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六讲》总结


    一杯咖啡,一本书,坐看人来人往,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享受片刻的孤独,也不失为一种美好。

    《孤独六讲》是蒋勋老师写的,分别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六个角度阐述了孤独的本质,并引用了很多书籍,是能扩展生命宽度的一本好书。

    之前看过蒋勋老师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很有收货,读了这本书,才真正感觉到蒋勋老师的文艺,旁征引博,贯通古今,能看得出蒋勋老师阅读量极大,无论是知识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为什么在热闹的聚会、紧密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心境上难以言喻的“孤独”?

    “薪水多少”、“父母好吗”、“何时结婚”……从小到大,我们不断重复地回答着类似的“关心”。
    我们可以不回答这样的问题吗?
    我们可以有一点跟自己独处的时间吗?
    我们可以保有一点个人的隐私吗?

    时常感到孤独,也早已习惯特立独行,并非是喜欢这样,只是找不到契合的灵魂罢了。

    没人知道你为什么会来到这座陌生又繁忙的城市,没人知道你为什么宁可少挣一些钱甚至放弃所谓的管理岗也要争取独处的时间,没人知道你笑容的背后曾经承受多大的失望,也没人知道你曾经为了追求爱与自由最后却弄得满是伤痕艰难自愈……

    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发达,信息流通速度越来越快,所有人都在追求快,所有人都想要得更多,然而整个社会却越来越孤独了。
    每个人都着急讲话着急表达,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快而先进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

    孤独,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当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才是巨大孤独感的原因,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

    个体的独立性应该表现在敢于跳脱大众的语言、说出怀疑和不同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结局或结论,与其是人云亦云的喧嚣,不如个人独处的宁静。这也是为什么总是喜欢一个人看书、健身甚至旅游的原因。

    这个世界上过得坦荡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人不能面对曾经的自己,以至于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一个月可见已经成了常态。

    孤独和寂寞不同,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孤独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的完美状态。

    孤独也是李白《月下独酌》里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孤独更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顿悟,是莫奈在无光的世界里作的画,是贝多芬在无声的世界里演奏的乐章。

    我们每个人都有社会身价和个人身价,在世俗眼里我们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标签,而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真实的自我,可能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

    死亡是生命本质的孤独,也是我们无法克服的宿命,既然注定死去,我们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也许,就是寻找意义的过程吧。

    没有任何一种社会是完美的,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才能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

    享受孤独的自由,也感受寂寞和荒凉,孤独让我们更有力量,孤独也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就用梵高的《星夜》来致敬此刻的孤独吧,愿每个孤独的夜晚都有星星和月亮陪伴,愿所有敢于追求爱与自由的人都能收获属于自己那份纯真和美好。

  • 相关阅读:
    Java
    Java
    Java
    Java
    运算问题
    Idea常用快捷键
    java变量和变量命名规范
    java常用数据类型和基本数据类型转换和进制和大数运算
    java注释和标识符规范
    使用命令行生成的第一个java程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qionghe/p/1369168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