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在一家中信书店,看到一本书叫《松浦弥太郎的100个人生信条》,第一眼就特别喜欢,想买下来,但是那本书有点旧,封皮还有点破了。问了店员有没有没拆封的,店员用电脑查了后说只有这本了。
离店时一直纠结要不要买,旁边有人说了一句直击灵魂的话:“你喜欢的是这本书里的内容,还是它的样子,如果是内容,封皮破不破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梦初醒,立即买下,直至现在这本书还放在我的桌上。书的人生信条适合偶尔拿起来翻看一页,不过这些对我而言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这本书,会想起那句话,时刻警醒自己。
它传达了一个关键的信息:“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人非常渴,喝同一口水时,一个用黄金杯,一个用陶土杯。
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了虚荣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
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
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戴着面具生活时间太长,以至于摘下后发现脸已经长成了面具的模样。
在哲学界,对于事物有本质和偶然两种属性。
- 本质属性是指一件事物必须具备的,如果不具备就不再是该事物。比如摩托车一定要有引擎和轮子,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摩托车。
- 偶然属性是指一件事物碰巧具有的属性,有没有这些属性不影响这件事物本身。比如摩托车的引擎可以是双缸引擎、六缸引擎,V8或其他种类的引擎,无论这些细节如何变化,不影响它是摩托车的事实。
以这本书为例,如果我只是在意这本书表面的封皮,那任意一本这样封皮的书,都能带给我这样的愉悦感。
又举个例子,很多人对自己的对象挑各种毛病,希望改这改那,不改就不行了,直到感情破裂分道扬镳。
ta没有真正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这个人,还是这个人的附加属性,还是只是想要这个人为了附加属性努力而表现的态度?
如果想要的是一些附加属性,不如直接换一个人,因为但凡拥有了这样属性的人,都能让ta爱上。
如果只是想让人去表现态度来证明爱,对人而言是一种消耗和愚弄,这就像是不停地抛出球让狗去捡回,在这条狗来回奔跑的过程,ta才能感觉到了被在乎和被爱。
同样,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也要问自己,这件事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以绘画为例:
你可以使用最奢侈的宝石级别的颜料,用最好的画板画笔,但是你不一定能创作出直击灵魂的作品。因为不取决于这些附加属性,而取决于对色彩的运用和对生活的理解。
以编程为例:
你可以使用最高级的编程语言,用最高配置的电脑,但是你不一定能写出精妙绝伦的算法。因为不取决于这些附加属性,而取决于逻辑思维和编程思想。
以健身为例:
你可以办最贵的健身卡,穿戴最高档的运动服饰和手表,但是你不一定能练出雕塑一般的身材。因为不取决于这些附加属性,而取决于持续克制欲望、忍受疼痛的能力。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本质属性,关注那些不容易变的东西,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水”,还是“杯子”?
钢铁侠有一句话说得好:
You can take away my house, all my tricks and toys. One thing you can’t take away. I am Iron Man.
(你可以摧毁我的房子,拿走我的把戏和玩具。但有一件事你无法拿走,那就是——我是钢铁侠)
你可以带走所有这些偶然附加的属性,但是你永远带不走这副强壮的身躯、智慧的大脑和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