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知主力仓位的原理



    人们很难探知这个秘密的。希望通过累积盘面上的大额成交单去计算主力的仓位,也因主力反追踪,细化筹码,使这种方法失效。经分散的主力帐户,在盘面所看到的交易量,无非是一个中户的交易量。相反, 由于大家特别关注大笔的成交,反而多了一种骗线。主力想吸筹的时候,他故意放出一个大单子做为抛压, 让你离场,他却用小单子完成吸筹。要出货,用单笔大单买进,再用10倍的小单渗透式卖出,你拿主力一点办法也没有。
    获利不抛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m: w) E6 w; D, d& c& P
      我们问散户这样一个问题:谁习惯于获利30%、20%、10%到20% 之间把股票卖掉?答案依次是1人、10余人和人非常多。本人的数百张交割单,也绝大多数在8%到15%之间。这是个非常普遍的散户操作习惯区。散户很难将股票的浮动盈利做到20%以上。
    解套离场是散户普遍的行为准则7 m# a$ o8 g# D
           再看解套盘,散户的普遍持股心理是“获利则焦躁不安,深度被套则异常平静”。大熊市中,散户们连盘都懒得看。而当股价见底反弹,投资者接近解套的状态,股市就重新活跃起来。当股价回到前期套牢区附近,大都会引发比较大的成交量,说明这些早期被套的一旦解套,便纷纷选择了离场观望。5 R# L! ~6 {  k9 v2 q) z
    解套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5 q0 F, w8 R& S& F9 Q# U
      主力筹码若较多,解套也没有出货的机会。一抛价就跌,再度被套。必须再拉高若干,构造足够的出货空间。- g+ T3 y' V2 ]* W  ^! C  A( D% g
    横盘洗不掉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散户最烦什么?散户不怕股票下跌,拿着就是了,心态好得很。最烦的是股价长期不涨。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内,在20%内波动,忽挣10%,忽赔10%,谁也受不了这样的心理折磨。因此,股价的长期震荡横盘,散户往往会忍耐不住,尤其在大盘上升期。

        巧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
    兵法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跟庄,我们要跟庄,就必须摸清庄家的底细,最重要的当然是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这两样是庄家的最高机密,是不可能泄露的,我们怎样才能从K线图和成交量中巧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呢?据笔者认真分析和研究,认为用换手率来计算应当是准确的。
    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成交量除以流通股总数乘以100%。因为我们要计算的是从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这段时间的总换手率,因此,以本人经验,以周线图的参考意义最大。

     参看个股的周K线图,周均线参数可设定为5、10、20,当周K线图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时,就可以证明该股有庄家介入。只有在庄家大量资金介入时,个股的成交量才会在低位持续放大,这是庄家建仓的特征。正因为筹码的供不应求,使股价逐步上升,才使周K线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我们也就可初步认定找到了庄家。

     无论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庄家,其控盘程度最少都应在20%以上,只有控盘达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来,少于20%除非大市极好,否则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盘在20%-40%之间,股性最活,但浮筹较多,上涨空间较小,拉升难度较高;如果控盘量在40%-60%之间,这只股票的活跃程度更好,空间更大,这个程度就达到了相对控盘;若超过60%的控盘量,则活跃程度较差,但空间巨大,这就是绝对控盘,大黑马大多产生在这种控盘区。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因为一只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锁定不动的,这些是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而剩余的80%流通筹码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跃的浮动筹码,如果你把这20%的筹码收集完毕,市场上就很少浮筹了,所以能够大体控盘。而最后的60%就是相对稳定的筹码,若庄家再吸纳一半,即30%,那么庄家手中的筹码就是50%的控盘,加上长线投资者的20%,等于庄家控制了70%的筹码。这样,庄家就能控制股价的运动方向。这也是大多数庄家所采用的控盘程度。若庄家控盘60%以上,外面的浮筹只有20%。庄家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股价。投资者要跟庄时,最好跟持仓量超过50%的庄。当然持仓量越大越好,因为升幅与持仓量大体呈正比的关系。

     一般而言,股价在上升时庄家占的成交量为30%左右,而在下跌时为20%,而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我们可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则在一段时间内,庄家持仓量为(2×30%)-(1×20%)=60%-20%=40%,即在上升时换手率为100%,以及下跌时换手率亦为100%时,庄家的控筹程度初算结果。但这样计算过于复杂,我们可粗略计算,在这段换手总率为200%的时间内,庄家可能持筹40%,则当换手总率为100%时可吸纳的筹码应为(40%)/(200%)×100%=20%。

     我们从周KD指标低位金叉以及周成交量在低位温和放大之时开始计算,至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各周成交量加起来为周成交量总量,然后再除以流通盘再乘以100%,即为换手总率。若换手总率为100%时,主力的持仓量为20%,若换手总率为2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40%,若换手总率为3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60%,若换手总率为4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80%。这是依据每换手100%,庄家可吸筹20%的结果推算的,依此类推。

     一般而言,当换手总率达到200%时,庄家会加快吸筹,拉高建仓,因为低价筹码已没有了,这是短线介入的良机,而当换手总率达到300%时,庄家基本都已吸足筹码,接下来庄家是急速拉升或强行洗盘,应从盘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图和动向,切忌盲目冒进而被动地从短线变为中线,这时,我们就要参考一下短线指标KDJ了,特别是60分钟KDJ指标,若处于较高位置,可等待指标调低后再介入。这样既可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又可避免短线被套。通过计算换手总率,我们就可大致判断主力的建仓及锁筹程度,这样可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时间最短化。特别对分析那些刚上市不久的新股准确率较高。在平时的看盘中,我们可跟踪分析那些在低位换手率超过300%的个股,然后综合其日K线、成交量以及结合一些技术指标来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必有厚报。

     接着,我们还要计算庄家的成本,我们将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来估算:1.若你用宏汇分析软件则最简单,用Shift+→两个键就可估算出换手率及成本价,这是最精确的算法;2.一般而言,中线庄家建仓时间大约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为10周,则从周K线图上,10周均价线我们可客观认为是主力的成本区这种算法有一定的误差,但不会偏差10%。作为一个庄家,其操盘的个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一般而言,一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00%,则庄家的正常利润是40%,我们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后,然后在这价位上乘以150%,即为庄家的最低目标位,不管道路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都会到达这个价位,国为庄家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亏损离场,庄家资金大,进出两难,有时,你也抛也抛不出去呢?这是庄家永远的心痛。

     这就是我们所应算出来的庄家的底细,我们看清了庄家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庄家的软硬兼施,看清了股价的涨跌,不过是庄家跟我们玩的心理游戏,如此这般,岂有不胜之理?

    一    横盘法
    二、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

         

         接下来,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筹码获利不卖。

         首先,获利多少叫获利?大家各有各的说法。我给大家一个参考标准:获利25%依然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筹码。因为按照散户的操作习惯,这25%足够促成获利了结了。但大家显然不愿意每次都用计算器来算算25%的位置是几元几角,好在软件上有一个10%等比坐标线,每两根线的间隔是一个10%的涨跌停板,从图上大致估计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位置还是比较方便的。我们用此来代替刚才所说的25%(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价格幅度是27%):先左右移动K线图上的光标,把它指向您所关心的那一根K线,再上下移动光标,光标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下方的筹码数量,这个筹码数量就是主力持仓量。

         图5-2是著名的亿安科技,其最后交易日是1999年6月11日。这时亿安科技的股价并不高,当天最高价是29.48元。把K线图的光标从29.48元这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大致移到23元左右的位置,然后再看筹码分布窗口右下角的那个随光标移动的数字,这就是现在在光标位置上可以看到的89.95的数值,意思是自光标以下的筹码总量为流通盘的89.95%,这就是我们测量出来的主力持仓量。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种测量方法到底准不准确?

         由于我们没有资格去交易所查人家的账,又由于主力采用的是分仓手法,所以很长时间里大家对这种测量方法心里没底,恰恰是亿安科技这只股票给了我们验证该方法准确性的机会。

         2001年,随着亿安科技操纵市场的行为被全面爆光,管理部门组织了一次司法调查。最终查实:从1998年10月5日起,亿安科技的四个庄家公司――广东欣盛投资、中百投资、百源投资和金易投资是利用627个个人股票账户及3个法人股票账户,大量买入亿安科技之前身"深锦兴"股票的。四公司其时据称共持有公司股票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而到2000年1月12日止,四公司所持亿安科技股票已达3001万股,占到了流通股的85%。(据《财经》杂志2001年6月号报道)。于是我们把光标移到2001年1月12日,再下移两个半跌停板来估计一下当时主力的持仓量,结果是主力持仓约为86.87%,与政府调查的结果仅相差了不到2个百分点。看来这种测量方法的准确度还是可靠的。

         我们定义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叫"下移法"。它开创了技术分析的一个新时期,在此之前精确计算主力仓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开个玩笑说,这个方法发现于2000年有些遗憾,如果它早些问世,我们就可以在1999年亿安科技的股价仅为20多元的时候发现这只股票庄家高度持仓,那时和庄家玩一把会很有意思。而到了2000年2月,该股已涨到了126元,就是借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与庄共舞"了。

         我们再看一下1999年6月24日的东方明珠。见图5—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5—3与图5—2有一个小小的区别,图5—2所测量的那个交易日是该股最高的收盘价,但图5—3的股价已经从近期最高价向下做了一些小幅调整。请大家记住,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光标要从近期最高价格向下移动,在图5—3中,近期的最高价出现在11个交易日之前,从该日的收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大致移到30元股价附近,同时把光标对准你要测量的那一根K线,就是图中最后一根K线(1999/06/24),随后,我们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是6.71%。东方明珠此时此刻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一个月以前,同样是用下移法测量,我们测出主力的持仓量约为60%,而现在主力持仓量只有大约6.7%了,剩下的筹码到哪里去了?不能排除主力出货的可能性。尤其是1999年6月份,东方明珠高位强势横盘,沪市股市大旗不倒,非常风光。接下来甚至又创了一个小小的新高。其主力在充分搭建了市场公众对这只股票的想象空间之后,该股风云突变:两周内跌去了6个跌停板,中小投资者全线被套,苦不堪言。

         但下移法也有缺点:如果股价不实现向上突破,我们就无法采用下移法测量。尤其是那些低位横盘的个股,主力筹码、散户筹码混在一起,用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的方法几乎看不见任何筹码,因此下移法主要适用于正在强劲上扬的拉升期的个股。

         三、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

         既然下移法是一种测量股票拉升期主力仓位的技术方法,那么,有没有在股价的相对低位区精确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呢?有,这种方法叫"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5-4:山东巨力(0880)1999/12/21

    这只股票自1999年10月26日开始,已经进行了两个月的横盘,其间震荡幅度为10%。从K线图上看,在这个震荡空间内有很多大阳线和大阴线,盘面上非常热闹。而在这个长达两个月的横盘中,我们把光标对齐这个横盘箱的箱底,结果发现,有高达58%的筹码在长达两个月的横盘震荡中,没有被洗掉。因而可以肯定,该股主力的持仓量不会低于58%。

         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就叫横盘法。横盘法要求一只股票要在一个横盘箱体内横盘两个月以上。这时候把K线图的光标对准横盘箱体的下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这个筹码量就是主力的持仓量。

         这只股票的主力在完成了吸筹之后,于2000年1月26日向上突破,半年内总上涨空间约为70%。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大黑马庄股,在其股价向上突破后,我们用下移法测量了该股的主力持仓量,其结果是61%,这个数据与当初横盘法测量的主力仓位非常接近。

         由此看来,获知主力的仓位状况并不困难,你需要知道一些原理,再用一个最简单的工具--筹码分布就可以了。而一旦在低价位区发现高控盘主力,你最少也会有30%的获利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高控盘庄股的总涨幅要在一倍左右,否则主力要出货是非常困难的。

         四、估计主力仓位的其他方法

         上述方法是我们探知主力仓位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复杂而多变的股市不会给我们如此的幸运,让主力老老实实的按照固定的套路去操作并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神机妙算的主力恨不得自己是百变金刚,千方百计的掩盖其仓位、动向及一切真面目。而我们也必须多练几手,总结出更多的探寻主力仓位特征的方法。

         A、筹码密集区的低位无量上穿

    主力吸筹往往在筹码分布上留下一个低位密集区。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筹之后并不急于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价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区的下方,因为这个地方市场基本没有抛压,所有投资者处在浅套状态,护盘相对容易一些。一旦时机成熟,主力从低位密集区的下方首先将股价拉抬到密集区的上方,形成对筹码密集区的向上穿越,这个穿越过程极易暴露主力的持仓状况,如果主力巨量持仓的话,盘面上就不会出现太多的解套抛压。即股价上穿密集区而呈现无量状况,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该股已由主力高度持仓了。

         技术上我们必须对“无量”这个市场特征给出较明确的参考标准:即用换手率来精确估计成交量。通常我们不单纯使用成交量这个技术参数,因为股票的流通盘有大有小,同样的绝对成交量并不能说明这只股票是换手巨大还是基本没有换手。如每天900万股的交易,对于中国石化(600028)来说仅占其流通盘的千分之5.8,而对于胶带股份(600614),这900万股已经是它流通盘的全部了。用放量与缩量来监控获利抛压也不是一个好主意。而换手率则本质得多。

         依照本人的经验,我们可以把换手率分成如下个级别:

         绝对地量:小于1%

         成交低靡:1%——2%

         成交温和:2%——3%

         成交活跃:3%——5%

         带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异:大于25%

         我们常使用3%以下这个标准,并将小于3%的成交额称为“无量”,更为严格的标准是2%。

        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图5—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5—5:综艺股份(600770)1999/03/23

         这是综艺股份(图5—5)1999年3月末的K线图。当时这只股票的价格仅为8.11元(复权价)。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该股正在从筹码密集区的下方实施向上的穿越,但它的换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换手率仅为1.74%,属于成交低靡范畴,而在上穿筹码密集区的过程中有约60%的筹码得到了解放。于是,解套不卖的筹码占了流通盘的60%。我们由此可以认定,这60%的筹码大部分为主力所有,于是这只股票的庄家持仓量已经合格了。该股后来的走势是众所周知的,到了2000年2月21日,该股创下了63.95元的最高价。

         以上是通过筹码密集区的无量上穿来判断主力的持仓量的方法,即一旦发现筹码密集区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则被穿越的筹码大部分是主力持仓。这种估计主力持仓的方法尽管简单,但对于低位捉庄的参考价值却是巨大的。

         这个方法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因为它没有实现指标化,设计和实现电脑自动识别系统时会感到复杂,于是就有了如下的指标量化分析:

         B 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

         很多技术分析指标是因需求而设计的,博弈K线的出现是因为大家需要一个技术指标用来计算每个交易日被穿越的筹码量。博弈K线的长度即博弈K线的开盘与收盘之差,是博弈K线的衍生指标,叫“博弈K线长”(CYQKLEN)。博弈K线长阳线的技术标准是:我们认为博弈K线长大于18即为博弈K线的长阳线。从市场含义上看,CYQKLEN大于18的那个交易日,当日有18%以上的套牢盘被解套,观察这些解套盘的解套抛压具有足够的参考价值。我们定义当CYQKLEN大于18%,同时换手率低于3%,为博弈K线的无量长阳。

         这种技术特征的市场含义是:解套无抛压,即为主力控盘标志。

    下面我们做一个测试:用指南针的鬼域平台将买入条件设置为CYQKLEN大于18,换手率小于3,而卖出条件设置为获利10%卖出,套牢20%止损。结果是赢利的,但成功率仅为55%。

         这说明,仅仅知道主力的高度控盘是不够的。因为虽然主力持有了相当多的筹码,但我们很难推测主力下一步要做什么。就像亿安科技,从几元钱到100多元钱,一路上都是主力高度控盘,但是100元的主力高度控盘,只说明主力现在还没离场,至于他明天是否开始出货却不得而知。主力是否有出货意图,与这只股票的位置显然有很大关系,利用指南针软件上的指标评价功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买入博弈K线无量长阳的个股,其收益率与个股年相对价位之间的关系:

         图5—6:不同年相对价位(RPY1)上的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的收益率

         这张图的横坐标是个股的年相对价位(RPY1),这个指标是以循环年最高价及最低价为基准,测试个股在其间的相对位置,其算法为:

         RPY1=(当前价-循环年最低价)/(循环年最高价-循环年最低价)×100%

         图上大家可以看到红色或绿色的柱状线,其高度表示资金收益率,红色代表挣钱,绿色代表赔钱。在这张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RPY1越小,买入博弈K线无量长阳的个股越赚钱。在“RPY1”28以下可以获得50%左右的资金收益率,这是个很不错的结果,而“RPY1”小于28其市场含义是股价在本年度内处在相对偏低的位置。这就是说,买入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的个股是赚钱的。

         研究发现,即使加上低位条件依然是不够的。鬼域平台给了我们另外的一些信息:当0AMV指数的CYEM指标大于4.2之后,博弈K线的无量长阳收益率迅速上升,平均可以得到超过200%的资金收益率。0AMV—CYEM代表了中线资金入场的速度,这个指标大于4,表示的是每天有4%的增量资金入场。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在增量资金大举入场的大盘环境下,低位高控盘庄股普遍有向上启动拉抬的机会。

         这张图专门标出了2000年1月13日的那根K线,位于图的中间偏右一点,图的下方是博弈K线。我们可以看到在2000年1月13日左右,这只股票上出现了大量的博弈K线无量长阳,1月13日的换手率仅仅为1.58%。这一天的大盘指标是0AMV—CYEM为4.37%,显示了资金大举入场的信息。这只股票的后续走势相当理想,它几乎涨了整整一年,到了2001年1月,其股价已经从6元多涨到了17元以上,近乎两倍。

         大盘条件与低位条件哪一个更重要,这是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2001年的操作表明,大盘是相当重要的获利因素,尤其对于技术上呈现博弈K线低位无量长阳的个股。因为这个指标反映了主力的战略性建仓,而他何时开始运做则要配合大盘。在良好的大盘情况下,个股相对位置可以放宽松一些,不一定非得绝对低位不可,中价位的股票也是可以做的。像方才的华立控股,它2000年1月13日的RPY1为50.77,就是个标准的中价位。

         用博弈K线捕捉庄家的高控盘,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的技术分析指标,这增加了投资者使用该技术的复杂性,况且只有指南针等少数软件才涉及了0AMV等指标。但是由博弈K线衍生出的分析及获利方法,其获利能力非常强,因而以技术复杂性为代价,换取较高收益是值得的。

         C、 90比3

         90比3是另一种判断主力高度控盘的方法。意思是说如果一只股票在筹码分布上获利盘大于90%,同时换手率低于3%,则可以认定主力高度控盘。如图5—8。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图5—8中,我们把光标移动到了画面的左半部分,并把筹码分布锁定在2001年3月9日的那一天。这时我们看到这只股票在17.6元左右的价位上呈现出满盘获利的格局,获利盘高达99.26%,而该日的换手率仅有1.55%,这是极为典型的满盘获利无抛压,显示出主力的控盘度非常之高。而随后的6个涨停板的持续上涨完全是主力控盘的结果,而并非烟台万华的基本面有多么出色。

         同样,我们依然要讨论90比3与大盘有什么关系。90比3是一种高位高控盘的庄股,不仅高位而且有风险。但股市里还有另一句话,叫越是有风险的地方越安全,关键要看所谓的高位风险是否有条件释放。经验表明,在大盘熊市期间,买一些高位的股票反而可以挣到钱。个股高风险再加上大盘熊市,表面上看是雪上加霜,但两件坏事加在一起反而是好事,就象数学上的负负得正。因为在大盘低迷期间主力不可能有出货机会,因而这些高位高控盘的个股,为了保持高位形象,主力不得不花费很多金钱,当大盘真正转好的时候,主力便顺势把它们推得更高,然后再考虑出货问题。于是在大盘低迷时的高位个股,反而比同期的低位个股更安全。

         但是上述熊市做高位股票的理论,说不定哪天就失灵了。因为万一各位读者看了以上的作法而都去依法操作的话,主力就有了高位出货的机会。即使历史证明熊市的高位个股反而有抗跌性,在下也建议大家不碰为好。

         2000年3月9日的大盘环境处在一种震荡横盘的状态,市场氛围不很活跃。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家看到了烟台万华的强劲上扬,但跟风盘依然不多,于是主力显得非常孤独,只好一味的推高。终于,在股价自15元翻了一倍涨到30元之后,这只股票才开始放量,散户的跟风盘逐渐涌入,主力才得以脱身。

         最后我们要重申:90比3所找到的是主力相对高位的高控盘庄股,一旦这种股票处在了绝对高位,要充分注意其潜在的巨大风险。

         D、成本均线发散及筹码低位锁定

         在前面《筹码分布的基础知识》中,谈到了一种称为筹码低位锁定的形态,该种形态也是非常典型的主力高度控盘特征,用肉眼极易观察。当发现筹码的低位锁定时,我们不妨再用下移法精确测量主力的仓位,再结合主力的建仓成本,最后决定是否跟进。而主力的建仓成本,可以通过低位密集区的峰价位来估计。

    用成本均线也能获知主力的高度持仓。成本均线很像大家常用的移动均线,这种均线是一种量价的均线,它计算的不是一段时间内的股价,而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持仓成本。由于成本均线中含有成交量的因素,因而它们是一种更合理的均线系统。

    成本均线的形态也分为密集和发散两种。在股价的拉升期间,成本均线的密集或发散反映了不同的市场状态,成本均线的密集被认为是主力中度持仓的标志,即主力持仓量约占流通盘的60%左右;而成本均线的发散,可以认为主力的持仓量在7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我们比较两只股票,以体会成本均线的密集与发散状态的不同的市场含义。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5—9:成本均线的发散与密集

    图5—9中的两只股票,一只是1998年5月14日的英豪科教(600672),另一只是2000年4月17日的马钢股份(600808)。这两只股票的上涨幅度很接近,均为8个涨停板,其上涨所经历的时间也一致,均为两个月左右。但它们的成本均线状态却迥然不同,左图为英豪科教,它的成本均线散的很开,其黄色的五日成本线比兰色的无穷成本线高出四个涨停板;而右图的马钢股份,几条成本均线密集的挤在一起,五日成本线距离无穷成本均线仅为两个涨停板。成本均线发散的市场含义是:投资者持仓成本差异巨大,而成本均线密集则反映市场各个不同时期的平均成本相差不多。

         进一步解释这种差异,可以做如此结论:如果主力持仓量巨大,当个股巨幅上涨之后,由于大部分筹码依然是低位区的主力持仓,因而近期短线追涨盘的成本就和主力底仓形成巨大差距;但如果主力在低位区没有巨量持仓,那么随着股价上扬中的中小投资者获利了结,及新的追涨盘的继续接棒,其建仓位置很难高于早期获利盘20%,于是造成了成本均线的相对密集。

         这样就有了一个结论和一个技术标准。结论是:股价上升过程中成本均线呈现发散状态,这只股票是主力高度控盘;如果股价上升过程中成本均线密集,则该股为主力的中度控盘。相应的技术标准是:五日成本均线高于无穷成本均线四个涨停板以上,则该股为主力的高度持仓,主力持仓量为7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经过下移法测量图5—9中的英豪科教,其主力持仓约为流通盘的76%,马钢股份主力的持仓量约为流通盘的65%。

         对主力仓位的估算是技术分析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就如同打牌时翻看了人家的底牌。股市的不确定性随主力仓位的透明而逐渐消失,而使我们的判断有了更大的把握。可以这样通俗的叙述:如果主力高度控盘,如果主力没挣到钱,如果该股还不上涨,那么难受的是主力。退一万步讲,就算主力弃庄而逃,所承受的损失也比散户大的多。所以,只要能够在不高的价位上发现个股主力的高度持仓,起码中线范畴就赢定了。

         庄家进场的信号

         1 股价大幅下跌后,进入横向整理的同时,间断性的出现宽幅震荡。

         2 当股价处于底位时,如果多次出现大买单,而股价并未出现明显的上涨。

         3 分时图忽上忽下,委买,委卖价格差距非常大。

         4 委卖大于成交,大于委买,价格上涨。

         5 近期每股成交股数超过市场平均每笔成交股数

         6 小盘股中经常出现100手的买盘,中盘股,300手。大盘股,500手

         7 3--5个月内,换手累计达到200%

         8 换手呈增加趋势

         9 原先成交极度萎靡,某天起,成交量逐步放大

         10 股价在低位整理时出现逐渐放量

         11 股价尾盘跳水,次日低开高走

         12 在5分钟走势图上经常出现以连串的小阳线

         13 股价低位盘整时,经常出现小十字线

         14 遇利空打击,股价反涨

         15 大盘急跌它盘跌,大盘横盘它微升

         16 大盘反弹时,它强劲反弹,且成交量放大

         17 股价每次回落的幅度明显小于大盘

         18 股价比同类股的价格坚挺

         19 日K线成缩量上升走势

         单峰密集是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密集峰形,它表明该股票的流通筹码在某一特定价格区域充分集中。

         (一)低位单峰密集:指成本分布在某个低价位区域形成高度密集的状态。在低位密集峰的上方几乎没有筹码分布。其技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股价经过一轮大的下跌而形成的低位密集状态。

         (2)股价经过较长时间下跌整理而形成的低位密集状态。

         (3)低位密集峰上方几乎没有筹码分布。

         (4)低位密集的时间越长,行情爆发的可能性越大,力度越强。

         低位单峰密集是由流通筹码在低位实现了充分换手所形成的。随着股票价格的不断下跌,在高位被套的筹码在绝望中割肉,最终在低位被多方承接和消化,最终形成了低位的单峰密集状态。在低位密集峰的上方成本的消失,意味着空方力量的消失。

         (二)高位单峰密集:指成本分布在某个高价位区域形成的高度密集的状态。在高位的下方几乎没有筹码分布。

    高位单峰密集的技术要点表现在四个方面:

         (1)股价经过一轮较大的上涨而形成的高位密集峰。

         (2)股价在高位经过了长时间的横盘整理而形成的密集峰。

         (3)高位密集峰的下方几乎没有筹码的分布。

         (4)高位密集峰意味着主力在高位重新选择了走势的方向。后期走势有两种可能,一是高位换手充分,主力已经获利出局,行情即将反转;二是主力在高位重新集结,将展开新一轮行情。

         这就要求对高位趋势的方向性进行有效判断,如果股价跌破高位密集峰,则意味着行情反转;如股价突破高位密集峰,则意味着新一轮行情的启动。

         多峰密集

         多峰密集是指股票筹码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价位区域,成本分布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密集峰形。

         在多峰密集中,上方的密集峰,称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称为下密集峰;中间的密集峰,称为中密集峰;多峰之间的凹陷处称为峰谷。

         根据上下一峰形成的次序不同,可分为下跌多峰和上涨多峰。

         (一)上涨多密集峰

         上涨多密集峰是由低位单峰密集上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以上的单峰密集的状态。在成本分布中表现出筹码在多个价位成成交密集区域。

         1、上涨下密集峰

         上涨下密集峰通常为吸筹峰,是由股价经过上一轮下跌所形成的低位单峰密集,在下密集峰处的投资者多为行情发动的进场者。随着股价的上涨,低位筹码不断地在高位获利了结,使得上涨下密集峰不断缩小,这个过程也是筹码转换的过程。

         对上涨多峰的研究要观察上下峰的对比。如果上密集峰小于下密集峰,行情将继续看涨,如果上密集峰增大,下密集峰减小,是筹码上移的表现,此时高位换手充分,主力出货可能性很大。

         2、上涨上密集峰

         上涨上密集峰多为换手峰,是股价突破下密集峰形成上涨趋势,经过一段上涨后作震荡整理形成的相对高位的成本分布状态。

         上涨上密集峰多为下密集峰处跟进的筹码在高位不断获利回吐,继续看涨者在此处不断跟进,成交大量换手,形成上涨上密集峰。

         需要注意的是:上密集峰的持仓者性质极为重要,如果上密集峰的主要持仓者为散户,那么意味着上涨行情的结束。如果上密集峰的主要持仓者为主力,则意味着还有一轮新的行情在孕育之中。

         当股价形成上密集峰后,又回落整理,此时的的上密集峰成为阻力峰。股价在震荡上弹至上密集峰处将受阻力。这是因为此时上密集峰处累积了大量的套牢盘,当股价反弹至此处时会面临解套的压力。

         3、上涨中密集峰

         股价在上涨过程中低位密集峰和高位密集峰并没有被消耗掉,又开始了一个更高的价位的密集峰。那么原来的上涨高密集峰此时即为上涨中密集峰。中密集峰有时有一个或者多个,是上涨成本分布形态的中继表现。上涨中密集峰是上涨行情的延续的重要表现。在中密集峰中原低位密集峰的投资者因获利回吐,完成了部分的成本换手,新的投资者积极承接低位的筹码,所以形成中密集峰。

         中密集峰是支撑峰,但中密集峰的支撑力没有下密集峰强。

         中密集峰是阻力峰,如果股价向下跌破中密集峰,又反弹到中密集处,此处为形成明显的阻力位。

         (二)上涨多峰峰谷

         峰谷也是筹码真空区,即意味着在峰谷处没有筹码分布。股价在峰谷处也多表现为震荡整理态势。如果峰谷被填平,使相邻的二个密集峰变成单峰。

         几种典型的庄家对倒行为

         (1) 实时盘中成交量一直不活跃,突破出现大手成交。这种大手成交可能只有一笔或连续几笔,但随后成交又回到原先不活跃的状态。这种突发性孤零零的大手成交是主力的对倒行为。

         (2) 当卖一到卖五挂单较小,大手成交虽然将它们全部扫清,但大手成交的量过大,有杀鸡用牛刀之感,且股价并未出现较大的升幅。这种上涨状态的大手成交是主力的对倒行为。

         (3) 当股价出现急跌,大手成交连续出现,有排山倒海之感,往往是主力为洗盘故意制造恐怖气氛。这种大手成交的放量下跌是主力的对倒行为。

         (4) 股价刚启动上攻行情不久,涨幅不大,当日盘中以大手成交开盘且高开低走,跌幅较大。这是主力洗盘的对倒行为。

         (5) 昨日成交并不活跃的股票,今日开盘中以大手成交开盘,是典型的主力对倒行为。

         (6) 整日盘中是呈弱势震荡走势,买卖盘各级挂单都小,尾盘时突然连续大手成交拉升。这是主力为明天做盘,是典型的主力对倒行为。

         如何有效测算反弹理论高度和下跌低点理论价位

         如何有效测算反弹理论高度

         有一种简单而神奇的公式,精算出大盘和个股的理论涨跌幅,且准确率奇高。

    其实,这是应用江恩法则的1/2理论来测算后市的阶段性反弹高度和下跌底部。用这种方法测算大盘和个股的涨跌幅,方法简单实用。

         ⑴ 测算反弹的理论高度。

         方法是用最高点减去最低点再除以2,然后再加上最低点,即为最后的反弹理论高度。

         其计算公式可表述为:X(理论涨幅)= D(最低点或最低价)+[H(最高点或最高价)—D(最低点或最低价)]÷2。

         如何测算下跌低点理论价位

         其计算方法是用前期明显高点减前期明显反弹低点二次,负数为多少,就是它的理论跌幅的最低点或最低价。

         用公式表示为:X(买入价)= H(前期高点)—低点—低点

         实例:低点买入中国联通(600050)

         时间:2002年11月。

         中国联通2002年上市后,在2002年的11月5日有一个明显的高点3.09元,后下跌到11月27日最低价为2.85元。这时反弹留下了一个低点。后来,该股在12月26日再度跌破2.85的低点,此时一个买进公式成立:用最高收盘3.09元减去前期低点2.85的余数再减一次2.85得数为负2.61元。那么,你就在2.61元处加上3分钱全线满仓,实际联通跌到2.62元后,于2003年1月7日拉出阳线,8日接近涨停后一路拉升至 5.36元,净赚204.5%。

         行情是这样“炼”成的

         一轮行情的发展都是由成本转换开始的,又因成本转换而结束。形象的说,其实成本转换就是筹码的移动,也就是持仓筹码由一个价位向另一个价位移动的过程。也可以这样理解:股份的变动也就是持仓筹码数量的转移。

         一轮行情只要由三个阶段构成:吸筹阶段、拉升阶段和派发阶段。吸筹阶段主要任务是在低位大量买入股票。吸筹是否充分,主力持仓的多少对其做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持仓量决定了其利润量;筹码越多,利润实现量越大。

         (2)持仓量决定了其控盘程度,主力吸收的筹码越多,主力对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强。

         (3)在吸筹阶段也常伴随洗盘过程,迫使上一轮行情高位套牢者不断地割肉出局,主力才能在低位吸筹承接。

         拉升阶段的任务是使股价脱离主力吸筹成本区,打开利润空间。在此过程中,主力用部分筹码打压做盘,同时又承接抛压筹码,但其大部分筹码仍按兵不动地留在了吸筹区,等待高位卖出。

         在拉升过程中,部分股民纷纷追涨,同时部分股民获利回吐。对于主力来说,如有大势配合,主力只需点上一把火,拉升工作主要由股民自行完成的。其间,主力主要是利用控盘能力调控拉升节奏。

         派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卖出持仓筹码,实现坐庄利润。股价经拉升脱离成本区达到主力的赢利区域,主力高位出货的可能性不断增大。随着高位换手的充分,拉升前的低位筹码被上移至高位。而当低位筹码移动工作完成时,主力出货工作也宣告完成,一轮下跌行情也随之降临。

         在一轮行情的流程中要充分认清两个概念:低位充分换手和高位充分换手。低位充分换手是吸筹充分的条件。高位充分换手是派发阶段完成的标志。(所谓充分换手就是在一定的价格区域成交高度密集,使分散在各价位上的筹码充分集中在一个主要的价格区域。)

         总之,任何一轮行情都是由高位换手到低位换手,再由低位换手到高位换手;这种成本转换的过程不仅是利润实现的过程,也是割肉亏损的过程,从而形成了股票走势的全部历史。

        成交量

         浅谈量能的变化

         技术分析可以说就是对价格、成交量、时间三大要素进行的分析,而成交量分析则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散户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观、最直接的市场要素之一,我们有必要仔细研究,全面把握。

         所谓成交,当然是有买有卖才会达成,光有买或光有卖绝对达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会成交。因此,市场分歧促成成交。

         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二是,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

         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

         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份,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咬他一大口”。

         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坚决退出,不要幻想再有巨利获取了。

         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无论怎样,成交量只是影响市场的几大要素之一,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决不可把它分开来看,犯盲人摸象的错误。综合分析、综合判断,结果才会最准确。

         再谈成交量 

         市场往往认为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成交量的大小与股价的涨跌成正比关系,这种量价配合的观点有时是正确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是片面的,甚至完全是错误的。事实上成交量也会骗人,往往是主力设置陷阱的最佳办法,它对那些多少了解一些量价分析,但又似懂非懂的人一骗就上钩,许多人往往深受其害,在实战中我总结出以下经验:

         1、成交量的变化关键在于趋势。趋势是金,所谓的“天量天价,地量地价”,只是相对某一段时期而言的,具体的内容则需要看其当时的盘面状态、以及所处的位置,才能够真正确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股价走势中,量的变化有许多情况,最难判断的是一个界限,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缩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绝对数据。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势”,即放量的趋势和缩量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把握来自于对前期走势的整体判断以及当时的市场变化状态,还有很难说明白的市场心理变化。在用成交手数作为成交量研判的主要依据时,也可辅助使用成交金额与换手率进行研判,从而更好地把握量的 “势”。这里重点谈谈温和放量与突放巨量的运用。

         温和放量,指成交量在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也称作“量堆”。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之上升,缩量时股价会适量调整。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用来等待。

         突放巨量,一般来说在上涨过程中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十分困难,即“先见天量,后见天价”;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股价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反弹的可能就在眼前了,即“市场在恐惧中见底”。

         2、上升途中缩量上攻天天涨,下跌途中缩量阴跌天天跌。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股价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价涨量增,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股价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股价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实际情况其实不然,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典型的现象是上涨初期需要价量配合,上涨一段后则不同了,主力控盘个股的股价往往越是上涨成交量反而萎缩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涨或高位放量滞胀时反而预示着要出货了。上涨过程不放量表明没有人卖股票,而盘面又能保持和谐的走势,说明持有者一致看好后市走势,股价的上涨根本没有抛盘,因为大部分筹码已被主力锁定了,在没有抛压的情况下,股价的上涨并不需要成交量的。

         股价在下跌过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现象,一是没有接盘因此抛不出去,二是惜售情节较高没有人肯割肉。因此缩量下跌的股票,要看速率,快速缩量才好,否则可能会绵绵阴跌无止期。实战中往往出现无量阴跌天天跌的现象,只有在出现恐慌性抛盘之后,再次放量才会有所企稳。其实放量下跌说明抛盘大的同时接盘也大,反而是好事,尤其是在下跌的末期,显示出有人开始抢反弹。由于弱势反弹主要靠市场的惜售心理所支撑的,止跌反弹的初期往往会出现在恐惧中单针见底,因此需要放量,但之后的上攻反而会呈现缩量反弹天天涨的现象,这时不必理会某些市场人士喋喋不休的放量论调,因为弱势反弹中一旦再度放量,就说明筹码已松动了,预示着新一轮下跌的开始。

         股价的涨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该股筹码的分布状况以及介入资金量的大小决定的:动用的资金量越大、筹码越集中,走势便较为稳定,不易受大盘所左右;动用的资金量越小、筹码分散在大多数散户手中,股价走势涨难跌易,难有大的作为,如何估算主力持仓数量呢?笔者的经验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求和平均来判断

    三招精确计算庄家持仓量


    1、笔者通过实战的摸索,在判断主力持仓量上可通过即时成交的内外盘统计进行测算,公式一如下:当日主力买入量=(外盘×1/2+内盘×1/10)/2,然后将若干天进行累加,笔者经验至少换手达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时间一般以60-120个交易日为宜。因为一个波段庄家的建仓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该公式需要投资者每日对目标个股不厌其烦的统计分析,经过笔者长时间实证统计,准确率极高,误差率通常小于10%。

      2、对底部周期明显的个股,笔者的经验是将底部周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运行时间,即可大致估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底部周期×主动性买入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底部周期越长,庄家持仓量越大;主动性买入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因此,若投资者观察到底部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资金默默吸纳,主力为了降低进货成本所以高抛低吸并且不断清洗短线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长线资金介入。因此,这段时期主力吸到的货,至多也只达到总成交量的1/3-1/4左右。所以忽略散户的买入量的主动性买入量可以结算为总成交量×1/3或总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庄家持仓量=阶段总成交量×1/3或1/4,为谨慎起见可以确认较低量。

     3、个股在低位出现成交活跃、换手率较高、而股价涨幅不大(设定标准为阶段涨幅小于50%,最好为小于30%)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吸货。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笔者的经验是换手率以50%为基数,每经过倍数阶段如2、3、4等,股价走势就进入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庄家持仓发生变化,利用换手率计算庄家持仓的公式三:个股流通盘×(个股某段时期换手率-同期大盘换手率);计算结果除以3,此公式的实战意义是主力资金以超越大盘换手率的买入量(即平均买入量)的数额通常为先知先觉资金的介入,一般适用于长期下跌的冷门股。因此,主力一旦对冷门股持续吸纳,我们就能相对容易地测算出主力手中的持仓量。<BR><BR>  最后,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将以上三个公式结果进行求和平均,最后得出的就是主力的持仓数量。

    三招精确计算庄家持仓量

    个人认为股票非高等数学或计算机语言就能描述计算供求买卖的筹码的,那就安慰一下吧.

    {公式一 }
    底部周期:=LLVBARS(HIGH,200);
    AA:=VOL/((HIGH-LOW)*2-ABS(CLOSE-OPEN));
    主动买盘:=IF(CLOSE>OPEN,AA*(HIGH-LOW),IF(CLOSE<OPEN,AA*((HIGH-OPEN)+(CLOSE-LOW)),VOL/2));
    主动卖盘:=IF(CLOSE>OPEN,0-AA*((HIGH-CLOSE)+(OPEN-LOW)),IF(CLOSE<OPEN,0-AA*(HIGH-LOW),0-VOL/2));
    当日主力买入量:=(底部周期*(主动买盘*1/2+主动卖盘*1/10)/2)/底部周期;
    总买入量:=SUM(当日主力买入量,200)*0.9;
    换手率:=总买入量*100/CAPITAL;


    {公式二如下:}

    主力买入量:=主动买盘>65;
    持仓量:=底部周期*主力买入量{(忽略散户 的买入量)};
    庄家持仓量:SUM(持仓量,144)*1/4;


    {公式三:}   ==================================== (自已建立指数)
    阶段:=SUM(VOL,底部周期);
    换手:=阶段*100/CAPITAL;
    某段换手率:=CLOSE<(LLV(VOL,89)*1.4) AND 换手>0.4;
    大盘阶段:=SUM(INDEXV,底部周期);
    大盘换手率:=大盘阶段*100/大盘CAPITAL;
    公式三:=CAPITAL*(某段换手率-大盘换手率)/3;
    精确主力持仓量:(总买入量+庄家持仓量+公式三)/3;
    =CAPITAL*(某段换手率-大盘换手率)/3;
    精确主力持仓量:(总买入量+庄家持仓量+公式三)/3;
  • 相关阅读:
    梦断代码阅读笔记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阅读笔记
    11月总结3
    11月总结3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阅读笔记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阅读笔记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阅读笔记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阅读笔记
    第十四周总结
    第十三周总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luespot/p/120853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