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park中,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存在依赖关系,宽依赖和窄依赖。
宽依赖和窄依赖的区别是RDD之间是否存在shuffle操作。
窄依赖
窄依赖指父RDD的每一个分区最多被一个子RDD的分区所用,即一个父RDD对应一个子RDD或多个父RDD对应一个子RDD
- map,filter,union属于窄依赖
- 窄依赖对于流水化作业有优化效果
- 每一个RDD算子都是一个fork/join操作,join会写入磁盘,流水线作业优化后fork,中间不join写入磁盘
宽依赖
宽依赖指子RDD的每个分区都依赖于父RDD的多个分区
- groupby和join属于宽依赖
- DAGScheduler从当前算子往前推,遇到宽依赖,就生成一个stage
分区划分规则
- 分区如何划分
- 分区该放到集群内哪个节点
Spark默认两种划分器:HashPartitioner和RangePartitioner
宽依赖、窄依赖的概念不仅用在调度,对容错也有用,如果一个节点损坏,运算是窄依赖,只要把丢失的父节点分区重新计算即可。而宽依赖的话,就需要使用checkpoint来检查和重新计算。
逻辑上,每个RDD的算子都是一个fork/join(此join非上文的join算子,而是指同步多个并行任务的barrier):把计算fork到每个分区,算完后join,然后fork/join下一个RDD的算子。如果直接翻译到物理实现,是很不经济的:一是每一个RDD(即使 是中间结果)都需要物化到内存或存储中,费时费空间;二是join作为全局的barrier,是很昂贵的,会被最慢的那个节点拖死。如果子RDD的分区到 父RDD的分区是窄依赖,就可以实施经典的fusion优化,把两个fork/join合为一个;如果连续的变换算子序列都是窄依赖,就可以把很多个 fork/join并为一个,不但减少了大量的全局barrier,而且无需物化很多中间结果RDD,这将极大地提升性能。Spark把这个叫做流水线(pipeline)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