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V1.0


    1. 测试项目概述与测试目的 
    1.1 项目概述 
      本部分主要是针对即将进行压力测试的对象(接口、模块、进程或系统)进行概要的说明,让人明白该测试对象的主要功能与作用及相关背景。 
    1.2 测试目标 
      简要列出进行本次压力测试的主要目标(目的)。 
    1.3 名词解释 
      性能测试过程中涉及的业务和技术方面的专业名词。 
    1.4 参考文档 
      列出与本文档相关的参考文档名称。 
    2. 测试对象的拓扑结构 
      本部分主要以图表加文字的方式,对待测试对象(接口、模块、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描述,并标上必要的数据流向。注意:若生产实际跨越物理主机的模块(进程,数据库)部署应在拓扑图中要标示出来。 
    3. 测试环境与测试数据 
      3.1 测试环境 
      主要指软件实际运行的平台,以及软硬件配置,操作系统及版本,数据库名称及版本,客户端机器配置等方面内容。 
      3.2 测试数据 
      根据性能(压力)测试方案(计划)中测试数据的要求,结合测试方案与测试用例,构造符合要求的测试数据(包括系统初始数据与测试发送数据),并描述测试数据的总量及简述这些测试数据生成的方法。 
    4. 测试策略 
      4.1 测试方案 
      根据测试目的,写出测试的总体方案(方法)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等。 
      4.2 测试场景 
      针对测试目的,结合所测对象的具体特征,设计出达到要求的并且符合真实生产场景的测试场景。 
      4.3 测试用例 
      根据测试场景,转换成对应的测试用例。 
    5. 测试执行步骤 
      具体描述每个场景的测试执行步骤,并同时说明采集的相关指标值。 
    6. 测试结果 
      针对每一个测试场景的相关测试观测指标要进行采集与记录(测试执行前,过程中,执行完),指标的采集可以通过工具,手工以及编写脚本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并把采集的这些指标值,通过表格或图表的方式陈列出来。 
    7. 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收集的测试结果,首先要进行程序资源消耗分析(CPU,内存,磁盘)与IO分析,接着要根据测试目的(目标)项进行对应分析,最后根据测试结果记录表中各个场景的对比分析,从中分析归纳出,影响系统压力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可选),并借助图表的方式来表达。直观且有说服力。 
    8. 程序改进与建议 
      如果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值相差太远或达不到,结合测试过程中所观测到的各种信息,测试人员有针对性提出程序的改进方向与建议(包括系统参数或配置文件的配置),供开发人员改进参考或生产程序部署运行配置参考。 
    9. 测试结论 
    根据测试结果与测试分析,得出性能(压力)测试是否通过的结论。只有2种结论,通过或者不通过。同时要增加因测试环境与真实环境差异、测试数据模型与真实数据模型差异以及测试场景与真实场景差异的大小评估对测试结果或结论的影响。 
    备注:一般为了直接反馈最终结果,我们会将测试结论前置,或将测试结论作为报告摘要进行反馈,同时给出性能测试报告作为附件。

  • 相关阅读:
    02-30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
    02-28 scikit-learn库之线朴素贝叶斯
    02-27 朴素贝叶斯
    02-26 决策树(鸢尾花分类)
    047 选项模式
    第二节:师傅延伸的一些方法(复习_总结)
    第一节:登录流程
    第一节:对应拼音编码查询(后续更新)
    前端对象
    Form表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yron0918/p/784387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