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对称加密的常见应用场景


    参考资料: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8/what_is_a_digital_signature.html

    1. 信息加密

      收信者是唯一能够解开加密信息的人,因此收信者手里的必须是私钥。发信者手里的是公钥,其它人知道公钥没有关系,因为其它人发来的信息对收信者没有意义。

    2. 登录认证

        客户端需要将认证标识传送给服务器,此认证标识(可能是一个随机数)其它客户端可以知道,因此需要用私钥加密,客户端保存的是私钥。服务器端保存的是公钥,其它服务器知道公钥没有关系,因为客户端不需要登录其它服务器。

    3.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是为了表明信息没有受到伪造,确实是信息拥有者发出来的,附在信息原文的后面。就像手写的签名一样,具有不可抵赖性和简洁性。

      简洁性:对信息原文做hash,得到digest。信息越短加密的耗时越少。

      不可抵赖性:信息拥有者要保证签名的唯一性,必须是唯一能够加密digest的人,因此必须用私钥加密(就像字迹他人无法学会一样),得到签名。如果用公钥,那每个人都可以伪造签名了。

    4.数字证书

      问题起源:对1和3,发信者怎么知道从网上获取的公钥就是真的?没有遭受中间人攻击?

      这样就需要第三方机构来保证公钥的合法性,这个第三方机构就是CA(Certificate Authority),证书中心。

      CA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原文所有者发布的公钥和相关信息进行加密,得出的内容就是数字证书。

      信息原文的所有者以后发布信息时,除了带上自己的签名,还带上数字证书,就可以保证信息不被篡改了。信息的接收者先用CA给的公钥解出信息所有者的公钥,这样可以保证信息所有者的公钥是真正的公钥,然后就能通过该公钥证明数字签名是否真实了。

      

      

      

      

  • 相关阅读:
    20155229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55229实验二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10.11课后练习——MyOD系统调用版本
    2017-2018-1 20155223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5周学习总结
    课堂实践及课后练习9.27@20155223
    2017-2018-1 20155223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3周学习总结
    20155223 2016-2017-2《Java程序设计》课程总结
    Java第五次实验报告
    课堂代码练习补交
    第四次实验报告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igwalnut/p/354369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