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二单元总结(电梯系列)


    2019面向对象课程序设计第二单元总结


    前言

    ​ 本次作业开始采用了多线程的设计模式。在之前的编程学习中,我们所编写的程序都是单线程的,不需要考虑线程安全性的问题,而在这个单元,由于调度器和电梯需要同时运行并进行交互,即调度器需要给电梯派发请求,或者电梯从调度器中获取请求,我们就需要构建多个线程来实现我们的需求。因此,我们就需要考虑线程安全和线程交互问题。例如,我的设计是调度器给电梯请求还是电梯从调度器中获得请求?当暂时没有请求,而两个线程又不能退出,如果不采用轮询的方法,我该怎么办?这里不仅有着线程安全的问题,还有着一个新的概念——锁,为了保证每一个对象的同步方法或同步语句块只有一个线程在访问,就需要锁来进行维护。对于线程安全和锁这个概念及其应用,还需要阅读更多的资料去学习。


    1.需求分析

    ​ 本次作业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或多个载人电梯,电梯应当有合理的运行逻辑:必须开门才能上下人、关门以后不能上下人、必须严格按照乘客的需求上下人、不能跳层、不能超载,只能在指定楼层停靠等。并且能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合法的乘客请求,即把所有乘客从指定起始楼层带往终点楼层。


    2.作业设计策略的分析与总结和程序结构分析


    ​ 这次作业的复杂度分析这部分我依然采用了IDEA的Metrics插件的Complexity mertics,对于这个插件有一些术语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

    • ev(G): 一个方法或者类的结构化复杂度,值越高复杂度越高。

    • iv(G): 一个方法及其调用的其他方法的紧密程度,值越高则紧密程度越高。

    • v(G): 一个方法或类的循环复杂度,值越高则循环复杂度越高。在类中,有OCavgWMC两个指标,分别代表类的方法的平均循环复杂度和总循环复杂度。

      由于本单元中我没有用到继承和接口,因此在solid分析中将不考虑LSP,ISP,DIP这三个分项。

    2.1 第五次作业(FAFS电梯)


    2.1.1 设计策略


    ​ 第一次作业比较简单,因为只是采取了FIFO策略,一次只带一名乘客,因此只需要设计一个调度器,调度器负责维护一个队列来保存乘客的请求,并且由于完全按照FIFO的策略,所以我们可以用java.concurrent类中的LinkedBlockingQueue,其中,调度器其实是一个静态类,但可以优化成单例模式。

    private static LinkedBlockingQueue<Object> 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31);
    

    ​ 再设计一个电梯,负责从调度器中取用请求,并将乘客带往目的地。

    ​ 在没有请求但是输入没有结束的时候,LinkedBlockingQueue的take方法自带阻塞,在请求输入结束以后,我会给队列中加上一个String对象,当电梯接收到这个String对象的时候,就会自动退出线程,运行结束:

    public static PersonRequest requestService() {
        try {
            Object m = queue.take();
            if (m instanceof String) {
                return null;
            } else {
                return (PersonRequest) m;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return null;
        }
    }
    

    2.1.2 复杂度分析(class and method)


    类图:

    2.1classpic

    ​ Main类中只有一个程序的入口点,负责接收输入并把它添加到队列中。

    ​ RequestQueue类中只有两个方法,一个负责添加请求,另一个负责给电梯请求。

    ​ Elevator类中有几个特征方法,开门,关门,以及前往楼层,人的进出等。

    复杂度分析:

    类复杂度

    2.1class

    方法复杂度

    2.1method

    ​ 可以看出,本次作业的结构复杂度、循环负责度和依赖度都比较低,也许是需求比较简单的缘故。

    优缺点分析:

    ​ 个人觉得这次作业的设计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每个方法的各项复杂度都很低,并且每个类职能很专一,都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比较好地体现了oo的思想。

    2.1.3 时序图分析


    2.1sequence

    ​ Main负责给queue请求,而queue和elevator交互,电梯去拿请求,调度器则负责发送终止信号。

    2.1.4 soild法则分析


    ​ SRP方面,这次作业还是实现的比较好的,每个类职责单一明确。

    ​ OCP方面,也实现的比较好,因为在下一次作业里只需修改Scheduler的内容和Elevator的内容而无需重写。

    2.2 第六次作业(ALS电梯)


    2.2.1 设计策略


    ​ 第六次作业其实也相当于第五次作业的优化版,有点不同的是,在处理捎带请求的时候可能需要遍历队列,因此我不再采用LinkedBlockingQueue,而是自己通过Arraylist和同步语句块来实现线程安全。并且采用了单例模式,确保队列只有一个并确保线程安全:

    private static Scheduler instance = new Scheduler();
    private ArrayList<Object> requestQueue = new ArrayList<>();
    
    private Scheduler() {
    
    }
    
    public static Scheduler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在调度器里实现一个捎带方法,即通过特定的条件来判断队列里是否有符合条件的捎带请求,如果有的话则加入到电梯的服务队列中,并且根据到达楼层进行排序。

    private void arriving(final PersonRequest m) {
        int way;
        if (nowFloor < m.getFromFloor()) {//设置方向
            way = 0;
        } else {
            way = 1;
        }
        while (nowFloor != m.getFromFloor()) {
            upOrDown(way);
        }
        if (m.getFromFloor() < m.getToFloor()) {
            way = 0;
        } else {
            way = 1;
        }//先到达起始楼层
        while (service.size() != 0) {//每到达一层即判断有无捎带请求
            service.addAll(Scheduler.getInstance().hasSameRequest(
                    service.get(0), nowFloor));//添加捎带请求
            checkService();//排序
            if (needOpen() && !doorStatus) {
                openDoor();
                service.addAll(Scheduler.getInstance().hasSameRequest(
                        service.get(0), nowFloor));
                checkService();
            }
            if (doorStatus) {
                letPersonIn();
                closeDoor();
            }
            upOrDown(way);//上下楼
            if (needOpen()) {
                openDoor();
                letPersonOut();
            }
        }
        closeDoor();
    }
    

    ​ 当service队列为空时,即主请求也服务完毕,则再从调度器队列中取下一个请求。直到调度器队列也为空。

    2.2.2 复杂度分析


    类图:

    2.2classpic

    ​ 其中,Main方法还是只是负责接收输入,把输入给调度器。

    ​ 调度器是单例的,负责检查是否有捎带请求和给电梯请求。

    ​ 电梯依然是基本功能,只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了服务列表,以及checkService(排序函数)

    复杂度分析:

    类复杂度

    2.2class

    方法复杂度

    2.2method

    优缺点分析:

    ​ 可以看出,本次作业的设计各项复杂度也较低,因为只是在第一个电梯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优化而已。同样每个类的职能也很专一,只负责自己改负责的部分。但其实为了更抽象一些,可以把Main的输入请求作为一个线程放到调度器里面,这样更能体现oo的思想。

    2.2.3 时序图分析


    2.2sequence

    和第一次作业类似。
    

    2.2.4 solid法则分析


    ​ SRP方面,由于和第一次作业类似,所以实现较好。

    ​ OCP方面,由于第三次作业不太适合电梯去调度器拿请求,所以调度器就需要重构了,改为调度器给电梯发送请求,没有实现扩充实现新功能。

    2.3 第七次作业


    2.3.1设计策略


    ​ 第三次作业和前两次作业相比变得更复杂了,主要原因是有3部电梯,并且每部电梯都限制载客量,都有自己的可停靠楼层,这就需要乘客自行换乘才能实现,由于三个电梯只是属性不同,所以我依旧只有三个类:调度器、电梯、Main类,这次,Main类只负责启动线程,而把输入服务交给了调度器实现,调度器每接收到一个请求,就根据请求的样例来分析发送给哪个电梯。如果发现这个请求无法由一个电梯完成,则将其拆成两个请求,发送至可以完成第一个请求的电梯的服务队列和转发队列中,当电梯到达转发队列的起始楼层并且乘客已经下电梯后,就把转发请求给与对应的电梯。

    ​ 每个电梯的四个队列,调度器不再维护总队列,只负责分发请求,队列由电梯自己维护:

    private ArrayList<PersonRequest> transfer = new ArrayList<>();
    private ArrayList<PersonRequest> service = new ArrayList<>();
    private ArrayList<PersonRequest> queue = new ArrayList<>();
    private ArrayList<Integer> out = new ArrayList<>(); //who is already out.
    

    ​ 为了让电梯间有交互,并且让调度器知道其他电梯的信息,调度器拥有三个电梯对象,这样电梯间的交互就可以借助调度器来完成了。

    private static Scheduler instance = new Scheduler();
    private Elevator elevatorA;
    private Elevator elevatorB;
    private Elevator elevatorC;
    

    ​ 其他设计方法和第一第二次作业类似。

    2.3.2 复杂度分析


    类图

    2.3classpic

    ​ Main:负责启动线程。

    ​ TimableOutput:自行设计的线程安全输出方法。

    ​ Scheduler:负责保存电梯信息和初始化电梯,提供静态基本方法,主要方法为addRequest,其他方法基本上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方法的方法。

    ​ Elevator: 基本功能和上次类似,只是给了其他电梯添加转发需求的权力,因此有了addTransferService等方法transferPerson为检查是否有转发需求的方法。

    复杂度分析

    类复杂度

    2.3class

    方法复杂度

    2.3method

    ​ 由于需求比较复杂,因此可以看到循环复杂度和依赖度都比较高,主要原因是需要多次遍历队列以及需要其他线程的信息。由于hashmap线程不安全,所以我还是采用了Arraylist,并自己添加同步方法

    ​ 优缺点分析:算法性能较差,循环复杂度高,但是每个类依然保持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过常用的静态方法可以再新增一个类,而不用写到调度器里面,个人觉得这次作业还是符合oo思想的。

    2.3.3 时序图分析


    2.3sequence

    ​ main类负责启动线程,调度器负责发送请求,电梯之间发送转发请求进行交互。

    2.3.4 solid法则分析


    ​ SRP方面,每个类依然有着自己明确的职责,实现的较好。

    ​ OCP方面,也实现的较好,如果电梯类型不同只需修改构造器,调度器也无需重新构造。如果有新需求,只需增加,无需重写。

    3.自己程序的bug


    ​ 本次作业中尽管我的设计已经分工明确,在前两次的强测和互测中没有被发现bug,但是在第三次作业中,因为一点粗心,即在发送转发请求的过程中没有考虑乘客是否已经下了电梯,错了很多点,也被hack了很多下,但是还是在一次合并修复内把所有bug修完了。只需要在电梯类中增加一个out队列,记录下已经下电梯的人,然后在转发之前先找到队列中是否有这个人再将其转发即可,一个很微小的错误,而且也是逻辑上的错误,还是自己没有测试充分、设计时没有考虑清楚导致。

    4.发现别人bug采取的策略


    ​ 编写自动化测试程序来对别人的程序进行测试,如果发现错误则进行bug定位,找到其出错的位置,再考虑逻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bug,由于第七次作业我被分到c组,因此有效性较好,能根据错误快速定位bug所在位置,再根据其设计结构构造相似的样例。

    ​ 在线程安全方面,主要测试是否有“电梯提前下班”和“接收不到输入“的问题,只需构造相应的测试样例即可。

    ​ 在第一单元的测试中,我主要是通过找其输入处理和输出处理部分的bug,也就是字符串处理问题的bug,输出量小,较为简单,而本单元的测试输出量大,就算有了输出,自己肉眼看也很难看出输出是否正确,因为输出通常有几百行,所以不得不编写测试程序来测试,辅助找bug。

    5.心得体会


    5.1 线程安全


    ​ 由于多线程中采用的是并发执行的方式,所以可能会导致线程不安全,本单元电梯系列有点像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因此如何构建线程安全的程序呢?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 对于不可变属性,用final关键字修饰。
    • 对于严格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对象,使用单例模式。
    • 保证操作的原子性,使用Atomic类的变量。
    • 对于要处理临界资源的方法或代码块,用同步语句修饰。
    • 要弄清楚wait() notify()方法应该放置于什么位置。

    5.2 设计原则


    ​ 从oo的角度来说,设计还是要符合oo的思想,每个类都严格地只管自己该管的事情,方法也是如此。同时,要灵活运用java的内置类,里面的好多数据结构一定是优于我们自己写的程序的。比如这次就可以使用LinkedBlockingQueue,还有Lock与ReentrantLock的使用,比同步语句块更灵活。ReentrantLock+Condition的组合可以实现唤醒特定的线程。其次,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尽可能多的方面,不然就会和我一样强测拿到一个很低的分数。最重要的还是要秉承一类一组功能的原则,这样在设计架构的时候可以保证很好的正确性。


    5.3反思与总结


    ​ 本单元的作业自我评价不是很满意,尤其是第三次作业的致命bug,使我的强测拿了很低的分数,以后在写完程序后不仅要进行逻辑性的检查,还需要多加测试。尽管oo进度已经过半,但是还要不断努力,继续加油。

  • 相关阅读:
    71_Go基础_1_38 结构体是指类型
    63_Go基础_1_30 递归
    69_Go基础_1_36 函数的值传递引用传递
    android中layout_gravity与gravity的区别
    andriod中的android:layout_weight的设置
    eclipse 使用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xx文件
    【整理】LISP简介
    【项目】优化算法设计(三):程序的改进的设想
    【转载】匈牙利表示法
    【项目】07年度科创项目“智能施工网络优化软件开发”结题书、源代码发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akahentai/p/1074390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