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化测试等级


    http://book.51cto.com/art/201010/229978.htm

    自动化测试工具被看做是一种捕获、编辑、编程、数据驱动、使用动作词和回放的工具,可以划分为 5 个级别。

    (1)级别 1 捕获和回放

    级别 1是使用自动化测试的最低级别,在级别 1上建立捕获和回放。

    级别 1的优点:

    自动化测试的脚本能够自动生成,而不需要任何编程知识。

    级别 1的缺点:

    拥有大量的测试脚本,同时当需求和应用发生变化时相应的测试脚本也必须重新录制。

    级别 1的用法:

    当测试的系统不会发生变化时,小规模的自动化测试。

    (2)级别 2 捕获、编辑和回放

    在级别 2 中,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捕获想要测试的功能,建立捕获、编辑和回放,将测试脚本中的任何被写死的测试数据(如名字、账号等)从测试脚本的代码中完全删除,并将它们转换成变量。

    级别 2的优点:

    测试脚本开始变得更加完善和灵活,并且可以大大减少脚本的数量和维护的工作。

    级别 2的缺点:

    需要一定的编程知识,并且变更和维护几乎是不可能的。

    级别 2的用法:

    当进行回归测试时,被测试的应用变化很小,比如,仅仅是针对计算代码的变化,但是没有关于 GUI 界面的变化。

    (3)级别 3 编程和回放

    级别 3是面对多个构建版本的有效使用测试自动化的第一个级别,需要在实际的投资开始前确保团队和客户对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项目的信任度。没有对测试自动化工具进行适当培训的测试人员将不具备到达这个级别的能力。

    对自动化测试工具中的所有测试功能都必须要很好地理解,并且要掌握测试脚本语言的知识。

    级别 3的优点:

    确定了测试脚本的设计,能够在项目的早期就开始进行测试脚本的设计。

    测试人员要有适当的编码,使用与开发中相同的编码习惯是非常好的。

    级别 3的缺点:

    要求测试人员具有很好的软件技能,包括设计、开发等。

    级别 3的用法:

    大规模的测试套件被开发、执行和维护的专业自动化测试。级别 3 使你能够使用自动化测试并构建不同的回归测试(重用已有的自动化测试用例)。

    (4)级别 4 数据驱动的测试

    级别 4是一个专业的测试级别,要利用测试工具提供的所有的测试功能,拥有一个强大的测试框架,这个测试框架是基于被测试系统的变化快速创建一个测试脚本的测试功能库。级别4的维护成本相对比较低,在测试中会用到大量真实的数据。

    级别 4的优点:

    能够维护和使用良好的并且有效的模拟真实生活中数据的测试数据。

    级别 4的缺点:

    软件开发的技能是基础,并且需要访问相关的测试数据。

    级别 4的用法:

    大规模的测试套件被开发、执行和维护的专业自动化测试。级别 4 要求一些非常良好的测试数据。一个测试人员必须要花费一些时间来识别在哪里收集数据和收集哪些数据。

    (5)级别 5 使用动作词的测试自动化

    级别 5是自动化测试的最高级别,其主要思想是将测试用例从测试工具中分离出来。级别 5要求有一个具有高技能测试人员的团队,这些测试人员能够将测试工具中非常深奥的知识与他们具备的较强的编程能力结合起来。这个团队负责在测试工具中生成并维护测试的功能性,能够使测试工具从外部来源(比如 Excel 表或者数据库)中执行测试用例。在Excel 表中创建测试用例的时候,同时也要放置自动化测试工具执行时用到的特定动作词,并且要把相应的动作词与相应的测试用例放在一起,以提高查找效率。执行的过程是从 Excel 表中读取测试用例,并将测试用例转换成为测试工具能够理解的形式,然后使用不同的测试功能来执行测试。

    级别 5的优点:

    测试用例的设计被从测试工具中分离了出来;允许快速的测试用例的执行和基于用例的更好的估计。

    级别 5的缺点:

    需要一个具有工具技能和开发技能的测试团队,以提供并维护测试工程(框架)。

    级别 5的用法:

    专业的测试自动化能够使用 Excel 来生成实际的测试用例,当用例适当时需要做的工作也是非常简单的,可以集中时间来生成一个包含被需要的“对象映射”的测试用例(主流程)。通常多数的测试用例可以复制已有的测试用例,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通常这种修改是有限的。动作词语框架能够通过使用用例使紧密的并行测试用例的开发成为可能。

  • 相关阅读:
    第五次实验作业
    第四次作业
    java三
    java作业二
    java作业一
    作业11
    作业10
    作业9
    作业8
    作业7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gxuyuandashu/p/378050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