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 程社明
二十一世纪是心灵的世纪,心灵的成长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个人一生的重要功课。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而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即心理成熟的程度。人生生涯包括健康生涯、学习生涯、情感生涯、职业生涯、心理生涯、兴趣爱好生涯等。
人的肉体成长需要水、食物等各种养分,用身高、体重、各种器官的功能体现;人的精神成长则需要爱、苦难、磨练等元素,用担当各种人生角色的意识和能力表明。
人类社会长久以来,对肉体的成长非常关注,而对心灵的成长关注较低,许多人心灵的成长远远滞后于肉体的成长。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缺乏日常生活能力;大学生毕业后不够自信找不到工作,工作中遇到困难不敢面对,出现失误不敢承担责任;职场、情场失败后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勇气;处理不好职场与家庭的关系等等,这些都与心灵没有充分成长有关。
所以决定我们生活品质的是心灵的成长。
心灵充分成长的人,是心中充满梦想与勇气的人,是通过无限的可能去创造美好一切的人。梦想是藏在内心最深层的渴望,能激发生命中巨大的潜能,梦想是成就感的原动力。人世间的一切奇迹都是梦想成真的结果。电话、电脑、电视、轮船、火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银行、工厂、学校、医院、剧院,雕塑、绘画、小说、电影,这些人间奇迹无一不是我们的先辈门在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梦想,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奋斗,美梦成为现实。
区分人生中的不同角色
我们在一生中会有很多角色,包括本我角色,职业角色,组织角色,家庭角色。
为使我们更从容和谐地面对和处理不同环境的事情,我们应该对这四种不同角色的特点进行了解。
本我角色: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意识为主导。表现为真实、自然、无拘无束、个性化。追求目标:自由自在,自己感觉好!
职业角色:按社会分工,以所从事的职业为主导,按照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自己的言行。表现为专业、理性、规范化。追求目标:职业成果得到认可,顾客评价好!
组织角色:组织中的特定角色,要清楚自己在组织中的定位,需要协调、配合、沟通等能力。要有团队意识:上能辅佐,平能配合,下能表率。追求目标:完成组织的任务,组织评价好!
家庭角色:以家庭成员的身份承担在家庭中的责任,感受爱与被爱。追求目标: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如果是一个人到空旷的海边度假,可以自由地、随意地、不受任何约束地尽享大海的澎湃、沙滩的辽阔,观赏潮起潮落。当一个海岸救生员以职业角色出现在海边时,他不能像度假一样享受日光浴,而必须以一个救生员应该有的职业化素质执行任务。如果是公司组织同事去海边游玩,则需要照顾到个人的兴致,又要遵守集体时间和统一安排。如果是一家人去海边旅游,则要按照在家庭中的角色来关照老幼。
无论是何时何地,我们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处事心态,使用最合适的方法。如果我们将不同角色混淆或弄错,把一个角色中的情绪带到另一个角色中,会很容易做错事,甚至造成损失。例如一位同事受命去找一个合作的老板结款,对方说家里买房正用钱,提出春节后再结,这位同事觉得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对方。回公司后经理问:你是代表谁答应的?这位同事只能说:代表自己答应的。因为并没有得到公司的同意。经理说:好吧,既然你答应的,你就要承担责任:这笔钱由你先垫付给公司,追回后你再收回。这位同事就是把本我角色和职业角色混淆了。我们要学会用不同的角色心态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好角色说对话、做对事,这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重要功课。
提高情绪智力
我们先讨论一下人类的几种主要情绪。
你认为下面这五种主要情绪当中哪些是比较好的、你喜欢的,你就在上面挑个勾,你认为是不好的、不对的、不喜欢的,就在上面打个叉。
喜悦 愤怒 悲伤 恐惧 焦虑
如果你真的挑勾、打叉,你就上当受骗了。上了谁的当?受了谁的骗? 我们上了错误传统观念的当,总会认为有些情绪不对不好。
伤心时哭泣不对吗?在你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你说:笑比哭好。你笑的时候她挺开心,你哭的时候她会说:“哭什么哭,哭什么哭?”有的时候家长甚至是努力制止孩子哭。小孩在那里哭,爸爸就说:“烦死了,别哭了,这么大了,哭什么哭?”如果小孩还是哭,爸爸就站起来,扬起手:“我数三下,停止哭!一、二、三!”小孩立刻被吓得停止哭泣。笑一定比哭好吗?听说过乐极生悲吧?是不是有的时候笑还不如哭呢?比如说,一个即将做父亲的人,他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将要出生的孩子,孩子从母体里一出来,大人都希望听到孩子的什么声音?哭声!孩子一哭,大人就笑了。如果相反,孩子从娘肚子里一出来就哈哈大笑,你敢把他抱回家吗?其实哭也有其良好的作用,比如能缓解内心的压力,可以使体内的一些毒素排出去。因此奉劝大家:如果自己伤心,想哭就哭吧!但要避免对身体不利的嚎啕大哭。
再说“愤怒”。小孩要是生气,大人会说:“小毛孩子生什么气?小孩子怎么能有那么大脾气呢?” 我们在孩子生气的时候,并没有去观察他为什么生气,而是说小孩子发脾气不对。那么给孩子的一个信号是什么呢?那就是我有生气这种情绪是不对的、不应该的。
实际上,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愤怒的力量就会受人欺辱。中华民族在19世纪20世纪的近百年中受尽列强的欺凌,有人总结历史经验说:中国那时候是软弱可欺。其实弱并不一定可欺,那时中国主要的问题不是弱,而是软。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愤怒的力量,一定会被人欺辱。如果一个人面对各种丑恶的现象、面对不合理的事情不懂得愤怒、不懂得生气、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那么这个人也会被人欺负。假如一个女孩子在公共汽车上受到流氓的欺负,如果她一味退让,不敢用愤怒来保护自己,那就等于在自己的脸上写了“你就欺负我吧!反正我不敢反抗”。其实这时候只有冲着欺负她的人大吼一声,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才是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恐惧”这种情绪是好是坏呢?很多人都在这个词上面打叉,大人们经常对孩子说:“要勇敢、别害怕。”因此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会把“勇敢”和“别害怕”联系在一起。什么叫勇敢?勇敢就是不害怕吗?不害怕,那是傻;无所畏惧,那是全傻!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感觉害怕,还要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更何况恐惧这种情绪,是人类所有情绪中对我们自己帮助最大的一种情绪。如果人类不懂得恐惧,人类早就消亡了。如果我们的祖先不懂得去躲避火山、不懂得去躲避泥石流、不懂得去躲避海啸、不懂得去躲避那些凶猛的野兽,人类怎么能够延续到今天?你今天能活到这么大,请你感谢恐惧吧!正是因为你有恐惧这种情绪,你害怕很多事情,你才避免受到伤害。再一次强调:“勇敢”并非不害怕、并非无所畏惧。勇敢是明明心里面感觉害怕、很紧张,但是还是要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焦虑”这种情绪是好是坏呢?假如说一个父亲正跟邻居朋友搓麻将,他的妻子跑来说:“咱们孩子出去玩儿、半天找不着了!得想办法去找呀?”如果这位父亲没有这种焦虑感,还说:“没事,等打完这圈再说。”也许孩子真的跑丢了。这时候只有父亲焦虑了,着急了,没心思再打麻将,才会赶紧去找孩子。焦虑这种情绪对我们很有帮助:提醒我们放下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集中精力先去处理最主要、最紧急的事情
人类的情绪就像是四季变化、自然交替,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效果不同。人的情绪在本质上是受自己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影响的,外在因素只是催化剂、显影剂。
什么是情绪智力呢?对于你自己来说,情绪智力是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极端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就是要知道自己遇到哪些事会生气、遇到哪些事会高兴、遇到哪些事会悲伤等等。接受自己的情绪就是知道我们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产生了某种情绪,而在于不接受有这种情绪。我们真正的痛苦不在于有悲伤的感觉,而是我们觉得悲伤是不应该的。对于他人来说,情绪智力就是理解他人的情绪、接受他人的情绪、陪伴他人的情绪、影响他人的情绪。我们要接受、接纳他人有各种不同的情绪,这是尊重事实。我们可以去思考为什么他有这样的情绪?情绪背后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什么?如何去陪伴?如何去影响? 所谓的提高情绪智力,就是我们不做情绪的奴隶,而要做情绪的主人。情绪的奴隶是被动接受各种情绪、受其左右,常说我也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主人是要了解、接受、利用和享受各种情绪。我们在职场上经常会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比如,工作中出错被上级批评。有的领导批评人时和颜悦色,是非常有艺术性的批评,让我们听起来心悦诚服、愿意接受。但是很多管理人员没有参加过管理沟通艺术的训练,话说得非常直接,甚至有的时候说得有些过分,让人觉得很难接受,你听了会很生气。这时候你就要分清该怎么做。有的人会想:我即便是没有做好工作,你也用不着说出那种话,也用不着跟我发那么大火!你用这种态度跟我说话,我还不干了呢!那你就只好不干了。你本来是对他的批评方式不满意,可是你自己失去了一次磨练成长的机会。这时候你能不能分清两个不同的事情:一方面是上级这样批评我,我很生气、我很伤心,另一方面是我确实没有做好工作。我接受我伤心、生气的这种状态,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有的人说:“你既然让我生气,我就不干了。”有的人说:“这次你批评我这么厉害,我下次把事情干漂亮,让你挑不出毛病、批评不着!”这样就把别人对自己的批评造成的心理压力,变成了动力。
心理成熟的人,在情绪波动的时候不说过头的话,不做重大的决定。
什么叫情绪波动?就是你感觉愤怒的时候、感觉消沉的时候、感觉激动的时候、感觉兴奋的时候、感觉沮丧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不要做重大决定,不说过头话。这些时候一定要接受自己产生的各式各样的情绪。如果现在很紧张,你的心“蹦蹦”直跳,那么提醒自己:我现在确实很紧张、确实很害怕,但是我接受我有这种情绪。我现在很愤怒,我恨不得砸东西,我去打人的心都有!我接受我有这种情绪,但是我不去砸、不去打。老板对员工工作不满意、非常生气的时候,不能轻易说:我开除你!员工对老板不满意时,不能轻易说:我不干了!夫妻大声吵架时不能轻易说:我和你离婚!父母对孩子发火时,永远不能说:我不要你了!
让我们学习接受各种各样的情绪,学习去做情绪的主人。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但我们要懂得什么时候表现什么样的情绪,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学习有效地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各种情绪,也是人的心灵成长的重要功课。
心理断奶 负起责任
如果有人问你:请问你断奶了吗?也许你会笑:我一岁就断奶了!确实,在肉体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岁时就可以断奶了。但是在我们的精神成长过程中,还要经历几次心理断奶。一次心理断奶是对自己的情感生涯负责。老天爷与人类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让我们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具备了生儿育女的生理功能,但是我们真的有能力对自己的情感生涯负责吗?我们知道如何去组建一个家庭吗?我们知道如何去做好丈夫、做好妻子吗?我们知道怎样去当父亲、去当母亲吗?我们要在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学习,真正做家里的大人,即能够承担家庭责任的人。两个心灵都没有成长的大小孩儿,不可能培养出来心理正常的第二代。一项重要的心理断奶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我们在二十岁左右就参加工作了,但什么是职业?什么是职业生涯?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如何争取职业生涯的成功?怎样处理好个人发展和企业、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些事也要学习和锻炼,最晚应该在三十五岁的时候有意识、有能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起责任,这也是完成一次重要的心理断奶。有的人开始找工作时寄希望于父母能帮上忙,找到了工作就把自己的前程托付给了企业,托付给了领导。确实在有的企业,当我们推广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体系时,有的人会说:这些事组织都安排好了,这些事都听领导的吧,看领导怎么安排咱就怎么做吧。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托付心态。请问你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你有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呢?当一件事没有干成时,总是能推卸责任找到理由。理由找得越多,就离发现客观规律越远。谁将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谁就与成功绝缘了。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保全自己叫小聪明;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解决问题叫大智慧。我们应该争取能在三十五岁的时候主动地、有意识地做这件事情,开始寻找职业锚,争取能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确定自己的职业锚。还有一项重要的心理断奶,就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一个人对自己的健康应该负多大的责任呢?至少百分之七十,甚至百分之百。许多人小的时候把健康交给父母,长大以后会交给老师,交给医生,老了交给子女。其实最应该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如果能在四十岁的时候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完成了这项重要的心理断奶。
总的来说,心理断奶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有意识、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全面负责,越早领悟,越早成为心理上的成年人。
人的心灵成长与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停止抱怨,负起责任,求得效果。当你成为一个心理上的成年人,真正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你将不再抱怨。心灵充分成长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关注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出好的效果。环境永远不尽如人意,心理成熟的人会选择在不尽如人意的环境中去做些什么,使环境好起来。
经历与思考
人的心灵成长过程并非总是单向直线进行的,而常常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的所有经历对我们而言都是有价值的,都会带给我们一些积极的意义。丰富的人生经历是心灵成长的营养源,积极的思考是心灵成长的助推器。肉体成长主要依靠来自外界的的营养和能量,心灵成长既可以吸收外界的力量,更要靠自己的思考。
人生中要有所感恩,有所敬畏,有所惭愧,有所原谅,有所奉献。
因为感恩,我们孝敬父母;因为感恩,我们尊敬老师;因为感恩;我们尊重上级;因为感恩;我们致谢同事。因为敬畏,我们约束自己,抵制诱惑;因为敬畏,我们不会为所欲为。因为惭愧,我们需要致歉;因为惭愧,我们需要改进。因为我们自己不完美,我们必须原谅别人,如果别人不理解自己,我们就努力理解别人的不理解。因为无法回报所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所以我们也要帮助一些人而不求回报!
心灵成长是一个过程,过程中可能会有苦有乐,而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经历,去思考,去总结,去创造丰富而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