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03709



    一.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实践
    实践作为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观点。
    (2).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
    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意识
    意识形态。
    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投身社会实践。
    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通过指到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4.价值,剩余价值,使用价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5.资本主义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期速度受那些影响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
    (2).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
    (3).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
    (4).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土地价值是由地租和银行存款利率决定的。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
    条件: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源泉: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
    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原因: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劝垄断
    源泉: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转化形式


    二.党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触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马克思注意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表现?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
    (3).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
    (4).马克思主义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整理和发展整理。
    为什么必须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保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三.论述题(辩证关系)
    1.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他们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结合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
    (1).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2.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内容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以及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立的发展规律,并不总是和社会存在保持一致和平衡。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意义
    (1)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
    (2)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
    (3)它具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功能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区别,感性认识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3),联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 相关阅读:
    蛙蛙请教:问几个面向对象设计的问题
    推荐一些flash和asp.net结合开发的文章
    写一个跟踪的类库
    蛙蛙推荐:有关随机数的一些讨论
    蛙蛙推荐:用ASP.NET WEB Services和Flash MX 2004打造MP3播放器
    HiveQL学习
    Linux rpm 命令参数使用详解[介绍和应用]
    java.util.concurrent.locks.Condition 例子程序探讨
    [转]sudoers设置
    配置linux电脑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yfei/p/638981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