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学习篇整理(十二)


    1. depmod [-Ane]:更新内核模块依赖。
    参数:
    无参数:depmod会主动分析目前内核的模块,并重新写入/lib/modules/$(uname -r)/modules.dep中;
    -A:depmod会查找比modules.dep内还要新的模块,如果找到符合模块才更新;
    -n:不写modules.dep,而将结果输出到屏幕;
    -e:显示目前已加载的不可执行的模块名称。

    2. lsmod:查看内核目前加载的模块。

    3. modinfo [-adln] [module_name|filename]:查看内核模块信息。
    参数:
    -a:仅列出作者;
    -d:仅列出该modules的说明(description);
    -l:仅列出授权(license);
    -n:仅列出该模块的详细路径。

    4. insmod [/full/path/module_name] [parameters]:加载具有完整文件名的模块。

    5. rmmod [-fw] module_name:删除加载的内核模块。
    参数:
    -f:强制将该模块删除,不论是否正被使用;
    -w:若该模块正被使用,则rmmod会等待该模块被使用完毕后才删除它。

    6. modprobe [-lcfr] module_name:加载或删除具有依赖关系的模块。
    参数:
    -c:列出目前系统所有的模块;
    -l:列出目前在/lib/modules/‘uname -r‘/kernel当中的所有模块的完整文件名;
    -f:强制加载该模块;
    -r:删除某个模块。

    7. ldconfig [-f conf] [-C cache] [-p]:查看动态链接库的链接信息。
    参数:
    -f conf:conf指的是文件名,使用conf作为library函数库取得的路径,默认为/etc/ld.so.conf;
    -C cache:cache指的是文件名,使用cache作为缓存暂存的函数库资料,默认为/etc/ld.so.cache;
    -p:列出目前的所有函数库数据内容(/etc/ld.so.cache内的数据)。

    8. ldd [-vdr] [filename]:查看程序的动态链接库情况。
    参数:
    -v:列出所有内容信息;
    -d:重新将数据有丢失的link点显示出来;
    -r:将ELF有关的错误内容显示出来。

    9. lspci [-vvn]:查看pci设备。
    参数:
    -v:显示更多的PCI接口设备的详细信息;
    -vv:比-v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n:直接查看PCI的ID而不是厂商名称。

    10. lsusb [-t]:查看USB设备。
    参数:
    -t:使用类似树状目录来显示各个USB端口的相关性。

    11. iostat [-c|-d] [-k|-m] [-t] [间隔秒数] [检测次数]:查看硬件设备状态。
    参数:
    -c:仅显示CPU的状态;
    -d:仅显示存储设备的状态,不可与-c连用;
    -k:以KB为单位显示,默认为block数目;
    -m:以MB为单位显示,默认为block数目;
    -t:显示日期。

    12. sensors-detect:主板芯片组检测。

    13. sensors:检测温度、电压等硬件参数。

  • 相关阅读:
    Java排序算法总结(转载)
    Java基础—数组(转载)
    Java基础—注解(转载)
    Java基础—枚举
    JVM虚拟机—JVM的类加载机制
    三,memcached服务的两种访问方式
    二,windows下安装memcached服务
    一,memcached的基本概念
    七,apache配置域名
    六,apache修改默认根文件路径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ombe1013/p/391286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