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用例名词讲解和实例


    测试用例包括:编号,用例名称,测试背景,前置条件,优先级,重要级,测试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

    测试用例每个公司都是不一样的,这里只是简单的模板,可以用来平常练习使用,下面我们一一讲解一下这几个名词的意思

    编号:编号具有唯一性、易识别性,由数字和字符组合成的字符串,如你可以简单的用1做开始依次递增。

          规则:系统测试用例:产品编号-ST-系统测试项名-系统测试子项名-XXX
          集成测试用例:产品编号-IT-集成测试项名-集成测试子项名-XXX
          单元测试用例:产品编号-UT-单元测试项名-单元测试子项名-XXX

    用例名称:测试用例的概括,简单的描述用例的出发点,关注点,原则上不能重复

    测试背景:描述当前所处测试阶段的,如测试登录功能时,那么就是登录功能已完善做的测试

    前置条件:执行当前测试用例需要的前提条件,是后续步骤的先决条件。如:登录账号时,前置条件就是账号已注册

    重要级:高:保证系统基本功能、核心业务、重要特性、实际使用频率高的测试用例;
        中:重要程度介于高和低之间的测试用例;
        低:实际使用频率不高、对系统业务功能影响不大的模块或功能的测试用例。

        实际工作还会有一个小版本叫做冒烟测试,是测试前的测试,如果没有通过则直接退回给开发,主要确认新的版本是否存在致命性bug,功能可以正常运行(不会出现跑不通的状况),不会影响下一轮的测试进行。

                  这里有一个前辈讲冒烟测试:https://www.cnblogs.com/leipei2352/archive/2011/05/22/2053365.html

        另外重要级看频率功能失效对用户的影响程度划分,比如一个正确账号密码,和错误账号密码,错误账号密码明显不大会出现重要级应该为低,但是在登录过程中如果失效造成的影响较大,所以为高级

    优先级:分为立即解决P1、高优先级P2、正常排队P3、低优先级P4,优先级高的快速处理,低的慢处理。当然这里的优先级和重要级没有联系,可能高重要级是低优先级。

                  分配流程:1)把你所有功能性验证(或基本路径(Happy Path))的测试标注为高优先级别

             2)把你所有错误和边界值或确认测试标注为中优先级别

             3)把你所有错误和边界值或确认测试标注为中优先级别

        这里摘取网上一小段内容,详细可以查看:https://wenku.baidu.com/view/f28003335f0e7cd1842536b0.html

    测试数据:这个好理解,利用等价类和边界值对要测试的数据进行编写就行,如登录测试,既要给出正确的账号密码,也要给出错误的账号密码

    测试步骤:1)要有条有理,一般分1,2,3步骤来写

                      2)需要在步骤中描述操作环境等信息

                      3)详细描述测试过程,言简意赅

    预期结果:应该出现的结果,使用错误的账号登录,应填写的结果为提示使用正确的账号密码登录

    实际结果:实际出现的结果,上例中如果输出的是登录成功,那么填写登录成功,即使使用的错误的账号

    题外

    什么情况下开始写测试用例呢?

    当客户整理出需求分析文档或者开发人员把项目开发出来,给我们系统文档、部署环境或数据库结构等,我们根据这些文档来开始设计和编写测试用例。切记,编写测试用例一定要以需求为参考!

    好用例标准:5C原则

    Clear:清晰的,用例的描述要清晰易懂,不要有歧义

    Concise:简洁的,用例描述不要太啰嗦

    Complete:完整的,用例内容是完整的,不能有缺失

    Consistant:一致的,用例的格式一致

    Correct:正确的,用例的内容要正确无误

    下面是我拿的网上的例子可以作为参考

     

  • 相关阅读:
    DataImport(译)
    Spring JDBC最佳实践(1)
    在Spring中快速使用EHCache注解
    VS 2010 WPF核心是哪些功能特性 ?
    [你必须知道的.NET]第十五回:继承本质论
    C#设置本地网络(DNS、网关、子网掩码、IP)
    [你必须知道的.NET]第十六回:深入浅出关键字using全接触
    逆变与协变
    C# 判断网站是否能访问或者断链
    接口与抽象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eyboon/p/1133979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