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私设小金库,毁掉响水棉麻厂


    被告席上站着响水县供销合作总社原党委书记、主任兼县棉麻公司总经理于某,供销合作总社原副主任罗某,县轧花厂(隶属县棉麻公司)原厂长兼党总支书记陈某等人。经营三年,亏损了 3489 万元。把企业给毁掉了。

    响水县棉麻公司,1981 年 6 月组建。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响水县,是个产棉大县,作为产棉大县的棉麻公司,其经济效益一直很好,是县里的利税大户,在盐城市供销系统中独树一帜,多次被市政府、县政府评为星级企业。

    然而,自 1997 年初,于某担任公司总经理之后,企业经济效益却急转直下。于某任职三年,公司累计亏损 5161 万元,剔除政策性亏损因素,亏损额高达 3489 万元。截止 1999 年 12 月,公司资产总值 16547 万元,负债总额 19840 万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那么,公司亏损究竟“亏”在哪里呢?2005 年 2 月至 6月,响水县纪检、检察、审计等部门开展了对县棉麻公司的联合审查,终于揭开了企业亏损的真正原因,查出了一起发生在县棉花供销系统的经济“窝案”。

    1. 案例分析

    1.1. 一次性核减固定资产、核销呆坏账

    核减: 金融、财政术语,指审核后决定减少。例如:

    XX县人民政府:
    
      我镇20XX年购买的桑塔纳SVW7180CE小轿车,购买金额5万元。因该车购买年限较长,使用频率大,且经过多次大修,已无法使用,处于闲置状态。于20XX年11月份将该车申请报废。
    
      为此,特恳请县政府批准核减该车资产为感!
    
                                    XX镇人民政府
    
    XX市财政局:
    
      我局原有的用于档案存放的12套铁皮橱因使用年份较长,已不能适应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我局拟将这部分资产作报废处理,原值共计2400元。
    
      特此请示。
    

    1998 年末,该公司一次性核减固定资产损失 104 万元,公司给经理们购置的 6 部总价值近10 万元的手机,也被一次性核减了。

    至 1999 年末,该公司的银行贷款额高达 15512 万元,而公司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总额高达 17658 万元。这巨额的资金占用,使公司不仅要支付高额利息,还要承担沉重的经营风险。

    于是,从 1998 年开始,公司着手核销呆账。当年年末一次性核销7个企业的坏账 294 万元,其中,县轧花厂坏账就达 246 万元;1999 年末又一次性核销坏账 931 万元。这些坏账仅仅是账龄超过了 3 年,其中甚至包括某纺织有限公司1998年所欠的棉花销售款 114.15 万元。

    1.2. 私设“股金”账户造成 377 万元资金流失

    由于国家对棉花资金的管理很严,要求封闭运行。为了逃避检查,方便用款,1998 年初,于某授意一名会计,在某银行开设了一个“股金”账户。该账户只有总经理和一名副经理知道,资金由总经理控制使用。

    该公司先后 10 次将棉花销售款 200 多万元和虚支的棉花运杂费 80 多万元存到该账户,另外,还将公司正常的往来款,以及下属单位上交的管理费、利润等都存入该账户。至 1999 年 12 月底,该账户金额已高达 377 万元。

    “股金”账户资金主要用于发放股金红利和棉花销售奖。该公司 1998 年和 1999 年连续两年发生亏损,本不应发放股金红利,但公司却从“股金”账户中拿出 37.17 万元用于分红,其中,1998 年向内部职工 84 人(次)发放股金红利 23.07 万元,年利率达 61.23%;1999 年向内部职工 69 人发放股金红利 14.09 万元,年利率达 30.82%,而这 30 多万元的职工股金红利中,几名经理就得了近 20 万元。

    1998 年 11 月至 2000 年 2 月,公司先后 4 次从“小金库”中拿出 16.62 万元,奖给 9 名中层以上干部,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

    另外,公司还将不该列支的 170 多万元费用放在“股金”账户中列支。其中送礼、吃喝费用就达 63.34 万元。到审计时,“股金”账户资金已被用掉了 352 万多元。

    1.3. 行贿集体贪污,造成大量公款被侵吞

    响水县棉麻公司总经理于某,曾任县轧花厂党总支部书记、厂长,县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98 年春节,于某指使公司会计以兑现棉花收购奖名义支出现金 1.38 万元,除送给县供销总社主任 1 万元外,其余 0.38 万元被其私吞。

    同年 3 月,于某和轧花厂厂长罗某去云南考察回来后,罗虚开一张 0.5 万元的棉花考察收费收据给于某,于某自己批核后,拿到公司报销,并将报销款据为己有。

    1998 年 11 月,县供销总社为加快棉花销售进度,采取奖励措施促进棉花销售。于某从公司会计处领取现金 1 万元,作为销棉活动资金。

    1999年 6 月,他指使他人虚开“销售棉花手续费”单据,冲抵此款。

    于某还先后 30 多次收受他人“礼金”共 21.65 万元。

    罗某,县轧花厂厂长、县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1992 年,棉花市场火爆。4 月,时任县轧花厂副厂长的罗某,伙同厂长于某,将一笔7万元的棉花销售款私分。

    1995 年 2 月,刚任县供销总社副主任兼轧花厂厂长的罗某,和轧花厂会计一起,利用厂里财务管理混乱之机,将挂在厂往来账上的一笔外单位货款 13.39 万元提出,以私人名义存入某银行。1998 年 7 月,他同会计一起将钱提出,并私分。罗某得 8 万元。

    从 1994 年初到 1998 年底,罗某共 9 次收受他人“礼金”18 万元,收受美金 0.2 万元。

    1.4. 某局局长在财务部开始私设“小金库”

    将报废车辆变价款、设
    备折旧款、旧办公用品等物资处理款和其他调拨款直接存入“小金库”;将消防、交通违章
    罚款,码头、房屋、车辆等的出租收入,三产企业上交承包金和利润,机动车辆、保险代理
    费等收入,以及“小金库”资金的利息,一并拦进“小金库”。

    2. 预防与管理

    2.1. 小金库资金来源分析

    截留各种货币资金私设小金库的手段:

    • 收款不入账;
    • 涂改发票进行截留,或者采用编制虚假收款凭证小于原始单据、所列金额不一致的手段隐瞒截留收入;
    • 上下勾结截留不属于正常业务的收入;
    • 收、付银行存款时在账户上收付两方均不入账等。

    虚列费用挪作他用的手段:

    • 涂改发票进行报销贪污;
    • 用假发票、假收据及假报销单据进行报销贪污;
    • 利用外单位和本单位对发票管理上的漏洞,将旧收据、旧发票、发票副联重复报销或抵账进行贪污;
    • 通过编制付款凭证大于原始凭证单据所列金额的方法扩支进行贪污。

    2.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1. 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实行钱账分管,即将经营货币资金业务的人与记录这些业务的人分离。

    2. 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

    3. 公司应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帐户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设立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的遗失与被盗用。

    4. 公司应加强银行预留印签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有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由其授权的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对每一次使用印章都作记录。印章必须与支票签发设备分开存放。

    5. 加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对有关凭证的稽核和审查,要引起高度注意。

    6. 库存现金管理。库存现金必须在规定限额之内,收入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当天未及时送存的现金应集中存放在保险箱内。现金收入不得坐支。出纳员应做到库存现金“日清月结”,主管部门和负责人应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建立月末现金盘点制度,并与帐上现金核对一致。

    7. 银行存款控制。

    8. 《资金日报表》制度。现金、银行存款每日变动情况应反映在日报里,并报送相关部门,时时监督资金状况。

    9. 资金预算控制。

    10. 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主要应设置下列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审批;审核;收付;复核;记帐;核对;清点;清查。

  • 相关阅读:
    通用sqlserver分页存储过程
    JSONP解决跨域请求
    laravle框架
    XML作用
    mysql 中的常用查询
    smarty模板技术
    Cookie和Session 会话技术
    正则表达式
    Mongodb常用知识点
    PHP之PDO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rt2/p/1364830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