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趁有空学习了一下Hibernate的缓存,其包括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和查询缓存(有些是参照网络资源的):
一、一级缓存
一级缓存的生命周期和session的生命周期一致,当前sessioin一旦关闭,一级缓存就消失,因此一级缓存也叫
session 级的缓存或事务级缓存,一级缓存只存实体对象的 ,它不会缓存一般的对象属性(查询缓存可以),即当获得
对象后,就将该对象的缓存起来,如果在同一session中如果再去获取这个对象 时,它会先判断缓存中有没有该对象的
ID,如果有就直接从缓存中取出,反之则去数据库中取,取的同时将该对象的缓存起来,有以下方法可以 支持一级缓存
:
* get()
* load()
* iterate(查询实体对象)
其 中 Query 和Criteria的list() 只会缓存,但不会使用缓存(除非结合查询缓存)。
二、二级缓存
二级缓存也称进程级的缓存或SessionFactory级的缓存,二级缓存可以被所有的session共享,二级缓存的生命周
期和 SessionFactory的生命周期一致。hibernate为实现二级缓存,只提供二级缓存的接口供第三方来实现(具体可以
查看 http://www.redsaga.com/hibernate-ref/3.2/html /performance.html#performance-cache)。二级缓存也是缓存实体对象 ,其实现原理与一级缓存的差不多吧,其方法与一级的相同,只是缓存的生命周期不一样而已:
* get()
* load()
* iterate(查询实体对象)
其中 Query 和Criteria的list() 只会缓存,但不会使用缓存(除非结合查询缓存)。
二级缓存的配置和使用:
* 将echcache.xml文件拷贝到src下
* 开启二级缓存,修改hibernate.cfg.xml文件
<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use_second_level_cache">true</property>
* 指定缓存产品提供商,修改hibernate.cfg.xml文件
<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provider_class">org.hibernate.cache.EhCacheProvider</property>
* 指定那些实体类使用二级缓存(两种方法)
* 在映射文件中采用<cache>标签
* 在hibernate.cfg.xml文件中,采用<class-cache>标签
其缓存策略有read-only,read- write,nonstrict-read-write,transactional,(详细查看http://www.redsaga.com /hibernate-ref/3.2/html/performance.html#performance-cache 这里有详细介绍;)
这里的缓存策略是针对你缓存里面的对象而言的,就比如read-only,它是限制缓存中的对象不能被修改的。
三、查询缓存
查询缓存是针对普通属性结果集的缓存,对实体对象的结果集只缓存id(其ID不是对象的真正ID,它与查询的条件
相 关即where后的条件相关,不同的查询条件,其缓存的id也不一样) ,查询缓存的生命周期,当前关联的表发生修改
或是 查询条件改变时,那么查询缓存生命周期结束,它不受一级缓存 和二级缓存 的生命周期的影响,要想使用查询缓
存需要手动配置如下:
* 在hibernate.cfg.xml文件中启用查询缓存,如:
<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use_query_cache">true</property>
* 在程序中必须手动启用查询缓存,如:
query.setCacheable(true);
其中 Query 和Criteria的list() 就可利用到查询缓存了。
总结:(引用网络上前辈的话)
不要想当然的以为缓存一定能提高性能,仅仅在你能够驾驭它并且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才是这样的。hibernate的二级缓存限制还是比较多的,不方便用jdbc可能会大大的降低更新性能。在不了解原理的情况下乱用,可能会有1+N的问题。不当的使用还可能导致读出脏数据。如果受不了hibernate的诸多限制,那么还是自己在应用程序的层面上做缓存吧。
在越高的层面上做缓存,效果就会越好。就好像尽管磁盘有缓存,数据库还是要实现自己的缓存,尽管数据库有缓存,咱们的应用程序还是要做缓存。因为底层的缓存它并不知道高层要用这些数据干什么,只能做的比较通用,而高层可以有针对性的实现缓存,所以在更高的级别上做缓存,效果也要好些吧。
ps:http://www.ideagrace.com/html/doc/2008/01/08/08678.html
http://tech.it168.com/j/d/2006-10-17/2006101709218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