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is的常用操作


    redis的介绍: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
    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
    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redis的特点:
    
    1. 使用Redis有哪些好处?
    
    (1) 速度快,因为数据存在内存中,类似于HashMap,HashMap的优势就是查找和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
    
    (2) 支持丰富数据类型,支持string,list,set,sorted set,hash
    
    (3) 支持事务,操作都是原子性,所谓的原子性就是对数据的更改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4) 丰富的特性:可用于缓存,消息,按key设置过期时间,过期后将会自动删除
    
    
    2. redis相比memcached有哪些优势?
    
    (1) memcached所有的值均是简单的字符串,redis作为其替代者,支持更为丰富的数据类型
    
    (2) redis的速度比memcached快很多
    
    (3) redis可以持久化其数据
    
    
    3. redis常见性能问题和解决方案:
    
    (1) Master最好不要做任何持久化工作,如RDB内存快照和AOF日志文件
    
    (2) 如果数据比较重要,某个Slave开启AOF备份数据,策略设置为每秒同步一次
    
    (3) 为了主从复制的速度和连接的稳定性,Master和Slave最好在同一个局域网内
    
    (4) 尽量避免在压力很大的主库上增加从库
    
    (5) 主从复制不要用图状结构,用单向链表结构更为稳定,即:Master <- Slave1 <- Slave2 <- Slave3...
    
    这样的结构方便解决单点故障问题,实现Slave对Master的替换。如果Master挂了,可以立刻启用Slave1做Master,其他不变。
    
    
    
     
    
    4. MySQL里有2000w数据,redis中只存20w的数据,如何保证redis中的数据都是热点数据
    
     相关知识:redis 内存数据集大小上升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就会施行数据淘汰策略。redis 提供 6种数据淘汰策略:
    
    voltile-lru: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
    
    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allkeys-lru:从数据集(server.db[i].dict)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allkeys-random:从数据集(server.db[i].dict)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no-enviction(驱逐):禁止驱逐数据
    
     
    
    5. Memcache与Redis的区别都有哪些?
    
    1)、存储方式
    
    Memecache把数据全部存在内存之中,断电后会挂掉,数据不能超过内存大小。
    
    Redis有部份存在硬盘上,这样能保证数据的持久性。
    
    2)、数据支持类型
    
    Memcache对数据类型支持相对简单。
    
    Redis有复杂的数据类型。
    
    
    3),value大小
    
    redis最大可以达到1GB,而memcache只有1MB
    
    
    
    6. Redis 常见的性能问题都有哪些?如何解决?
    
     
    
    1).Master写内存快照,save命令调度rdbSave函数,会阻塞主线程的工作,当快照比较大时对性能影响是非常大的,会间断性暂停服务,所以Master最好不要写内存快照。
    
    
    2).Master AOF持久化,如果不重写AOF文件,这个持久化方式对性能的影响是最小的,但是AOF文件会不断增大,AOF文件过大会影响Master重启的恢复速度。Master最好不要做任何持久化工作,包括内存快照和AOF日志文件,特别是不要启用内存快照做持久化,如果数据比较关键,某个Slave开启AOF备份数据,策略为每秒同步一次。
    
     
    3).Master调用BGREWRITEAOF重写AOF文件,AOF在重写的时候会占大量的CPU和内存资源,导致服务load过高,出现短暂服务暂停现象。
    
    4). Redis主从复制的性能问题,为了主从复制的速度和连接的稳定性,Slave和Master最好在同一个局域网内
    
    
    
    
    7, redis 最适合的场景
    
    
    Redis最适合所有数据in-momory的场景,虽然Redis也提供持久化功能,但实际更多的是一个disk-backed的功能,跟传统意义上的持久化有比较大的差别,那么可能大家就会有疑问,似乎Redis更像一个加强版的Memcached,那么何时使用Memcached,何时使用Redis呢?
    
           如果简单地比较Redis与Memcached的区别,大多数都会得到以下观点: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v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持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1)、会话缓存(Session Cache)
    
    最常用的一种使用Redis的情景是会话缓存(session cache)。用Redis缓存会话比其他存储(如Memcached)的优势在于:Redis提供持久化。当维护一个不是严格要求一致性的缓存时,如果用户的购物车信息全部丢失,大部分人都会不高兴的,现在,他们还会这样吗?
    
    幸运的是,随着 Redis 这些年的改进,很容易找到怎么恰当的使用Redis来缓存会话的文档。甚至广为人知的商业平台Magento也提供Redis的插件。
    
    (2)、全页缓存(FPC)
    
    除基本的会话token之外,Redis还提供很简便的FPC平台。回到一致性问题,即使重启了Redis实例,因为有磁盘的持久化,用户也不会看到页面加载速度的下降,这是一个极大改进,类似PHP本地FPC。
    
    再次以Magento为例,Magento提供一个插件来使用Redis作为全页缓存后端。
    
    此外,对WordPress的用户来说,Pantheon有一个非常好的插件  wp-redis,这个插件能帮助你以最快速度加载你曾浏览过的页面。
    
    (3)、队列
    
    Reids在内存存储引擎领域的一大优点是提供 list 和 set 操作,这使得Redis能作为一个很好的消息队列平台来使用。Redis作为队列使用的操作,就类似于本地程序语言(如Python)对 list 的 push/pop 操作。
    
    如果你快速的在Google中搜索“Redis queues”,你马上就能找到大量的开源项目,这些项目的目的就是利用Redis创建非常好的后端工具,以满足各种队列需求。例如,Celery有一个后台就是使用Redis作为broker,你可以从这里去查看。
    
    (4),排行榜/计数器
    
    Redis在内存中对数字进行递增或递减的操作实现的非常好。集合(Set)和有序集合(Sorted Set)也使得我们在执行这些操作的时候变的非常简单,Redis只是正好提供了这两种数据结构。所以,我们要从排序集合中获取到排名最靠前的10个用户–我们称之为“user_scores”,我们只需要像下面一样执行即可:
    
    当然,这是假定你是根据你用户的分数做递增的排序。如果你想返回用户及用户的分数,你需要这样执行:
    
    ZRANGE user_scores 0 10 WITHSCORES
    
    Agora Game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Ruby实现的,它的排行榜就是使用Redis来存储数据的,你可以在这里看到。
    
    (5)、发布/订阅
    
    最后(但肯定不是最不重要的)是Redis的发布/订阅功能。发布/订阅的使用场景确实非常多。我已看见人们在社交网络连接中使用,还可作为基于发布/订阅的脚本触发器,甚至用Redis的发布/订阅功能来建立聊天系统!(不,这是真的,你可以去核实)。
    
    Redis提供的所有特性中,我感觉这个是喜欢的人最少的一个,虽然它为用户提供如果此多功能。
    支持的数据类型:  5种数据类型
    
    string  list   set  zset   hash
    
    redis={
            k1:'123',      字符串
            k2:[1,2,3,4],   列表/数组
            k3:{1,2,3,4}     集合
            k4:{name:'michael',age:23}  字典/哈希表
            k5:{('tank',18),('xixi',33)}  有序集合
    }
    
    
    特点:
    可以持久化
    单线程,单进程
                            redis的安装使用:    
    
    linux下安装: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0.6.tar.gz
    tar xzf redis-3.0.6.tar.gz
    cd redis-3.0.6
    make
    
    启动服务端:
    src/redis-server
    
    
    启动客户端:
    src/redis-cli
    redis> set foo bar
    OK
    redis> get foo
    "bar"
    window下的安装:参考以下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liuqingzheng/p/9831331.html    
    Python操作Redis之安装和支持存储类型
    
    安装redis模块
    
    pip3 install redis
    Python操作Redis之普通连接
    
    redis-py提供两个类Redis和StrictRedis用于实现Redis的命令,StrictRedis用于实现大部分官方的命令,并使用官方的语法和命令,Redis是StrictRedis的子类,用于向后兼容旧版本的redis-py.
    
    
    import redis
    
    r = redis.Redis(host='127.0.0.1', port=6379,password='12345')  # 只要设置了redis的密码,在连接时需要输入密码
    r.set('foo', 'Bar')
    print(r.get('foo'))
     Python操作Redis之连接池
    
    redis-py使用connection pool来管理对一个redis server的所有连接,避免每次建立、释放连接的开销。默认,每个Redis实例都会维护一个自己的连接池。可以直接建立一个连接池,然后作为参数Redis,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个Redis实例共享一个连接池。一般情况下可以考虑创建一个单例。
    
    
    import redis
    
    pool = redis.ConnectionPool(host='127.0.0.1', port=6379)
    r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ol)
    r.set('foo', 'Bar')
    print(r.get('foo'))

    redis的string操作:

    String操作,redis中的String在在内存中按照一个name对应一个value来存储。如图:

    set(name, value, ex=None, px=None, nx=False, xx=False)

    在Redis中设置值,默认,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修改
    参数:
         ex,过期时间(秒)
         px,过期时间(毫秒)
         nx,如果设置为True,则只有name不存在时,当前set操作才执行,值存在,就修改不了,执行没效果
         xx,如果设置为True,则只有name存在时,当前set操作才执行,值存在才能修改,值不存在,不会设置新值

    setnx(name, value)

    设置值,只有name不存在时,执行设置操作(添加),如果存在,不会修改

    setex(name,  time,value)

    # 设置值
    # 参数:
        time,过期时间(数字秒 或 timedelta对象)

    psetex(name, time_ms, value)

    # 设置值
    # 参数:
        # time_ms,过期时间(数字毫秒 或 timedelta对象

    mset(*args, **kwargs)

    批量设置值
    如:
        mset(k1='v1', k2='v2')
        或
        mget({'k1': 'v1', 'k2': 'v2'})

    get(name)

    获取值

    mget(keys, *args)

    批量获取
    如:
        mget('k1', 'k2')
        或
        r.mget(['k3', 'k4'])

    getset(name, value)

    设置新值并获取原来的值

    getrange(key, start, end)

    # 获取子序列(根据字节获取,非字符)
    # 参数:
        # name,Redis 的 name
        # start,起始位置(字节)
        # end,结束位置(字节)
    # 如: "军军" ,0-2表示 "军"所对应的字节,如需查看字符串,则需要转码。
    
    print(str(data,encode='utf-8')

    setrange(name, offset, value)

    # 修改字符串内容,从指定字符串索引开始向后替换(新值太长时,则向后添加)
    # 参数:
        # offset,字符串的索引,字节(一个汉字三个字节)
        # value,要设置的值

    setbit(name, offset, value)

    # 对name对应值的二进制表示的位进行操作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offset,位的索引(将值变换成二进制后再进行索引)
        # value,值只能是 1 或 0
     
    # 注:如果在Redis中有一个对应: n1 = "foo",
            那么字符串foo的二进制表示为:01100110 01101111 01101111
        所以,如果执行 setbit('n1', 7, 1),则就会将第7位设置为1,
            那么最终二进制则变成 01100111 01101111 01101111,即:"goo"

    getbit(name, offset)

    # 获取name对应的值的二进制表示中的某位的值 (0或1)

    bitcount(key, start=None, end=None)

    # 获取name对应的值的二进制表示中 1 的个数
    # 参数:
        # key,Redis的name
        # start,位起始位置
        # end,位结束位置

    bitop(operation, dest, *keys)

    # 获取多个值,并将值做位运算,将最后的结果保存至新的name对应的值
     
    # 参数:
        # operation,AND(并) 、 OR(或) 、 NOT(非) 、 XOR(异或)
        # dest, 新的Redis的name
        # *keys,要查找的Redis的name
     
    # 如:
        bitop("AND", 'new_name', 'n1', 'n2', 'n3')
        # 获取Redis中n1,n2,n3对应的值,然后讲所有的值做位运算(求并集),然后将结果保存 new_name 对应的值中

     strlen(name)

    # 返回name对应值的字节长度(一个汉字3个字节)

    incr(self, name, amount=1)

    # 自增 name对应的值,当name不存在时,则创建name=amount,否则,则自增。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amount,自增数(必须是整数)
     
    # 注:同incrby

    incrbyfloat(self, name, amount=1.0)

    # 自增 name对应的值,当name不存在时,则创建name=amount,否则,则自增。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amount,自增数(浮点型)

    decr(self, name, amount=1)

    # 自减 name对应的值,当name不存在时,则创建name=amount,否则,则自减。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amount,自减数(整数)

    append(key, value)

    # 在redis name对应的值后面追加内容
     
    # 参数:
        key, redis的name
        value, 要追加的字符串

                                                                                   reids 的 hash操作

    Hash操作,redis中Hash在内存中的存储格式如下图:

    hset(name, key, value)

    # name对应的hash中设置一个键值对(不存在,则创建;否则,修改)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key,name对应的hash中的key
        # value,name对应的hash中的value
     
    # 注:
        # hsetnx(name, key, value),当name对应的hash中不存在当前key时则创建(相当于添加)

    hmset(name, mapping)

    # 在name对应的hash中批量设置键值对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mapping,字典,如:{'k1':'v1', 'k2': 'v2'}
     
    # 如:
        # conn.hmset('xx', {'k1':'v1', 'k2': 'v2'})

     hget(name,key)

    # 在name对应的hash中获取根据key获取value

    hmget(name, keys, *args)

    # 在name对应的hash中获取多个key的值
     
    # 参数:
        # name,reids对应的name
        # keys,要获取key集合,如:['k1', 'k2', 'k3']
        # *args,要获取的key,如:k1,k2,k3
     
    # 如:
        # r.mget('xx', ['k1', 'k2'])
        #
        # print r.hmget('xx', 'k1', 'k2')

    hgetall(name)

    # 获取name对应hash的所有键值
    print(re.hgetall('xxx').get(b'name'))

    hlen(name)

    # 获取name对应的hash中键值对的个数

    hkeys(name)

    # 获取name对应的hash中所有的key的值

    hvals(name)

    # 获取name对应的hash中所有的value的值

    hexists(name, key)

    # 检查name对应的hash是否存在当前传入的key

    hdel(name,*keys)

    # 将name对应的hash中指定key的键值对删除
    print(re.hdel('xxx','sex','name'))

    hincrby(name, key, amount=1)

    # 自增name对应的hash中的指定key的值,不存在则创建key=amount
    # 参数:
        # name,redis中的name
        # key, hash对应的key
        # amount,自增数(整数)

    hincrbyfloat(name, key, amount=1.0)

    # 自增name对应的hash中的指定key的值,不存在则创建key=amount
     
    # 参数:
        # name,redis中的name
        # key, hash对应的key
        # amount,自增数(浮点数)
     
    # 自增name对应的hash中的指定key的值,不存在则创建key=amount

    hscan(name, 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 增量式迭代获取,对于数据大的数据非常有用,hscan可以实现分片的获取数据,并非一次性将数据全部获取完,从而放置内存被撑爆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cursor,游标(基于游标分批取获取数据)
        # match,匹配指定key,默认None 表示所有的key
        # count,每次分片最少获取个数,默认None表示采用Redis的默认分片个数
     
    # 如:
        # 第一次:cursor1, data1 = r.hscan('xx', 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 第二次:cursor2, data1 = r.hscan('xx', cursor=cursor1, match=None, count=None)
        # ...
        # 直到返回值cursor的值为0时,表示数据已经通过分片获取完毕

    hscan_iter(name, match=None, count=None)

    复制代码
    # 利用yield封装hscan创建生成器,实现分批去redis中获取数据
     
    # 参数:
        # match,匹配指定key,默认None 表示所有的key
        # count,每次分片最少获取个数,默认None表示采用Redis的默认分片个数
     
    # 如:
        # for item in r.hscan_iter('xx'):
        #     print item

      

                                                                reids的 list 操作

    List操作,redis中的List在在内存中按照一个name对应一个List来存储。如图:

     lpush(name,values)

    # 在name对应的list中添加元素,每个新的元素都添加到列表的最左边
     
    # 如:
        # r.lpush('oo', 11,22,33)
        # 保存顺序为: 33,22,11
     
    # 扩展:
        # rpush(name, values) 表示从右向左操作

     lpushx(name,value)

    # 在name对应的list中添加元素,只有name已经存在时,值添加到列表的最左边
     
    # 更多:
        # rpushx(name, value) 表示从右向左操作

    llen(name)

     name对应的list元素的个数

    linsert(name, where, refvalue, value))

    # 在name对应的列表的某一个值前或后插入一个新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where,BEFORE或AFTER(小写也可以)
        # refvalue,标杆值,即:在它前后插入数据(如果存在多个标杆值,以找到的第一个为准)
        # value,要插入的数据

    r.lset(name, index, value)

    # 对name对应的list中的某一个索引位置重新赋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index,list的索引位置
        # value,要设置的值

    r.lrem(name, value, num)

    # 在name对应的list中删除指定的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value,要删除的值  当存在这个删除的值时,与 num搭配使用
        # num,  num=0,删除列表中所有的指定值;
               # num=2,从前到后,删除2个; 存在value这个值,从前外后,依次删除与之相同的两个value即可
               # num=-2,从后向前,删除2个; 从后往前,依次删除两个value即可
    
    
    
    

    lpop(name)

    # 在name对应的列表的左侧获取第一个元素并在列表中移除,返回值则是第一个元素
     
    # 更多:
        # rpop(name) 表示从右向左操作

    lindex(name, index)

    在name对应的列表中根据索引获取列表元素

    lrange(name, start, end)

    # 在name对应的列表分片获取数据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start,索引的起始位置
        # end,索引结束位置  print(re.lrange('aa',0,re.llen('aa')-1))   索引取值骨头有股味

     ltrim(name, start, end)

    # 在name对应的列表中移除没有在start-end索引之间的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start,索引的起始位置
        # end,索引结束位置(大于列表长度,则代表不移除任何)

    rpoplpush(src, dst)

    # 从一个列表取出最右边的元素,同时将其添加至另一个列表的最左边
    # 参数:
        # src,要取数据的列表的name
        # dst,要添加数据的列表的name

    blpop(keys, timeout)

    # 将多个列表排列,按照从左到右去pop对应列表的元素
     
    # 参数:
        # keys,redis的name的集合
        # timeout,超时时间,当元素所有列表的元素获取完之后,阻塞等待列表内有数据的时间(秒), 0 表示永远阻塞
     
    # 更多:
        # r.brpop(keys, timeout),从右向左获取数据
    爬虫实现简单分布式:多个url放到列表里,往里不停放URL,程序循环取值,但是只能一台机器运行取值,可以把url放到redis中,多台机器从redis中取值,爬取数据,实现简单分布式


    eg:
    import redis
      pool = redis.ConnectionPool(host=xx,port=xx,password=xx)
      r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ol)

    r.lpush('test',11,22,33)
    r.lpush('test1',44,55,66)
    r.lpush('test2',77,88,99)

    while True:
      a = r.blpop(['tets','test1','test2'],3)
      print(a) # test 33 test 22 test 11 test1 66 ...... test2 77 none ..... 因此需要加上一个if判断!

    结果:会将redis里test,test1,test2里缓存的数据一个个的取出来,最终取完,redis里对应的name字段就没有values了!
    blpop补充:
    
    BLPOP 是阻塞式列表的弹出原语。 它是命令 LPOP 的阻塞版本,这是因为当给定列表内没有任何元素可供弹出的时候, 连接将被 BLPOP 命令阻塞。 当给定多个 key 参数时,按参数 key 的先后顺序依次检查各个列表,弹出第一个非空列表的头元素。
    
    非阻塞行为:
      当 BLPOP 被调用时,如果给定 key 内至少有一个非空列表,那么弹出遇到的第一个非空列表的头元素,并和被弹出元素所属的列表的名字 key 一起,组成结果返回给调用者。
    当存在多个给定 key 时, BLPOP 按给定 key 参数排列的先后顺序,依次检查各个列表。 我们假设 key list1 不存在,而 list2 和 list3 都是非空列表。考虑以下的命令:
    
      BLPOP list1 list2 list3 0
      BLPOP 保证返回一个存在于 list2 里的元素(因为它是从 list1 –> list2 –> list3 这个顺序查起的第一个非空列表)。
    
    
    阻塞行为:
      如果所有给定 key 都不存在或包含空列表,那么 BLPOP 命令将阻塞连接, 直到有另一个客户端对给定的这些 key 的任意一个执行 LPUSH 或 RPUSH 命令为止。
      一旦有新的数据出现在其中一个列表里,那么这个命令会解除阻塞状态,并且返回 key 和弹出的元素值。
      当 BLPOP 命令引起客户端阻塞并且设置了一个非零的超时参数 timeout 的时候, 若经过了指定的 timeout 仍没有出现一个针对某一特定 key 的 push 操作,则客户端会解除阻塞状态并且返回一个 nil 的多组合值(multi-bulk value)。
      timeout 参数表示的是一个指定阻塞的最大秒数的整型值。当 timeout 为 0 是表示阻塞时间无限制。
    
    
    什么 key 会先被处理?是什么客户端?什么元素?优先顺序细节
    
      当客户端为多个 key 尝试阻塞的时候,若至少存在一个 key 拥有元素,那么返回的键值对(key/element pair)就是从左到右数第一个拥有一个或多个元素的key。 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不会被阻塞。比如对于这个例子 BLPOP key1 key2 key3 key4 0,假设 key2 和 key4 都非空, 那么就会返回 key2 里的一个元素。
      当多个客户端为同一个 key 阻塞的时候,第一个被处理的客户端是等待最长时间的那个(即第一个因为该key而阻塞的客户端)。 一旦一个客户端解除阻塞那么它就不会保持任何优先级,当它因为下一个 BLPOP 命令而再次被阻塞的时候,会在处理完那些 被同个 key 阻塞的客户端后才处理它(即从第一个被阻塞的处理到最后一个被阻塞的)。
      当一个客户端同时被多个 key 阻塞时,若多个 key 的元素同时可用(可能是因为事务或者某个Lua脚本向多个list添加元素), 那么客户端会解除阻塞,并使用第一个接收到 push 操作的 key(假设它拥有足够的元素为我们的客户端服务,因为有可能存在其他客户端同样是被这个key阻塞着)。 从根本上来说,在执行完每个命令之后,Redis 会把一个所有 key 都获得数据并且至少使一个客户端阻塞了的 list 运行一次。 这个 list 按照新数据的接收时间进行整理,即是从第一个接收数据的 key 到最后一个。在处理每个 key 的时候,只要这个 key 里有元素, Redis就会对所有等待这个key的客户端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顺序进行服务。若这个 key 是空的,或者没有客户端在等待这个 key, 那么将会去处理下一个从之前的命令或事务或脚本中获得新数据的 key,如此等等。

    brpoplpush(src, dst, timeout=0)

    # 从一个列表的右侧移除一个元素并将其添加到另一个列表的左侧
     
    # 参数:
        # src,取出并要移除元素的列表对应的name
        # dst,要插入元素的列表对应的name
        # timeout,当src对应的列表中没有数据时,阻塞等待其有数据的超时时间(秒),0 表示永远阻塞

    自定义增量迭代

    # 由于redis类库中没有提供对列表元素的增量迭代,如果想要循环name对应的列表的所有元素,那么就需要:
        # 1、获取name对应的所有列表
        # 2、循环列表
    # 但是,如果列表非常大,那么就有可能在第一步时就将程序的内容撑爆,所有有必要自定义一个增量迭代的功能:
    import redis
    conn=redis.Redis(host='127.0.0.1',port=6379)
    # conn.lpush('test',*[1,2,3,4,45,5,6,7,7,8,43,5,6,768,89,9,65,4,23,54,6757,8,68])
    # conn.flushall()     删除当前库下的所有缓存,所以要慎用!!!
    def scan_list(name,count=2):
        index=0
        while True:
            data_list=conn.lrange(name,index,count+index-1)
            if not data_list:
                return
            index+=count
            for item in data_list:
                yield item
    print(conn.lrange('test',0,100))
    for item in scan_list('test',5):
        print('---')
        print(item)

                                    redis的 set 操作

    Set操作,Set集合就是不允许重复的列表

     sadd(name,values)

    # name对应的集合中添加元素

    scard(name)

    获取name对应的集合中元素个数

    sdiff(keys, *args)

    在第一个name对应的集合中且不在其他name对应的集合的元素集合

    略。。。

                                                     其他操作

    delete(*names)

    # 根据删除redis中的任意数据类型

    exists(name)

    # 检测redis的name是否存在

    keys(pattern='*')

    # 根据模型获取redis的name
     
    # 更多:
        # KEYS * 匹配数据库中所有 key 。
        # KEYS h?llo 匹配 hello , hallo 和 hxllo 等。
        # KEYS h*llo 匹配 hllo 和 heeeeello 等。
        # KEYS h[ae]llo 匹配 hello 和 hallo ,但不匹配 hillo 

    expire(name ,time)

    # 为某个redis的某个name设置超时时间

    rename(src, dst)

    # 对redis的name重命名为

    move(name, db))

    # 将redis的某个值移动到指定的db下

    randomkey()

    # 随机获取一个redis的name(不删除)

    type(name)

    # 获取name对应值的类型

    scan(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scan_iter(match=None, count=None)

    # 同字符串操作,用于增量迭代获取key

    管道

    redis-py默认在执行每次请求都会创建(连接池申请连接)和断开(归还连接池)一次连接操作,如果想要在一次请求中指定多个命令,则可以使用pipline实现一次请求指定多个命令,并且默认情况下一次pipline 是原子性操作。
    
    import redis
     
    pool = redis.ConnectionPool(host='127.0.0.1', port=6379)
     
    r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ol)
     
    # pipe = r.pipeline(transaction=False)
    pipe = r.pipeline(transaction=True)
    pipe.multi()
    pipe.set('name', 'alex')
    pipe.set('role', 'sb')
     
    pipe.execute()

    Django中使用redis

    方式一:

    utils文件夹下,建立redis_pool.py

    import redis
    POOL = redis.ConnectionPool(host='127.0.0.1', port=6379,password='12345',max_connections=1000)

    视图函数中使用:

    import redis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HttpResponse
    from utils.redis_pool import POOL
    
    def index(request):
        conn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OL)
        conn.hset('kkk','age',18)
    
        return HttpResponse('设置成功')
    def order(request):
        conn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OL)
        conn.hget('kkk','age')
    
        return HttpResponse('获取成功')

    方式二:

    安装django-redis模块

    pip3 install django-redis

    setting里配置:

    # redis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_redis.cache.RedisCache",
            "LOCATION": "redis://127.0.0.1:6379",
            "OPTIONS": {
                "CLIENT_CLASS": "django_redis.client.DefaultClient",
                "CONNECTION_POOL_KWARGS": {"max_connections": 100}
                # "PASSWORD": 12345, #  个人所设置的密码
            }
        }
    }

    视图函数:

    from django_redis import get_redis_connection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HttpResponse
    def test(request):
      conn = get_redis_connection()
      data = conn.get('name') # 从redis数据库里获取字段名为name的值
      return HttpResponse(data)


    上述使用是在设置了settings配置后完成的!
    补充:
    关于使用:from django.core.cache import cache
    时报错如下:
     django.core.exceptions.ImproperlyConfigured: Requested setting CACHES, but settings are not configured. You must either define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 DJANGO_SETTINGS_MODULE or call settings.configure() before accessing settings. 
    
    
    虽然在 python的命令行下 输入:
    python manage.py  shell 环境下能够使用,但是在真实环境下无法使用。
    
    解决方式:
    因是pycharm 要你配置一个  环境变量  DJANGO_SETTINGS_MODULE  这个变量告诉django项目去找哪一个settings 文件。  具体的步骤:
    在django项目里存在一个run按钮,点击进去后,找到python下的test选项,
    (注意不是django那一个),,然后修改里面的Environment variables 添加一项。名称是DJANGO_SETTINGS_MODULE  值是  你的settings,比如 mysite.settings 。
    
    保存好配置后就可以了。
    
    
    不够在test.py里使用时,发现下一次set得到数据会掩盖上一次的数据,且字符串数据会乱码,暂时无解!
    整理的缓存数据的前后端传输小例子:
    
    前后端分离获取缓存
    from rest_framework.views import APIView
    import time
    from django.core.cache import cache
    from django.http import JsonResponse
    
    ctime = time.time()
    cache.set('test_data', {'name': 'michael1', 'time': ctime}, 10)
    cache.set('test_data2',{'name':'michael2','time':ctime},3000)
    
    # 取数据
    class Test(APIView):
        def get(self,request):
            return JsonResponse([cache.get('test_data'),cache.
                                get('test_data2'),1234,5678,'妹子'],safe=False,json_dumps_params={'ensure_ascii':False})
    
    
    
    jsonresponse 可以传输汉子,列表,字典,不过要加上相关的配置。
  • 相关阅读:
    uva 1606 极角扫描
    Codeforces Round #304 (Div. 2) 题解
    Codeforces Round #306 (Div. 2) 题解
    Codeforces Round #299 (Div. 2) 题解
    树链剖分专题
    bzoj 1036: [ZJOI2008]树的统计Count
    bzoj 1007: [HNOI2008]水平可见直线
    bzoj 1003: [ZJOI2006]物流运输trans
    Codeforces Round #301 (Div. 2) 题解
    bzoj 1026: [SCOI2009]windy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angwenjun-666/p/1115973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