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基本操作命令总结


    1、命令基本格式
        root用户:[root@localhost ~] # 或者普通用户:[hadoop@localhost ~] $
        用户@主机名 目录 [#|$]管理员类型
        root用户家目录:/root
        普通用户家目录(比如hadoop):/home/hadoop
        pwd 显示当前所在位置
        一般命令格式:命令 [选项] [参数] 参数可以是完全也可以是简化,比如:-a和--all
     
        查看目录信息:ls ls -l ls -l dir 等大小单位为B,如果要显示更容易识别大小:ls -lh,ls -i 列出文件的id号,系统就是通过id识别文件
     
        文件权限:-rwxr-xr--,第一个是文件类型:-代表文件 d代表目录 l代表软链接
        Linux的7种文件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块设备文件、字符设备文件、套接字文件、管道文件
     
    2、目录文件处理
        建立目录:mkdir 比如:mkdir abc
        递归建立目录:mkdir -p 比如:mkdir -p abc/abc
        切换当前目录:cd 比如:cd /home/abc,进入家目录:cd ~或cd 进入上一层目录:cd ..或者上上层cd ../../ 进入上一次所在的目录 cd -
        TAB键自动补全
        打印当前目录:pwd
        删除文件:rm filename比如rm abc
        删除文件避免提示:rm -f abc
        递归删除整个目录:rm -rf dir比如rm -rf /tmp/*删除tmp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包括目录)如果不加*表示直接删除tmp目录
        删除空目录:rmdir dirname
        复制文件并改名:cp abc /tmp/abcs 不改名:cp abc /tmp/
        复制整个目录:cp -r后面一样
        为了保持文件修改时间等所有属性一致使用:cp -a 源目录 目标目录相当于 cp -pdr 源目录 目标目录 r递归 p连带文件属性 d如果是链接文件,则复制链接文件属性
        ls -l和ll等同
        移动文件:mv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复制目录和文件都一样不用加参数 源文件和目标文件在同一目录下直接用mv实现重命名
        /bin /sbin /usr/bin /usr/sbin都是保存命令的 其中/sbin和/usr/sbin只有root用户能操作
        /dev 硬件设备,挂载使用
        /etc 配置常用
        /home和/root是用户家目录
        /lib系统库
        /media和/mnt和/misc用来挂载外接存储设备,基本上都是用/mnt下创建新目录进行挂载
        /proc和/sys是存放内存实时数据,不要随便操作
        /tmp 临时数据存放目录
        /usr 软件安装目录如/usr/java下面存放相应的包等
        /var 软件安装对应配置或者文档等
        链接命令:ln
        硬链接-占有硬盘块:和源文件在的文件索引表数据存储空间完全一致,inode一致,都是访问同一个存储空间,只是两个不同位置,实质上就是同一个文件,如果删除一个文件,存储空间不会被释放,另外一个文件仍然可以正常访问,都删除则释放,相当于指针或者前后门,硬链接不能跨分区创建,因为跨分区无法访问同一个存储空间,只能是同一分区之下的普通文件,不能是目录。硬链接使用会导致多入口混乱,并且限制较大,所以推荐使用软链接
        硬链接创建:ln 源文件 目标路径(目标路径文件名必须写全)
        软链接,类似于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软链接拥有自己的inode和存储空间,只是保存目标文件的属性信息,包括inode节点,位置等等,修改软链接其实就是修改原始文件,删除源文件软链接失效,删除软链接源文件也同样删除
        软链接创建(注意必须使用绝对路径,否则保存相对目录会导致出错):ls -s [源文件(目录)]/home/hadooptest/app/abcd [目标软链接]/tmp/test.soft
     
         3、文件搜索
         搜索文件名:locate 文件名 原理:从数据库索引中进行搜素,支持模糊查询
        /var/lib/mlocate是locate的数据库
        更新locate数据库(默认一天一更新,避免搜索不到新建文件):updatedb
        locate搜索的配置文件/etc/updatedb.conf 配置搜索的筛选规则
     
        搜索命令:whereis 命令名
        比如:whereis ls能够列出命令对应的程序位置,帮助文档位置;加-b只查看源程序位置,-m只查看帮助文档位置
        搜索命令:whatis 命令名,什么作用
        比如:whatis ls 列出ls命令是做什么的
        搜索命令:which 命令名比如which ls能够列出在什么位置,并且列出高亮的一些参数选项比如ls --colr=auto等并且如果命令没有这些选择只显示位置,不显示其他,cd命令没有位置,cd命令是shell环境自带的,或者说是kernel自带的核心命令
        自已开发或者定义的命令系统环境下的命令(/bin,/sbin,/usr/bin,/usr/sbin这些系统默认执行环境)或者放在环境变量下无法被查找到
     
        最强大的搜索命令:find命令
        按文件名搜索:find / -name test.log最好不要指定根目录,否则会很慢,按文件名搜索是完全匹配,可以使用通配符,常用的有* ? [],比如find /tmp -name "*.log"最好加引号匹配字符串表达式
        搜索没有用户所有的文件:find / -nouser包括垃圾文件,外来文件,内核产生的文件
        按照所属用户搜索文件:find /home -user root
        按时间搜索:find /var/log -mtime +10查找10天前文件内容被修改的文件,-atime文件访问时间,-ctime文件属性被修改,-10代表10天内被响应操作的文件,10代表第10天前当天被修改的文件
        按照文件大小来搜索:find /home/hadooptest/ -size 25k 搜索大小为25k的文件 -25k是小于25k +25k是大于25k 这里的k必须小写,按M搜索必须是大写,按字节大小是b必须小写,一般要加单位,如果不加单位代表硬盘数据块块数而并不是B比较难计算
        按照文件inode节点来搜索:find /home -inum 26262
        逻辑与查询用-a比如find /home -size +20k -a -size -50k表示查找大于20k并且小于50k的文件
        逻辑或查询用-o使用一样
        查找并显示详细信息:find /home -size +20k -a -size -50k -exec ls -lh {} ;
        -exec是代表调用命令,{} ;是固定格式,之间是第二条命令,表示将前面命令的输出结果交给后面的命令继续执行要保持执行才可以,比如:find /tmp -nouser -exec rm -rf {} ;查找并删除
     
          字符串搜索:grep
        搜索文件中包含指定关键字的行,比如:grep "size" abc.cfg在abc.cfg文件查找包括"size"关键字的行并且列出
        参数-v是排除关键字,-i是忽略大小写比如grep -v "define" config.h
     
        find可以和grep一起使用find是文件名匹配,完全匹配(可以使用通配符匹配);grep是文本内容搜索,包含匹配(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
     
    4、命令帮助
        查看命令帮助,比如:man ls可以通过翻页,上下键、回车往下循环滚动,按q键退出
        想查看某个参数就在帮助页输入/然后输入参数比如-q回车,然后可以查找-q参数的使用方法,按n可以按照顺序依次跳转多个选项
        man分为9个级别
        man ls是查看默认级别
        man -f ls查看ls存在几个级别相当于whatis ls
        通过man 1 ls查看指定等级的帮助
        man -k passwd或者apropos passwd查看和passwd所有相关的命令,如果记不太清可以查找
        另外的帮助,比如:ls --help 目前shell终端支持中文帮助
        获取内部命令帮助help cd,首先用whereis cd查看是否是内部命令,然后使用help 内部命令来获取帮助,内部命令不能用--help或者man来帮助
        info ls查看更详细的文档,比man还要详细,会显示多种版本的详细文档
        info显示页面使用u进入上一层,n进入下一个小节,p进入上一个小节,q退出
     
    5、文件压缩归档操作
        常用压缩格式:.zip .gz bz2 .tgz .tar.gz .tar.bz .tar.bz2等
        压缩文件成zip:zip abc.zip abc.txt
        压缩目录成zip:zip -r abc.zip ./abc/
        解压缩zip:unzip abc.zip
     
        压缩文件成gz:gzip abc.txt不用加压缩的文件名,自动分配源文件名后加.gz,压缩之后源文件会删除
        自定义压缩并且不删除源文件:gzip -c 源文件 > 压缩文件(不建议这样使用-c是输出压缩编码,采用重定向的技巧实现,并不是专用)
        压缩目录:gzip -r 目录   这样并不会打包,而是把目录下的每个文件都递归压缩一遍
        解压缩文件:gzip -d abc.gz或者gunzip abc.gz都可以解压缩,解压缩后也会删除原包
     
        bz2格式压缩:bzip2 源文件 不会保留源文件
        bzip2 -k 源文件 压缩之后保留源文件
        bzip2不能压缩目录
        解压缩bz2格式:bzip2 -d 压缩包 或者 bunzip2 压缩包 两个目录默认都不保留压缩包加-k都可以保留
     
     
        tar打包:tar -cvf 打包文件名 源文件或目录
              -c打包 -v显示详细信息 -f 指定打包后的文件名
        例如:tar -cvf abc.tar ./abc/
        打包之后可以使用bzip2或者gzip进行压缩
        tar解包:tar -xvf abc.tar
              -x是释放归档
     
        .tar.gz一并完成(.tgz通用):
        打包:tar -zcvf abc.tar.gz abc/
        解包:tar -zxvf abc.tar.gz
        指定目录:tar -zxvf abc.tar.gz -C /home/app
        只查看不压缩用:tar -ztvf abc.tar.gz
     
        .tar.bz2一并完成:
        打包:tar -jcvf abc.tar.bz2 abc/
        解包:tar -jxvf abc.tar.bz2
        指定目录用:tar -jxvf abc.tar.bz2 -C /tmp/
        只查看不压缩用:tar -jtvf abc.tar.bz2
     
     
        6、关机和重启命令(关机重启是自动优雅结束服务,比较建议)
        10分钟后重启:shutdown -r 10
        10分钟后关机:shutdown -h 10
        定时重启:shutdown -r 05:30 &
        定时关机:shutdown -h 05:30 &
        取消定时命令:shutdown -c
        立即重启:shutdown -r now或者shutdown -r 0
        立即关机:shutdown -h now或者shutdown -h 0
        服务器因为是远程控制,所以建议只进行重启,不进行关机
        服务器运行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的关闭服务,保存相应的数据,有序重启,启动后,有序的操作各种服务
        其他关机命令:poweroff、halt、init 0 不建议使用,会造成不正常结束,
        其他重启命令:reboot(相对来说比较安全)、init 6(不建议使用)
        init 运行级别分为7个调用相应的级别进行相应
        init 0 关机
        init 1 单用户(相当于Windows安全模式,纯命令行界面最小服务)
        init 2 不完全多用户,不含NFS服务(命令行)
        init 3 完全多用户(一般使用的方式)
        init 4 未分配
        init 5 图形界面
        init 6 重启
     
        runlevel查看当前系统运行级别
        系统默认运行级别保存在:/etc/inittab最后一行指定默认启动级别
     
        退出当前登录用户(Linux一般允许同时登录256个,Windows XP只允许1个用户、后来的允许2-8个之间):logout
        远程ssh shell管理一定要正确退出用户,否则直接关闭窗口会占用并发,用户并未退出,影响服务器性能
        注销用户:logout
        退出shell:exit,一般返回状态码0之后也会注销用户,建议使用logout注销
     
        7、挂载命令
        mount查看当前挂载的对应设备
        mount -a根据配置文件/etc/fstab的内容自动挂载
        尽量不要自动挂载光盘或者U盘,如果忘记插入设备,系统将无法启动,建议只挂载系统分区
     
        挂载设备:mount [-t 文件系统] [-o 特殊选项] 设备文件名 挂载点
        Linux默认支持ext3、ext4文件系统,光盘文件系统为iso9660
     
        重新挂载分区的同时制定特殊选项,比如:mount -o remount,noexec /home/ 表示重新挂载home分区,并且不允许可执行文件执行
        测试完一定要尽快改回去,避免提示权限不足的异常错觉:mount -o remount,exec /home/
     
        挂载光盘过程:
        1、建立挂载点:mkdir /mnt/cdrom
        2、执行挂载命令:mount -t iso9660 /dev/sr0 /mnt/cdrom 其中-t选项可以省略,因为系统默认识别光盘文件系统,报错情况是正常因为默认选项是rw读写,但是光盘是只读,所以可以忽略
        卸载光盘:umount /mnt/cdrom 或者 umount /dev/sr0 注意卸载时,工作目录必须在挂载目录外,才可以正常卸载,所以首先退出光盘挂载点,然后再指定卸载(卸载命令必须执行!否则后续文件都会出错)
     
        挂载U盘过程(FTA32文件系统):
        1、U盘和硬盘属于同一系统,所以不知道硬件文件,所以先用fdisk -l查看U盘设备文件
        2、建立挂载点:mkdir /mnt/usb
        3、挂载:mount -t vfat /dev/sdb /mnt/usb 因为默认Linux支持fat所以可以去掉-t:mount /dev/sdb /mnt/usb
        卸载U盘:umount /mnt/usb或者umount /dev/sdb
     
        挂载NTFS系统的设备方法:
        1、重新编译Linux内核
        2、使用ntfs-3g组件挂载,mount -t ntfs-3g /dev/sdb /mnt/usb(方法简单,推荐)
        如果使用Windows下的NTFS设备,其实一般不必要挂载,建议形成使用网络传输数据的习惯
        Linux,Unix系列(MacOSX)一般都默认不识别NTFS文件系统
     
     
        8、用户登录查看
        w 查看当前系统运行的时间和已经登录的用户信息,包括终端、登录来源IP、时间等信息
        who 和w差不多,也是显示登录用户的的所有信息,内容比w少一些,更精简
        last 查看服务器所有用户的登录记录信息等,包括系统重启时间;可以检测异常登录
        last命令对应文件存在于/var/log/wtmp下,wtmp是二进制文件,不是文本文件,所以不能用编辑器修改,就是为了防止日志篡改,如果发现last命令异常,服务器可能入侵
        lastlog 查看所有用户最后一次登录信息,判断是否登录过,也是存放在/var/log/wtmp
    --- https://www.cnblogs.com/wxisme/p/5178253.html
  • 相关阅读:
    HTML_<select>
    HTML_<a>
    MySQL_知识点
    MySQL_常用SQL语句
    GIT
    MyBatis_传入参数的问题
    js函数防抖与节流总结
    node 常用方法 生成密钥 token验证 验证码生成 (持续更新)
    node 登陆拦截中间件(egg)
    js 给页面容器增加水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qwzx/p/1102735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