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设计模式系列(十二)策略模式(Strategy)
策略模式属于对象的行为模式。其用意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在不影响到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
一、策略模式的结构
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包装,是把使用算法的责任和算法本身分割开来,委派给不同的对象管理。策略模式通常把一个系列的算法包装到一系列的策略类里面,作为一个抽象策略类的子类。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准备一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得它们可以互换”。下面就以一个示意性的实现讲解策略模式实例的结构。
-
Strategy
:策略接口,用来约束一系列具体的策略算法。Context使用这个接口来调用具体的策略实现定义的算法。 -
ConcreteStrategy
:具体的策略实现,也就是具体的算法实现。 -
Context
:上下文,负责和具体的策略类交互,通常上下文会持有一个真正的策略实现,上下文还可以让具体的策略类来获取上下文的数据,甚至让具体的策略类来回调上下文的方法。
源代码
(1) Strategy 接口
/** 策略,定义算法的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
/** 某个算法的接口,可以有传入参数,也可以有返回值 */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2) Strategy 实现
/** 实现具体的算法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A implements Strategy {
public void algorithmInterface() {
//具体的算法实现
}
}
(3)再来看看上下文的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 上下文对象,通常会持有一个具体的策略对象 */
public class Context {
/** 持有一个具体的策略对象 */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 构造方法,传入一个具体的策略对象 */
public Context(Strategy aStrategy) {
this.strategy = aStrategy;
}
/** 上下文对客户端提供的操作接口,可以有参数和返回值 */
public void contextInterface() {
//通常会转调具体的策略对象进行算法运算
strategy.algorithmInterface();
}
}
二、总结
(1) 策略模式的优缺点
策略模式的优点
(1)策略模式提供了管理相关的算法族的办法。策略类的等级结构定义了一个算法或行为族。恰当使用继承可以把公共的代码移到父类里面,从而避免代码重复。
(2)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if-else)语句。多重条件语句不易维护,它把采取哪一种算法或采取哪一种行为的逻辑与算法或行为的逻辑混合在一起,统统列在一个多重条件语句里面,比使用继承的办法还要原始和落后。
策略模式的缺点
(1)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这就意味着客户端必须理解这些算法的区别,以便适时选择恰当的算法类。换言之,策略模式只适用于客户端知道算法或行为的情况。
(2)由于策略模式把每个具体的策略实现都单独封装成为类,如果备选的策略很多的话,那么对象的数目就会很可观。
每天用心记录一点点。内容也许不重要,但习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