是大盘还处于相对强势的情况,如果处于相对弱市,那么可能就选不出那么多了,也许就几只,同样就要看这有限的几只里,谁最可能成为龙头,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方法,看他们平时的表现:如果动辄就有涨停跌停,庄家气势惊人.但又没有出货或者没有明显出货迹象,并且一贯该版块启动它就是龙头的,OK,黑马基本就可以确认了.

    3.最终的选择一般不会超过5只,甚至不超过3只,如果你资金比较多,完全可以分散买进(反正都是精选出来的),如果资金少,也应该分两只.资金特别少就买一只最中意的好了.还要注意,那些超级大盘股,在弱市市场里别碰!

    4.选出来之后,工作还没有完,我是这样做的,我会拿来<中国证券报><信息早报>等报纸,看看里面有没有推荐我选出来的股票的,如果有多家推荐的,我会仔细查验该股目前的位置是高是低,更要仔细分析了,一般我放弃的多!如果没有推荐我会很放心的!(最好看看电视股评,他们这些股评家的嘴是我操作的反向指标).

    5.最后确定后,OK,就等着买进吧.记得尽量逢低买进哦~

    ------------------------------------------------------------------------------

    空间公式之一,该公式的用途是计算股价在高位向下跌破一个盘整带后的至少下跌幅度。 

    该公式中的“T线”有别于底部的“T线”,准确说应该叫“倒T线”才对,底部的“T线”是压力线,而顶部的“倒T线”是支撑线。 

    股价在高位反复盘整,一旦股价向下突破,至少的下跌幅度就是这个盘整带的厚度,用公式计算就是【2T-1H】。 

    这里有必要注意一个问题,对于庄股,如果在高位反复盘整后被向下突破,那么下跌幅度往往会超过这个盘整带的厚度,这个盘整带其实就是庄家的出货平台,一旦向下突破,说明庄家已经基本清仓完毕。其后的下跌空间往往较大,否则庄家不足以再次介入。 

    其实这个道理就和【2T-1L】的底部上升空间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一样,只是倒过来了而已。 

    【2T-1L】是使用在无法确定庄股密集成交价的时候的,在能确定它是个庄股,且能找到密集成交价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使用【2MP】,而不是还使用【2T-1L】了。 

    二:2MP【2MP】的全称应该是【密集成交价的两倍】,简称【2MP】。 

    在不能确认密集成交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使用的是【2T-1L】这个计算公式,而在能确认密集成交价的情况下,我们就采用【2MP】公式来计算上升空间了。 

    何谓【密集成交价】呢?就是指的底部庄家建仓区间成交量明显放大区域所对应的成交价格,就称为【密集成交价】。 

    【密集成交价】是庄家成本价,当一个庄股建仓完毕后,必须得上涨一定的空间才可能获利出局,而这个空间一般情况下就是【密集成交价的两倍】。 

    在股价涨到密集成交价两倍的附近就要提高警惕,只要出现有放量滞涨等出货迹象时可随时清仓。

    庄股建仓完毕必定要上涨一定的高度才能获利出局,如果刚建仓完后拉高不多即开始出货,那等于为证券交易所打工了,货还没出完就已经跌破成本价了。  

        庄股的成本除了实际的建仓成本以外,还有资金成本,部分庄家的资金是从各种渠道拆借来的,需支付高额利息的,还有要运作好一只庄股还有很多关系需要打理,有大量的人员需要发工资,这些成本都必须计算进入该股来运作,那么庄股密集成交价最低限度必须翻倍,他才可能获利,否则将无利可图! 

    四: 小资金短线庄家除外,小资金快庄打一枪就走,建仓少,拉高迅速,一般30%的上涨空间已经足够) 

    在运用【2MP】公式计算时,可多一些取样点,取样越多,则计算结果越有代表性。 

    需要强调的是,在指数环境特别好的情况下,也许多涨一些,在指数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也许还不到两倍一些,这都是行情的灵活多变性造成的,毕竟股票都是人在操纵的,是人在操纵就会受到指数条件、个股基本面、资金等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灵活掌握,不能照本宣科。 

    五:2T-L

    【2T-1L】是著名的广通空间公式之一! 

    该公式运用来计算股价向上有效突破【T线】后的最低上升幅度,是最起码股价应该涨到的位置; 

    当然广通还有其它计算股价涨跌幅的公式,比如顶部使用的是【2T-1H】,还有在能确定密集成交价的地方使用的【2MP】公式,【倒箱问底】等等计算方法。

    【2T-1L】公式的运用原则: 

    (1)      【2T-1L】公式一般运用在不能确定密集成交价的地方;  
    T线会在股价上升中自动上移。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应该选择那些有量支持的、由较多根K线顶部所形成的T线;  
    除了运用在底部区间,还可以运用在股价有效突破一个盘整带后的上升空间计算。 

  • 相关阅读:
    Exchange 2013 CU6补丁 被发现的问题一览
    HardyLittlewood极大函数的应用
    May 7th, 10:0011:00 am 1303, "Schrodinger Maps (III)" by Ioan Bejenaru
    April 10, 14:3017:00, 1569, "Concentrationcompactness/Rigidity method" by Yang Lan
    April 17, 14:3017:00, 1479, "Concentrationcompactness/Rigidity method" lecture 2 by Yang Lan
    一些基础的定义及事实集合
    问题: Schrodinger方程的非齐次Strichartz估计
    《调和分析与非线性发展方程》课程讲义
    April 24, 17:3020:00, 1479, "Concentrationcompactness/Rigidity method" lecture 3 by Yang Lan
    问题: Schrodinger方程的径向Strichartz估计的端点情形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uncn/p/152006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