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SDN大作业


    一、小组介绍

    (1)组名:都可以

    (2)成员

    姓名 学号 博客链接
    吴珂雨(组长) 171709030 博客链接
    蔡峰 021700201 博客链接
    张辉 131700114 博客链接
    闫佳豪 061700232 博客链接
    陈思涵 031502507 博客链接

    二、分组实验:负载均衡

    (1)负载均衡程序

    github链接

    (2)演示视频

    B站视频链接
    优酷视频链接

    (3)实验拓扑

    (4)思路:

    1.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们的拓扑是有环路的,会造成环路风暴,首先要通过ARP请求解决环路造成的风暴,即在寻找的时候,如果位置在映射表里,就进行转发,如果没有就把它进行广播。
    2. 通过对有分叉的交换机下发组表来实现分流,解决流量的分流问题,因为组表只要下发一次 从而实现向多条路径转发的功能。

    (5)步骤:

    Step.1 创建拓扑
    Step.2 连接Ryu控制器
    Step.3 打开两个h1的终端,先进行h1 ping h2,再进行h1 ping h4
    Step.4 打开抓包工具wireshark
    Step.5 等待一段时间,可以看到比较清晰的波形
    Step.6 可以看到数据流有经过S1,S2,S3,S6,S7,S9,由此可以证明从交换机S1到交换机S10之间的数据流能够分摊到多条路径上

    (6)实验分工:

    成员 分工 工作量比例
    吴珂雨 30% 负责代码的编写以及文档的撰写
    蔡峰 40% 负责代码的编写以及演示视频的讲解和录制
    张辉 20% 负责视频字幕添加及上传
    闫佳豪 5% 负责查阅资料
    陈思涵 5% 负责查阅资料

    三、分组报告

    (1)选题:NFV

    (2)报告分工:

    成员 分工 工作量比例
    吴珂雨 35% 负责PPT制作、写讲稿、报告以及答辩
    蔡峰 25% 负责协助PPT制作、给出报告意见以及资料收集:NFV和SDN的关系
    张辉 15% 负责资料收集:NFV的优势和不足(挑战)
    闫佳豪 15% 负责资料收集:NFV产生的背景和关键技术
    陈思涵 10% 负责资料收集:NFV的应用

    四、课程总结:

    吴珂雨:

    说实话上学期选课的时候看到软件定义网络对应的课程性质是任意选修,我还觉得,这是门水课。
    但是学完了整个课程,我发现SDN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非常高的课程,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的操作、到博客撰写和上台报告,包括最后这次的大作业,每一个过程都有收获。
    总结这门课,在理论课程中初步了解了SDN,了解了相关的控制器以及负载均衡的思想和NFV的思想。
    通过实践,巩固了理论知识,学习到的东西大概有以下几项:

    • 初步掌握了mininet的使用,使用字符命令、可视化工具以及Python脚本创建拓扑。
    • 用ovs下发流表,査看流表。
    • 使用wireshark抓包以及获取有用的数据。
    • 初步了解了ODL控制器,用ODL查看拓扑,下发流表,获取流表,并用uri接口获取端口数据。
    • 借助Postman通过ODL的北向接口下发流表以及查看流表。
    • 了解了Ryu控制器
    • 对P4语言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最后再来说一说最后的报告和大作业,作为报告负责人,我翻遍了各大博客和论坛(实际上是想找点通俗易懂的话,怕过于复杂我念都念不顺畅),查找SDN和NFV的资料,并且整合我们组成员们收集的资料,写稿再制作PPT。实际上收获了蛮多的,队友也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更明白如何去完成一个报告,也更了解了SDN和NFV。
    这次的大作业我们采用的是RYU控制器,实际上我们也想采用把接口封装好了以及解决了网络风暴的ODL,但是ODL从来没给过机会,尝试了各种办法也没能下载下来。所以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最开始遇到的就是网络风暴,请教了厉害的大佬们,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最后成就感满满!

    蔡峰:

    ①其实刚开始看到这门课程,印象里是一门很高深的课,因为软件定义网络这六个字确实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这门课程也是带我进入了大学学习的另一个领域,学习到的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和技术工具,所以在一个课程结束后我感觉自己还是收获满满。
    ②这门课程是兼顾实验和理论的,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是回归理论的过程。在理论课上,能了解许多没有那么熟悉甚至是没有听过的知识,这在精神层面上也是一种进步。而在实验课上,老师的实验课讲解很到位,最主要这些内容的大体框架在理论课朱老师都有过涉猎,所以实验过程也是温习课程的一个过程,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意义,时至今天仍觉得令人意犹未尽。
    ③实际上,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理论课的讲课中,所以我做的整体效果包括我的熟练程度很大是因为实验课知识的运用当然还包括实验老师和助教的耐心指导,很庆幸林老师把这些比较抽象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讲的通俗易懂,在其他同学的博客中我也寻找到了许多帮助。既然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配套课程,那肯定是有教学组这样安排的道理,果然在实验课就验证了这一个道理。
    ④最后谈一下SDN大作业,我整整肝了两天半,因为大部分的小组都是采用OpenDayLight去做,我打算用一下RYU做个创新(实际上是OpenDayLight安装不下来),但是计划挺美的,实际上RYU就是一个全自由的过程,OpenDayLight是已经解决过网络风暴的并且很多接口是配套给出的,但是这些在RYU里都要自己来做,所以在做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向几个同学有过请教,很庆幸最后完成了它,感谢这个学习过程,让我收获颇丰。随着课程结束,SDN暂告一段落,望来日再会。

    张辉:

    一开始以为软件定义网络是一门传统的网络课,后来发现这是一门新兴的课程。通过本学期SDN的课程学习,接触到了比较前沿的与SDN相关的新概念和新知识,而且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棒。让我对晦涩难懂的网络课,有更直观的理解。每次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攻克困难,最终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知识方面,还有坚持和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收获将会助力于我今后的学习之路,不断成长。

    闫佳豪:

    时间真的很快,这次到了课程总结的时候了。
    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是一门怎样的课。“软件定义网络”应该是一门软件课吧,结果上了课才明白,原来使用软件的方法去实现网络。在刚了解了以后感觉,SDN技术真的很棒啊,这样的思想真的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课上,我们通过一些平台去实现了简单的网络,用编程的方法搭建网络,真的感觉十分的方便快捷。
    课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很多前沿的技术,确实要比其他选择传统的课要有意思一些。
    最后的大实验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在做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很多。在这个过程中,队友的实力很强,直接带飞,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总之,是一门很值得学习的课程,以后有机会可以去做更深的研究。

  • 相关阅读:
    javascript的严格模式:use strict
    Ionic在线打包IOS平台应用
    安装nodejs6.9x以后,原来在nodejs4.2.x中运行正常的ionic项目出现问题的解决
    cordova插件分类
    ionic 启用sass
    ngCordova
    为Asp.net WebApi 添加跨域支持
    使用ionic framework创建一个简单的APP
    研究主题
    近两天让我羞愧难当的遭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athyccathy/p/1214976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