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ph源码解析:概念


    Peering:一个PG内的所有副本通过PG日志来达成数据一致的过程。(某PG如果处于Peering将不能对外提供读写服务)

    Recovery:根据Peering的过程中产生的、依据PG日志推算出的不一致对象列表来修复其他副本上的数据。

    Backfill:通过逐一对比两个PG的对象列表来进行数据修复。(新增的OSD也是通过Backfill完成数据迁移,Backfill与Recovery的区别在于通过PG日志是否还有救,如果无法通过PG日志来修复,就通过Backfill)

    Cache Tier:基于存储池的分层机制。一般的使用模式是第一层cache pool使用类似ssd的高速设备,第二层data pool使用低速设备。用以提高关键数据或者热点数据的性能,降低存储开销。cache pool与data pool的数据迁移有很多很多的参数可以配置,具体可以参考存储池的参数设置。

    Scrub:系统检查数据的一致性的机制。比较PG内的对象分别在其他OSD上的各个副本的元数据和数据来检查是否一致。根据扫描内容分两种,一个深度一个浅度。浅度只比较对象各个副本的元数据,代价小效率高。深度进一步比较副本的数据内容是否一致。

  • 相关阅读:
    delete、truncate、drop的区别
    Java闭包
    visio 画网格图
    GPU服务器中了木马病毒
    visio 同时标注上下标
    自动缩放字体
    latex 图片
    多GPU训练
    texstudio 外部查看器错误
    Linux lsof命令详解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xianpao/p/850253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