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JAVA源代码到EXE可执行文件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将JAVA源代码打包生成EXE文件的过程。
        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也就是两个软件的使用:
        第一个阶段:将源码打包成JAR文件。涉及到eclipse(较新的版本是2009年7月发布代号为GALILEO的3.5版)的使用。
        在即将要打包的项目上右键,选择Export(中文版的“导出”),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Java子目录下的JAR file。然后eclipse会自动选好要打包的项目,大家可以点击左侧的小三角形(旧版的加号)查看项目里被打包的资源。在JAR file中设置打包生成jar文件的输出目录,接着在出现的窗口中选择Use existing manifest from workspace,在Main class后点Browse,eclipse会自动找到你项目中有主函数main的类。选择主类后点Finish。
        (如果你的项目中含有的外部的jar包,那就用到Eclipse的一个第三方插件fatjar,下载该插件,解压后将它copy到Eclipse的plugins文件夹下,重启Eclipse。此时在项目上右键,就会看到多了一个“Build Fat Jar”选项,这时你就可以用此插件打包你的项目了。它的操作和上面提到的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过程中你需要自己填写以下用到的外部的包名称,包与包之间用分号隔开。)
        第二个阶段:将jar打成.exe文件。 涉及到exe4j的使用。
        整个打包过程有十步:
        第一步,可以不管;
        第二步,选择“JAR in EXE mode”;
        第三步,上面是当前项目名称,不是指上面的JAVA项目。可随便填写,下面一个填写打包后的exe文件的输出目录。例如“D:\jarToExe\”;
        第四步,如果程序是有图形界面的,请选第一个,如果程序是控制台的,则选择第二个。Executable name写exe文件的名字,Icon File用来选择生成文件的图标,不填,或者选择一个ico文件。
        第五步,先在下面单击“+”号,在弹出的窗口中点Archive,然后找到已经做好的jar文件,点击"OK"。在Class Path里会出现jar文件路径,再在上面Main Class栏内点击main所在的类。
        第六步,填写JRE版本,上面一般填1.3,下面填1.6或者空着。接着单击advanced options,选择search sequence。这里我们要把JRE打包进来,让程序能跨平台运行。首先要从你系统的JDK目录下把整个JRE文件夹copy到exe文件输出目录下(这一步至关重要,并且完成后,exe文件和jre文件夹的相对位置不能再改变。)。然后回到exe4j中。在弹出窗口删除列表中它给你的三项,一个注册表的,一个JAVA环境变量的,一个JDK环境变量的。然后单击“+”,选择directory并选择JRE的根目录,“D:\jarToExe\JRE”,就是copy后的目录。完成后弹出的Directory里会显示“.\JRE”。点OK。再单击advanced options,并选择preferred VM,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client hostspot VM;
        接下来是个性化设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全部制作过程这样就算结束了。生成的exe文件景测试可以在XP和VISTA中运行,也可以在Ubuntu中运行,只是UNIX操作系统尚未经测试。

  • 相关阅读:
    设计模式系列之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协调多个对象之间的交互
    设计模式系列之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提供统一的入口
    设计模式系列之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扩展系统功能
    设计模式系列之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树形结构的处理
    设计模式系列之工厂模式三兄弟(Factory Pattern)
    设计模式系列之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复杂对象的组装与创建
    设计模式系列之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对象的克隆
    动态追踪技术之SystemTap
    一次内核 crash 的排查记录
    LLVM Coding Standard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logyuan/p/275888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