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最近想学习一下Unity3d,无奈发现现在大部分教程不仅是视频形式的,面对的也是美术、设计之类的非程序员,更多的时候都是把Unity3d当作PS一样的工具来用,真正面对程序开发的教程反而非常少,更不用说希望能研究到一些底层图形技术的技术工作者了。
说一下我看的两本Unity3d书籍吧。第一本是《Unity 3D游戏开发(第2版)》(宣雨松 著)。这本书算是大部分教程书籍中评价比较好的了,很多人推荐。不过个人感觉作者对Unity3D的知识有了太多的积累,已经忘记了初学者初学Unity3D的心态,知识也显得比较零散。不过这也是国内大多数书籍的通病了,更像是作者对知识的总结而不是成体系的向读者介绍知识。建议初学者看这本书一定要实操,喜欢头脑风暴的同学不适合这本书。
看的第二本书是《Unity Shader入门精要》(冯乐乐 著)。令人佩服的是这本书是位程序媛写的,可能正是因为如此,这本书写的确实非常细致到位。尤其是前面几章对渲染管线的描述,从Unity3D图形技出发,已然上升到计算机图形学的高度上,对学习其他的图形技术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毕竟很多图形技术都是通用的)。当时看了觉得确实很不错,因此还送了同事一本。
最后就是自己也想总结一下Unity3D的相关知识吧,本身是个程序猿,当然更多的会偏向游戏开发的程序员角度,或者图形技术的程序员的角度一点。
2. 概述
图形渲染技术的第一个HelloWorld当然应该就是绘制一个三角形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三角面是渲染物体的基础图元。作为高级的渲染引擎,像三角面这样的几何体甚至不需要我们去通过代码来绘制,但是却是我们学习的基础,立足于这个基础,我们以后能够渲染更加复杂的图形。
3. 详论
3.1. 准备
通过Unity Hub创建一个3D工程:
进入Unity3D环境,通过右键菜单,在"Hierarchy"视图中添加一个名为"Root"空的GameObject:
GameObject对象是Unity3D中得一个基础类,Unity3D中得绝大部分对象都是基于它实现的,比如相机、灯光、或者模型等。所以我们这里把创建的名为Root的GameObject对象作为场景的根节点。
在Root对象的Inspector面板中,可以看到一个"Add Component"按钮:
也就是说,通过"Add Component"按钮,我们可以挂接一些组件,这样,空的GameObject对象就成为了其他类型的对象。例如,我这里挂接一个C#脚本,通过C#脚本来绘制物体,那么这个GameObject,表示的就是一个渲染的物体。
在"Project"视图中,通过右键菜单创建一个C#脚本:
通过Root对象的Inspector面板中的"Add Component"按钮,将这个脚本,挂接到Root对象下:
3.2. 实现
通过"Project"视图的右键菜单中打开这个C#工程,可以看到我们添加的脚本"Main.CS":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UnityEngine;
public class Main : MonoBehaviour
{
// Start is called before the first frame update
void Start()
{
}
// Update is called once per frame
void Update()
{
}
}
这个脚本提供了两个方法:
- Start()表示初始化(第一帧)的时候需要更新的内容,通常用于初始化之后不再更新的内容。比如我们会在这里绘制一个物体。
- Update()表示每一帧都需要实时更新的内容,比如相机与鼠标键盘事件的交互。
那么就在Start()中进行绘制一个三角形的操作: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UnityEngine;
public class Main : MonoBehaviour
{
// Start is called before the first frame update
void Start()
{
GameObject main = GameObject.Find("/Root");
if (main == null)
{
return;
}
GameObject triangleGameObject = GreateTriangle();
triangleGameObject.transform.parent = main.transform;
}
GameObject GreateTriangle()
{
string name = "triangle";
Mesh mesh = new Mesh();
mesh.name = name;
Vector3[] vertices = new Vector3[3]
{
new Vector3(0, 0, 0),
new Vector3(0, 10, 0),
new Vector3(10, 0, 0)
};
mesh.vertices = vertices;
int[] triangles = new int[3] { 0, 1, 2 };
mesh.triangles = triangles;
GameObject triangleGameObject = new GameObject(name);
MeshFilter mf = triangleGameObject.AddComponent<MeshFilter>();
mf.sharedMesh = mesh;
MeshRenderer meshRenderer = triangleGameObject.AddComponent<MeshRenderer>();
return triangleGameObject;
}
// Update is called once per frame
void Update()
{
}
}
3.3. 解析
3.3.1. 场景树对象
在Start()函数中,首先我们找到了场景根节点Root,然后又通过调用GreateTriangle()函数,创建了一个三角形的GameObject对象,最后把这个三角形对象挂接到Root对象下:
void Start()
{
GameObject main = GameObject.Find("/Root");
if (main == null)
{
return;
}
GameObject triangleGameObject = GreateTriangle();
triangleGameObject.transform.parent = main.transform;
}
可以看到子对象挂接到父对象是通过GameObject对象中Transform对象来挂接的,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思维的体现:Transform其实是表达GameObject对象空间位置的的4X4矩阵,父节点设置Transform会影响到子节点的位置,子节点的初始位置都是基于父节点的Transform开始计算的。通过这种方式,再复杂的场景也可以组织成一个场景树节点:
3.3.2. 绘制方法
经过图形技术的多年发展,现在大部分图像渲染引擎都会把渲染的物体封装成两种对象:渲染物体的骨架封装成Mesh(网格),因为绝大多数物体都是通过一个个三角面片渲染出来的;渲染物体的血肉封装成Material(材质),影响最终渲染的效果,如物体的光感、质地。
所以,为了绘制一个三角形,当然应该先绘制一个Mesh:
GameObject GreateTriangle()
{
string name = "triangle";
Mesh mesh = new Mesh();
mesh.name = name;
Vector3[] vertices = new Vector3[3]
{
new Vector3(0, 0, 0),
new Vector3(0, 10, 0),
new Vector3(10, 0, 0)
};
mesh.vertices = vertices;
int[] triangles = new int[3] { 0, 1, 2 };
mesh.triangles = triangles;
//...
}
这里,我们给Mesh传入了三个顶点,以及顶点的三角面索引。三角面索引表示的是按照索引的顺序,通过顶点进行绘制,这样就可以使用较少的顶点进行绘制,节约空间,毕竟Mesh中很多三角面片是共顶点的。
接下来,给GameObject增加一个MeshFilter组件,通过这个组件挂接刚创建的Mesh;给GameObject增加一个MeshRenderer组件,这个组件是用来挂接Material的,不过暂时没有用上Material(但是必须增加MeshRenderer组件,否则不会显示物体)。
GameObject GreateTriangle()
{
//...
GameObject triangleGameObject = new GameObject(name);
MeshFilter mf = triangleGameObject.AddComponent<MeshFilter>();
mf.sharedMesh = mesh;
MeshRenderer meshRenderer = triangleGameObject.AddComponent<MeshRenderer>();
return triangleGameObject;
}
4. 结果
点击"Play",运行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