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CU(单片机) / CPU / ARM / DSP


    FPGA/CPLD

    Xilinx

    • 低:Spartan系列
    • 中:Artix系列
    • 中:Kintex系列
    • 高:Virtex系列

    软核:MicroBlaze

    开发板: ZYNQ

    仿真工具:ISE 14.7 --> Vivado

    Altera->Intel

    • CPLD:MAX
    • 低:Cyclone
    • 中:Arria
    • 高:Stratix

    软核:Nios II

    仿真工具:Quartus II

    MCU(微控制器,单片机)

    将CPU,存储器,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单一芯片中

    • Intel:MCS-51系列(包含8051,80C51) - 8bits
    • Atmel:AVR系列 - 8~32bits

    DSP

    TI公司

    高:C6000系列
    中:C5000系列
    低:C2000系列

    开发环境:CCS

    ADI公司

    TigerSharc系列
    Blackfin系列

    开发环境:VisualDSP++

    ARM (Advanced RISC Machines) -> Nvidia

    ARM公司出售三种授权

    • 架构层级授权(指令集授权)
      授权使用ARM指令集架构 (ISA,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被授权公司可以修改ISA,只有少量大公司会购买,例如apple在ARMv7-A架构基础上,扩展出swift架构
      ARMv1(32bits), ARMv2, ARMv3, ARMv4, ARMv5, ARMv6, ARMv7, ARMv8(64bits)
      image

    • 内核层级授权(IP核授权)
      授权修改微处理器的设计(公版微处理器的IP核),被授权公司可以修改公版内核形成自主内核
      微处理器的内核有早期的Classic系列和Cortex系列
      1,Classic系列
      ARM7(基于ARMv3/ARMv4)
      ARM9(基于ARMv4/ARMv5)(ARM9之前基于冯诺依曼结构,ARM9以及之后基于哈佛结构)
      ARM11(基于ARMv6)
      2,Cortex系列
      Cortex A (Application) 系列, 用于手机,平板等
      (基于ARMv7)Cortex-A5, Cortex-A7, Cortex A8, Cortex A9, Cortex-A15
      (基于ARMv8)Cortex-A50(包含Cortex-A53、Cortex-A57两款)
      (基于ARMv8.2)Cortex-A78
      Cortex R (Realtime) 系列, 用于实时操作的场景
      Cortex M (Microcontroller) 系列,用于低成本设备
      Cortex M3, Cortex M4

    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

    • 冯诺依曼结构:指令和数据共享同一地址空间(CPU只有一套地址/数据总线)
    • 哈佛结构:指令和数据独立使用地址空间(CPU分别针对指令和数据各有一套地址/数据总线)
    • 授权使用微处理器的设计(IP核授权)
      被授权公司只能根据该设计生产ARM芯片

    x86 CPU

    Intel

    1971年: 4004 微处理器
    1972年: 8008 微处理器
    1974年: 8080 微处理器

    • 1978 8086/8088 - 16bits

    • 1982 80286

    • 1985 80386 - 32bits

    • 1989 80486

    • 1993 80586 (奔腾 Pentium)

    • 1995 Pentium Pro

    • 1997 Pentium II(MMX指令集) ---> 赛扬

    • 1999 Pentium III(SSE指令集)

    • 2000 Pentium 4 - 64bits

    • 2005 Pentium D,将两颗Pentium 4 Prescott核心放在同一块芯片上。90nm(820、830、840);65nm(920、930、940、950、960)

    • 2006 Core 2 Duo处理器

    • 2007 Pentium E, Core 2的缩减版,代替Pentium D;Pentium G, Core i的缩减版

    • 2008 Core i7 (64位4核8线程,取代Core 2);Core i5(4核4线程);Core i3(2核4线程,带GPU)

    • 2013 Haswell架构(LGA1150)取代旧的架构Sandy Bridge/Ivy Bridge(LGA1155)

    型号 核心/线程 频率/睿频 L3缓存 核显 GPU频率 内存控制器
    酷睿i5-4440 4核/4线程 3.1/3.3GHz 6 MB HD4600 1100MHZ DDR3-1600
    酷睿i5-4460 4核/4线程 3.2/3.4GHz 6 MB HD4600 1100MHZ DDR3-1600
    酷睿i5-4570 4核/4线程 3.2/3.6GHz 6 MB HD4600 1150MHZ DDR3-1600
    酷睿i5-4590 4核/4线程 3.3/3.7GHz 6 MB HD4600 1150MHZ DDR3-1600
    酷睿i5-4670 4核/4线程 3.4/3.8GHz 6 MB HD4600 1200MHZ DDR3-1600
    酷睿i5-4690 4核/4线程 3.5/3.9GHz 6 MB HD4600 1200MHZ DDR3-1600
    酷睿i7-4771 4核/8线程 3.5/3.9GHz 8 MB HD4600 1200MHZ DDR3-1600
    酷睿i7-4790 4核/8线程 3.6/4.0GHz 8 MB HD4600 1200MHZ DDR3-1600

    AMD

    GPU

    NVIDIA (英伟达)

    ATI -> AMD

    ASIC

    Huawei

    • 终端芯片
      基带芯片 集成的SoC芯片 应用的产品
      2010年 巴龙700(LTE FDD/TDD)
      2012年 巴龙710(LTE Cat.4) 麒麟910
      2013年 巴龙720(LTE Cat.6) 麒麟920/950
      2015年 巴龙750(LTE Cat.12/13) 麒麟960 Mate9
      2019年 巴龙5000(5G) 麒麟990 Mate30 / P40
      2020年 巴龙5000(5G) 麒麟9000 Mate40 / P50 (不支持5G)

    注:终端SoC芯片 = BP(Baseband Processor) + AP (Application Processor = CPU + GPU)

    • 基站芯片
      2019年 天罡(5G基站芯片)

    • 服务器处理器
      2019年 鲲鹏920 泰山服务器

    • AI芯片
      采用达芬奇架构
      2018年 昇腾910 / 昇腾310

    • 物联网
      NB-IoT芯片 凌霄

    • 智慧屏
      鸿鹄818

    高通

    • 终端
      X60(5G)-> 骁龙888

    Intel

    • ORAN基站(x86架构)
      2020年 凌动P5900

    Marvell

    • ORAN基站(ARM架构)
      Octeon Fusion

    EdgeQ

    • ORAN基站(RISC-V架构)
  • 相关阅读:
    PHP 版本判断 version_compare() 函数
    PHP 版本判断 version_compare() 函数
    PHP 版本判断 version_compare() 函数
    PHP 版本判断 version_compare() 函数
    centos7安装redis
    centos7安装redis
    centos7安装redis
    centos7安装redis
    django detail实现
    Django 捕获ur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st/p/1547827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