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经验系列--序


       昨天看了一个极客时间在Bilibili的视频,主讲人是左耳朵耗子(陈皓),谈技术人员的成长和一些行业经验分享,这里给出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7411F7x3?from=search&seid=2133372842380459026)。我看完之后感触还是很多的。

      这里先不聊这期视频的内容和感想,只是说说为什么这个视频让我有想法来写这个“成长经验”系列。

    ————————————————————

      首先,从自己的经历开始说吧。

      我是一个非计算机专业2015年入行后端Java开发接近六年的半吊子。2015-2017年,在一个传统制造业的信息部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基本上,这两年的经历只能算是入行了半只脚。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年的头一年,基本上是从0基础开始,手足无措地来什么需求学习什么内容,而且速度很慢,到了一年结束,勉强可以接住当时对外的一个比较小的服务模块,改改参数,写一些简单的逻辑,然后跟其它组的同学进行协同、沟通。到了第二年,基本还是老样子,只是延续了第一年的状态,虽然慢慢开始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想要做出调整,但是对于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完全没有思路。所以说,两年下来,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开发,但没有自己去真正掌控一个完整的项目,所以是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对于公司指派的师傅也是依赖很严重,这样的状态我觉得入行半只脚是比较客观的。

      在往后,去了一家央企,整日无所事事。技术上,没有什么很复杂的场景要做,基本就是一些很小的任务,而且都是实验性质,不需要推向市场面对真实客户的。不加班,活儿很少,提前发工资,福利好,假期多,周围同事都是比较轻松自在的状态,不乏很多混日子的,整个就是钱多事少福利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很舒服的状态下,我的心里却无比恐慌。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一旦部门有什么人事变动,将自己推到市场上去竞争,那就完蛋了。所以没过多久,就开始自己联系一些外包的活,想看看到底能不能在技术上独立地撑起一个完整的项目。也就从那个时候起,自己就开始完整地思考一个小项目该怎么落地、如何设计表、设计模块、选什么框架等等细节。整个过程,虽然也会去技术群里找人问细节,但从那个时候开始,真正地从心理上摆脱了在上一家公司那种对于师傅的依赖。这些在做之前没有想到的收获,都让我越来越觉得,应该自己主动干点什么,而不是在一个混沌度日的地方腐烂下去。

      差不多从开始接外包开始算半年之后,我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去了一家创业型的小公司。规模很小,就是那种随处可见的一个大老板,带着几个销售,想吃点互联网红利,就差一个程序员的那种小公司。在这里,我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尝试,结局不怎么好。但是这期间,跟大老板做好沟通工作之后,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尝试,这种自由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利,如果我想,甚至可以去一线的市场进行销售,回来再设计代码和产品实现。在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接触了一线的销售,频繁地参加产品研讨会,对于整个行业的政策、市场、渠道以及客户定位都有了认识,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以前根本没有机会去了解,但是对未来可能很有帮助的东西;在了解这些之后,系统的技术落地、产品设计、开发人员的分工安排以及后期的测试、运维和产品的运营,全部参与了。这一个完整的闭环,让我真正对市场和产品有了认识,看待技术的角度多了其它维度的东西,更加立体,更加全局,我认为这对一个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宝贵的经验。同时在这个过程里,也慢慢看到了,技术是分层次,分阶段的,自己到底处在哪个层次和阶段,心里渐渐有点谱了,知道对标上什么规模的工程自己还缺什么。这种对于自身和市场的定位,其实也是很重要的,这个定位越准确,对于以后自己在职场上、技术生涯上的发展所带来的指导意义也就越大。在差不多1年多,老板的资金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再加上各种观念的冲突,我离开了这个为之奋斗了三百多天的地方,到了一家技术和做事流程都很专业的公司,我相信可以在这里补充很多以前缺失的东西。

    ————————————————————

      几段工作经历中,我走了不少弯路,但是整个过程中,我对于如何提升自我的技术水平和未来这个行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一直都有一种焦虑般地关注。每个人肯定会有不同的境遇,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能够缓解这种焦虑的,除了自身的工作经验逐渐让自己对行业有更深的认识之外,最最重要的,是与人的沟通和交流。

      可以说,这种沟通和交流,就像开卷有益一样,只要你愿意,这个沟通和交流一定是可以给自身带来一些成长的,只是大小程度不同,维度不同而已。跟身边的技术方向的伙伴或者前辈交流,能够加强对于业务或者业务强相关的技术方面的认知;在技术圈内,一些互不相识的技术伙伴交流,能够了解一些市场上不同公司对于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也能够了解同行伙伴的成长状态,看到别人正在做的事情。如果能够找到一些观点相近,志同道合的伙伴,那对于自身也是会有很多帮助的;另外,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行业大牛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不论是技术本身还是行业经验,都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很多时候,会在思维上给我们带来冲击,而这种冲击正是一个成长的标志。

      基于此,我想不论是哪种方式,只要是让我感受到了在这种或双向或单向的沟通中,体会到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东西,我会把它记录下来。一是方便自己查阅,二是作为一种输出,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整理思路,再次思考怎么让这些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如果这个记录了前辈、大佬、甚至是其它老大哥的看待行业和技术的一些思路,能够给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带来一星半点的收获,那我觉得就更值得了,完全是超出预期的收获。这就是记录这一系列的初衷。我也希望,这些记录和其它的blog能够带来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成长。如果有质疑的声音,也欢迎留言讨论,我相信这样的碰撞过程会让我们在认知上,不断地向真相靠近。

      共勉。

  • 相关阅读:
    SQL练习(Navicat premium)
    jmeter Thread Name 后面数字1-1 1-2的意思
    jmeter用Stepping Thread Group 递增并发数
    打开文件提示“已被macos使用“,不用每次都设置一遍
    查看访问网页的接口
    mac常用快捷键
    mac修改hosts保存报错
    文本编辑器
    excel时间戳转化为日期
    jmeter察看结果树左侧的请求名称显示为空 开始时间显示1970-01-01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ruceChan0018/p/1499526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