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议的一些常量记录


    1、AF_INET

    AF 表示ADDRESS FAMILY 地址族,包括了tcp、udp,IPX、pipe什么的就不用AF_INET这个值,PF 表示PROTOCOL FAMILY 协议族,但这两个宏定义是一样的,所以使用哪个都没有关系。

    Winsock2.h中

      #define AF_INET 0 /* internetwork: UDP, TCP, etc. */ 

      #define PF_INET AF_INET

    所以在windows中AF_INET与PF_INET完全一样,而在Unix/Linux系统中,在不同的版本中这两者有微小差别,对于BSD,是AF,值为2,对于POSIX是PF

    2、SOCKADDR_IN与SOCKADDR

    struct sockaddr {
    unsigned short sa_family;     /* address family, AF_xxx */
    char sa_data[14];                 /* 14 bytes of protocol address,sa_data则包含该socket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
    sa_family是地址家族,一般都是“AF_xxx”的形式。好像通常大多用的是都是AF_INET。
    sa_data是14字节协议地址。
    此数据结构用做bind、connect、recvfrom、sendto等函数的参数,指明地址信息。

    但一般编程中并不直接针对此数据结构操作,而是使用另一个与sockaddr等价的数据结构
    sockaddr_in(在netinet/in.h中定义):
    struct sockaddr_in {
    short int sin_family;                      /*地址协议族 */
    unsigned short int sin_port;       /* 端口号 */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IP地址*/

    unsigned char sin_zero[8];         /* Same size as struct sockaddr */
    };
    struct in_addr {
    unsigned long s_addr;
    };

    typedef struct in_addr {
    union {
                struct{
                            unsigned char s_b1,
                            s_b2,
                            s_b3,
                            s_b4;
                            } S_un_b;
               struct {
                            unsigned short s_w1,
                            s_w2;
                            } S_un_w;
                unsigned long S_addr;
              } S_un;
    } IN_ADDR;

    sin_family指代协议族,在socket编程中只能是AF_INET
    sin_port存储端口号(使用网络字节顺序)
    sin_addr存储IP地址,使用in_addr这个数据结构
    sin_zero是为了让sockaddr与sockaddr_in两个数据结构保持大小相同而保留的空字节。
    s_addr按照网络字节顺序存储IP地址

    sockaddr_in和sockaddr是并列的结构,指向sockaddr_in的结构体的指针也可以指向
    sockadd的结构体,并代替它。也就是说,你可以使用sockaddr_in建立你所需要的信息,
    在最后用进行类型转换就可以了bzero((char*)&mysock,sizeof(mysock));//初始化
    mysock结构体名
    mysock.sa_family=AF_INET;
    mysock.sin_addr.s_addr=inet_addr("192.168.0.1");
    ……
    等到要做转换的时候用:
    (struct sockaddr*)mysock

    3、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domain指明所使用的协议族,通常为PF_INET或AF_INET,表示互联网协议族(TCP/IP协议族);type参数指定socket的类型: SOCK_STREAM 或SOCK_DGRAM,Socket接口还定义了原始Socket(SOCK_RAW),允许程序使用低层协议;protocol通常赋值 "0"。 Socket()调用返回一个整型socket描述符,你可以在后面的调用使用它。

    4、nt bind(int sockfd,struct sockaddr *my_addr, int addrlen); 

      Sockfd是调用socket函数返回的socket描述符,my_addr是一个指向包含有本机IP地址及端口号等信息的sockaddr类型的指针;addrlen常被设置为sizeof(struct sockaddr)。

      Bind()函数在成功被调用时返回0;出现错误时返回 "-1"并将errno置为相应的错误号。需要注意的是,在调用bind函数时一般不要将端口号置为小于1024的值,因为1到1024是保留端口号,你可以选择大于1024中的任何一个没有被占用的端口号。
    5、int connec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_addr,int addrlen); 

      Sockfd 是socket函数返回的socket描述符;serv_addr是包含远端主机IP地址和端口号的指针;addrlen是远端地质结构的长度。 Connect函数在出现错误时返回-1,并且设置errno为相应的错误码。

    6、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Sockfd 是Socket系统调用返回的socket 描述符;backlog指定在请求队列中允许的最大请求数,进入的连接请求将在队列中等待accept()它们(参考下文)。Backlog对队列中等待 服务的请求的数目进行了限制,大多数系统缺省值为20。如果一个服务请求到来时,输入队列已满,该socket将拒绝连接请求,客户将收到一个出错信息。

      当出现错误时listen函数返回-1,并置相应的errno错误码。

    7、int accept(int sockfd, void *addr, int *addrlen); 

      sockfd是被监听的socket描述符,addr通常是一个指向sockaddr_in变量的指针,该变量用来存放提出连接请求服务的主机的信息(某 台主机从某个端口发出该请求);addrten通常为一个指向值为sizeof(struct sockaddr_in)的整型指针变量。出现错误时accept函数返回-1并置相应的errno值。
      首先,当accept函数监视的 socket收到连接请求时,socket执行体将建立一个新的socket,执行体将这个新socket和请求连接进程的地址联系起来,收到服务请求的 初始socket仍可以继续在以前的 socket上监听,同时可以在新的socket描述符上进行数据传输操作。

    8、Send()和recv()这两个函数用于面向连接的socket上进行数据传输。
    Send()函数原型为:
      int send(int sockfd, const void *msg, int len, int flags);
      Sockfd是你想用来传输数据的socket描述符;msg是一个指向要发送数据的指针;Len是以字节为单位的数据的长度;flags一般情况下置为0(关于该参数的用法可参照man手册)。
      Send()函数返回实际上发送出的字节数,可能会少于你希望发送的数据。在程序中应该将send()的返回值与欲发送的字节数进行比较。当send()返回值与len不匹配时,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
    char *msg = "Hello!";
    int len, bytes_sent;
    ……
    len = strlen(msg);
    bytes_sent = send(sockfd, msg,len,0);
    ……
    recv()函数原型为:
    int recv(int sockfd,void *buf,int len,unsigned int flags);
      Sockfd是接受数据的socket描述符;buf 是存放接收数据的缓冲区;len是缓冲的长度。Flags也被置为0。Recv()返回实际上接收的字节数,当出现错误时,返回-1并置相应的errno值。
    9、Sendto()和recvfrom()

      他们用于在无连接的数据报socket方式下进行数据传输。由于本地socket并没有与远端机器建立连接,所以在发送数据时应指明目的地址。
    sendto()函数原型为:
    int sendto(int sockfd, const void *msg,int len,unsigned int flags,const struct sockaddr *to, int tolen);
    该函数比send()函数多了两个参数,to表示目地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信息,而tolen常常被赋值为sizeof (struct sockaddr)。Sendto 函数也返回实际发送的数据字节长度或在出现发送错误时返回-1。
    Recvfrom()函数原型为:
    int recvfrom(int sockfd,void *buf,int len,unsigned int flags,struct sockaddr *from,int *fromlen);
    from是一个struct sockaddr类型的变量,该变量保存源机的IP地址及端口号。fromlen常置为sizeof (struct sockaddr)。当recvfrom()返回时,fromlen包含实际存入from中的数据字节数。Recvfrom()函数返回接收到的字节数或 当出现错误时返回-1,并置相应的errno。
    如果你对数据报socket调用了connect()函数时,你也可以利用send()和recv()进行数据传输,但该socket仍然是数据报socket,并且利用传输层的UDP服务。但在发送或接收数据报时,内核会自动为之加上目地和源地址信息。
    10、结束传输
    当所有的数据操作结束以后,你可以调用close()函数来释放该socket,从而停止在该socket上的任何数据操作:
    close(sockfd);
    你也可以调用shutdown()函数来关闭该socket。该函数允许你只停止在某个方向上的数据传输,而一个方向上的数据传输继续进行。如你可以关闭某socket的写操作而允许继续在该socket上接受数据,直至读入所有数据。
    int shutdown(int sockfd,int how);
    Sockfd是需要关闭的socket的描述符。参数 how允许为shutdown操作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0-------不允许继续接收数据
    ?1-------不允许继续发送数据
    ?2-------不允许继续发送和接收数据,
    ?均为允许则调用close ()
    shutdown在操作成功时返回0,在出现错误时返回-1并置相应errno。

    11、inet_pton

    Linux下IP地址转换函数,可以在将IP地址在“点分十进制”和“整数”之间转换

    而且,inet_pton和inet_ntop这2个函数能够处理ipv4和ipv6。算是比较新的函数了。

    int inet_pton(int af, const char *src, void *dst);

    意义:af = AF_INET

      src为指向字符型的地址,即ASCII的地址的首地址(ddd.ddd.ddd.ddd格式的),函数将该地址

      转换为in_addr的结构体,并复制在*dst中

      af =AF_INET6

      src为指向IPV6的地址,,函数将该地址

      转换为in6_addr的结构体,并复制在*dst中

  • 相关阅读:
    .NET.GC 浅谈.net托管程序中的资源释放问题 (转帖)
    VB 中实现 For Each
    创建 ODBC 数据源以连接到 Windows CE 设备上的Sybase数据库
    VB 调用水晶报表2
    VC数据类型
    对.Net 垃圾回收Finalize 和Dispose的理解
    C# 播放器
    [转载]帮助C#菜鸟进入GDI+开发
    线程间操作无效: 从不是创建控件 的线程访问它
    VB.Net 中 WithEvents、AddHandl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ugY/p/222515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