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List 跳表


    为什么选择跳表

    目前经常使用的平衡数据结构有:B树,红黑树,AVL树,Splay Tree, Treep等。

    想象一下,给你一张草稿纸,一只笔,一个编辑器,你能立即实现一颗红黑树,或者AVL树

    出来吗? 很难吧,这需要时间,要考虑很多细节,要参考一堆算法与数据结构之类的树,

    还要参考网上的代码,相当麻烦。

    用跳表吧,跳表是一种随机化的数据结构,目前开源软件 Redis 和 LevelDB 都有用到它,

    它的效率和红黑树以及 AVL 树不相上下,但跳表的原理相当简单,只要你能熟练操作链表,

    就能轻松实现一个 SkipList。

    有序表的搜索

    考虑一个有序表:


    从该有序表中搜索元素 < 23, 43, 59 > ,需要比较的次数分别为 < 2, 4, 6 >,总共比较的次数

    为 2 + 4 + 6 = 12 次。有没有优化的算法吗?  链表是有序的,但不能使用二分查找。类似二叉

    搜索树,我们把一些节点提取出来,作为索引。得到如下结构:



     这里我们把 < 14, 34, 50, 72 > 提取出来作为一级索引,这样搜索的时候就可以减少比较次数了。

     我们还可以再从一级索引提取一些元素出来,作为二级索引,变成如下结构:

      

         这里元素不多,体现不出优势,如果元素足够多,这种索引结构就能体现出优势来了。

    跳表

    下面的结构是就是跳表:

     其中 -1 表示 INT_MIN, 链表的最小值,1 表示 INT_MAX,链表的最大值。

    跳表具有如下性质:

    (1) 由很多层结构组成

    (2) 每一层都是一个有序的链表

    (3) 最底层(Level 1)的链表包含所有元素

    (4) 如果一个元素出现在 Level i 的链表中,则它在 Level i 之下的链表也都会出现。

    (5) 每个节点包含两个指针,一个指向同一链表中的下一个元素,一个指向下面一层的元素。

    跳表的搜索


    例子:查找元素 117

    (1) 比较 21, 比 21 大,往后面找

    (2) 比较 37,   比 37大,比链表最大值小,从 37 的下面一层开始找

    (3) 比较 71,  比 71 大,比链表最大值小,从 71 的下面一层开始找

    (4) 比较 85, 比 85 大,从后面找

    (5) 比较 117, 等于 117, 找到了节点。

    具体的搜索算法如下: 

    C代码  收藏代码
    1. /* 如果存在 x, 返回 x 所在的节点, 
    2.  * 否则返回 x 的后继节点 */  
    3. find(x)   
    4. {  
    5.     p = top;  
    6.     while (1) {  
    7.         while (p->next->key < x)  
    8.             p = p->next;  
    9.         if (p->down == NULL)   
    10.             return p->next;  
    11.         p = p->down;  
    12.     }  
    13. }  
     

    跳表的插入

    先确定该元素要占据的层数 K(采用丢硬币的方式,这完全是随机的)

    然后在 Level 1 ... Level K 各个层的链表都插入元素。

    例子:插入 119, K = 2


    如果 K 大于链表的层数,则要添加新的层。

    例子:插入 119, K = 4


     

    丢硬币决定 K

    插入元素的时候,元素所占有的层数完全是随机的,通过一下随机算法产生:

    C代码  收藏代码
    1. int random_level()  
    2. {  
    3.     K = 1;  
    4.   
    5.     while (random(0,1))  
    6.         K++;  
    7.   
    8.     return K;  
    9. }  

    相当与做一次丢硬币的实验,如果遇到正面,继续丢,遇到反面,则停止,

    用实验中丢硬币的次数 K 作为元素占有的层数。显然随机变量 K 满足参数为 p = 1/2 的几何分布,

    K 的期望值 E[K] = 1/p = 2. 就是说,各个元素的层数,期望值是 2 层。

    跳表的高度。

    n 个元素的跳表,每个元素插入的时候都要做一次实验,用来决定元素占据的层数 K,

    跳表的高度等于这 n 次实验中产生的最大 K,待续。。。

    跳表的空间复杂度分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每个元素的期望高度为 2, 一个大小为 n 的跳表,其节点数目的

    期望值是 2n。

    跳表的删除

    在各个层中找到包含 x 的节点,使用标准的 delete from list 方法删除该节点。

    例子:删除 71


    http://kenby.iteye.com/blog/1187303

  • 相关阅读:
    数据类型装换
    变量及数据类型
    27 网络通信协议 udp tcp
    26 socket简单操作
    26 socket简单操作
    14 内置函数 递归 二分法查找
    15 装饰器 开闭原则 代参装饰器 多个装饰器同一函数应用
    12 生成器和生成器函数以及各种推导式
    13 内置函数 匿名函数 eval,exec,compile
    10 函数进阶 动态传参 作用域和名称空间 函数的嵌套 全局变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ying99/p/434333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